发布信息

一种农业用废旧地膜清理装置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15 14:08:54     400



塑料加工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用废旧地膜清理装置。背景技术:2.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植物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大力推广,已发展成为植物栽培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温效应,蓄水保墒效应,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养分状况,能有效地防治一些病虫害及杂草,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提高经济产量。3.在作物生长成熟后,大量的地膜丢弃在农田中,既影响作物的种植,又污染了环境,需要进行清理,然而,目前主要采用手动方式进行清理,清理效率低,清理效果差。4.因此亟需一种农业用废旧地膜清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用废旧地膜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手动清理废旧地膜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用废旧地膜清理装置,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壁上设有行走轮,所述矩形框架远离行走轮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拖机相连的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还包括设置在矩形框架上用于对废旧地膜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7.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矩形框架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矩形框架内的侧壁上设有清理辊,所述清理辊内固定连接有操作管,所述操作管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清理杆,各个所述清理杆的一端贯穿清理辊设置,各个所述清理杆位于操作管内部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矩形框架上设有用于对覆盖在废旧地膜上的土进行破碎的破碎机构。8.所述清理辊上设有用于对各个清理杆进行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清理杆位于清理辊内部侧壁的第一固定板,所述清理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及操作管的侧壁相连接。9.所述破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靠近连接板一侧上的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地面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破碎辊,所述破碎辊上设有多个破碎杆。10.所述矩形框架上设有用于对各个清理杆表面上的废旧地膜进行刮拭的刮拭机构,所述刮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上端的两个第三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位于两个第三固定板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刮拭辊,所述刮拭辊上开设有多个锥形槽,各个所述锥形槽与各个清理杆相匹配设置,各个锥形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刮拭槽,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转轴相连接。11.所述矩形框架上设有用于对废旧地膜进行回收的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矩形框架上的第四转轴,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五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与第五转轴之间通过输送带相连接,所述矩形框架上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位于输送带的下方,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收集板,所述收集板的一侧与刮拭辊相抵,所述收集板位于输送带的上方。12.所述矩形框架上设有用于对输送带、清理辊及破碎辊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及第四转轴上的传动盘,各个相邻所述传动盘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4.本实用新型通过清理机构的设置,在破碎机构的破碎作用及回收机构的回收作用下,实现了对废旧地膜从清理到回收的整个工序,提高了对废旧地膜的清理效率以及保证了对废旧地膜的清理效果。附图说明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位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刮拭机构和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18.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19.图5为图2中a处放大图。20.图中:101、矩形框架;102、行走轮;103、连接板;104、连接孔;201、第一转轴;202、清理辊;203、操作管;204、清理杆;205、安装板;301、第一固定板;302、弹簧;401、第二固定板;402、第二转轴;403、破碎辊;404、破碎杆;501、第三固定板;502、第三转轴;503、刮拭辊;504、锥形槽;505、刮拭槽;506、电机;601、第四转轴;602、输送带;603、收集箱;604、收集板;701、传动盘;702、传动带。具体实施方式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业用废旧地膜清理装置,包括矩形框架101,矩形框架101的两侧壁上设有行走轮102,矩形框架101远离行走轮10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拖机相连的两个连接板103,两个连接板103上开设有连接孔104,还包括设置在矩形框架101上用于对废旧地膜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23.清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矩形框架101上的第一转轴201,第一转轴201位于矩形框架101内的侧壁上设有清理辊202,清理辊202内固定连接有操作管203,操作管203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清理杆204,各个清理杆204的一端贯穿清理辊202设置,各个清理杆204位于操作管203内部的一端设有安装板205,矩形框架101上设有用于对覆盖在废旧地膜上的土进行破碎的破碎机构,通过清理机构的设置,提高了对废旧地膜的清理效率以及保证了对废旧地膜的清理效果。24.清理辊202上设有用于对各个清理杆204进行复位的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清理杆204位于清理辊202内部侧壁的第一固定板301,清理杆204上套设有弹簧302,弹簧30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01及操作管203的侧壁相连接,通过复位机构的设置,在清理杆204不受力挤压时可以进行复位。25.破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101靠近连接板103一侧上的两个第二固定板401,两个第二固定板401靠近地面设置,两个第二固定板40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02,第二转轴402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板401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破碎辊403,破碎辊403上设有多个破碎杆404,通过破碎机构的设置,将覆盖在地膜上的泥土进行破碎,并在破碎杆404的转动作用下将废旧地膜翻至到地面上。26.矩形框架101上设有用于对各个清理杆204表面上的废旧地膜进行刮拭的刮拭机构,刮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101上端的两个第三固定板501,两个第三固定板50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502,第三转轴502位于两个第三固定板501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刮拭辊503,刮拭辊503上开设有多个锥形槽504,各个锥形槽504与各个清理杆204相匹配设置,各个锥形槽504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刮拭槽505,两个第三固定板501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电机506,电机506的输出端与第三转轴502相连接,通过刮拭机构的设置,将缠绕在清理杆204上的废旧地膜刮拭掉,以便进行回收。27.矩形框架101上设有用于对废旧地膜进行回收的回收机构,回收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矩形框架101上的第四转轴601,两个第三固定板501之间连接有第五转轴,第四转轴601与第五转轴之间通过输送带602相连接,矩形框架101上设有收集箱603,收集箱603位于输送带602的下方,两个第三固定板501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收集板604,收集板604的一侧与刮拭辊503相抵,收集板604位于输送带602的上方,通过回收机构的设置,便于对废旧地膜进行集中收集,以便后续进行统一处理。28.矩形框架101上设有用于对输送带602、清理辊202及破碎辊403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201、第二转轴402、第三转轴502及第四转轴601上的传动盘701,各个相邻传动盘701之间通过传动带702相连接,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利用一个电机506的驱动力来带动输送带602、清理辊202及破碎辊403进行同步转动。29.工作原理:在需要对地里的废旧地膜进行清理时,通过连接板103将矩形框架101与拖机相连,在拖机的带动作用下,使得矩形框架101在地里进行移动,启动电机506,带动第三转轴502转动,通过传动带702的传动,带动第二转轴402转动,在第二转轴40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在破碎辊403上的破碎杆404对覆盖在地膜上的泥土进行破碎,并在破碎杆404的转动作用下将废旧地膜翻至到地面上;30.在破碎辊403将地膜翻至地面上时,在清理辊202上的清理杆204的转动作用下,将地面上的废旧地膜向上带动,在清理杆204与刮拭辊503上的锥形槽504相抵时,在相互作用力下,将推动清理杆204向清理辊202内收缩,此时,弹簧302受力变形,形成弹力,在锥形槽504及刮拭槽505的滚动刮拭作用下,将缠绕在清理杆204上的废旧地膜刮拭掉,随着电机506的转动,清理辊202在传动带702的传动作用下,进行持续转动,在清理杆204越过刮拭辊503时,在弹簧302的弹性力下,清理杆204进行复位,从而便于继续对地面上的废旧地膜进行清理;31.在刮拭辊503将缠绕在清理杆204上的废旧地膜刮拭下来后,在收集板604的导向作用下,将掉落至输送带602上,在输送带602的输送作用下,废旧地膜将输送至收集箱603中,从而实现了对废旧地膜从清理到回收的整个工序,提高了对废旧地膜的清理效率以及保证了对废旧地膜的清理效果。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