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车辙试验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背景技术:2.车辙试验是一种模拟实际车轮荷载在路面上行走而形成车辙的工程试验方法,是评价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温度条件下抵抗塑性流动变形能力的有效方法,具体是使用沥青混合料制成车辙板,在车辙仪中进行性能实验。3.传统车辙板成型试模在安装时,通常需要将四块侧板通过螺丝依次固定组成侧模,之后再用螺丝将底板与侧模固定;脱模时,需要将每个螺丝依次拧下,再进行脱模。其操作过程繁琐,耗时较长,易损坏模具,经过多次拆卸组装导致试模侧壁连接不紧密,在轮碾成型机的碾压作用下会造成试模变形,因此,现设计一种车辙板成型试模,既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试模高度,便于车辙板与试模脱离操作简单,脱模方便。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以解决现有车辙板成型试模拆装不方便的问题。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6.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包括外层试模和内层试模,其中外层试模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固定侧板;所述底板一端设有与固定侧板相互垂直的支撑板,该底板另一端开口;所述内层试模设置在外层试模内部,其中内层试模底部与底板上端固定连接。7.优选地,所述底板上端两侧边分别设有限位卡条,其中固定侧板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条相适配的卡槽。8.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两端设有分别设有楔形块,其中固定侧板靠近支撑板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楔形块相适配的楔形槽。9.优选地,所述内层试模包括第一试模、第二试模和第三试模,其中括第一试模、第二试模和第三试模由下至上依次设置。10.优选地,所述底板上端开设有第一凹形卡槽,其中第一试模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形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凸形卡条;所述第一试模上端设有第二凸形卡条,其中第二试模下端开设有与第二凸形卡条相适配的第二凹形卡槽;所述第二试模上端设有第三凸形卡条,其中第三试模下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凸形卡条相适配的第三凹形卡槽。11.优选地,所述第一试模与第二试模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扁嘴搭扣,其中第二试模与第三试模两端分别设有有第二扁嘴搭扣。12.优选地,所述第一试模两端设有第一提手,第二试模两端设有第二提手,第三试模两端设有第三提手。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两侧设置固定侧板,使固定侧板与底板组成外层试模;通过在外层试模内部设置由第一试模、第二试模和第三试模组成的内侧试模,其中相邻两个试模之间通过凹形卡槽和凸型卡条拼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安装方便快捷,且安装固定,便于成形固定,并通过在相邻两个试模外侧设置扁嘴搭扣,用于对上下设置的两个试模进行进一步的固定,提高内层试模的稳固性,拆卸时,只需要逐层拆卸内层试模,可达到快速脱模的目的,使用方便。附图说明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5.图2是图1所示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层试模的结构示意图;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层试模的结构示意图。18.其中:1、外层试模;101、底板;102、固定侧板;103、支撑板;2、内层试模;201、第一试模;202、第二试模;203、第三试模;3、限位卡条;4、卡槽;5、楔形块;6、楔形槽;7、第一凹形卡槽;8、第一凸形卡条;9、第二凸形卡条;10、第三凸形卡条;11、第一扁嘴搭扣;12、第二扁嘴搭扣;13、第一提手;14、第二提手;15、第三提手。具体实施方式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20.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4,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包括外层试模1和内层试模2,其中外层试模1包括底板101和设置在底板101两侧的固定侧板102;所述底板101一端设有与固定侧板102相互垂直的支撑板103,该底板101另一端开口;所述内层试模2设置在外层试模1内部,其中内层试模2底部与底板101上端固定连接。21.具体的,底板101上端两侧边分别设有限位卡条3,其中固定侧板102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条3相适配的卡槽4;采用限位卡条3与卡槽4拼接,便于固定侧板102与底板101安装方便快捷;支撑板103两端设有分别设有楔形块5,其中固定侧板102靠近支撑板103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楔形块5相适配的楔形槽6;在安装固定侧板102时,先将固定侧板102开设楔形槽6一侧对准支撑板103端部的楔形块5,并向下推动固定侧板102,使固定侧板102沿楔形块5向下移动,当固定侧板102向下移动并与底板101接触后,该固定侧板102底部的卡槽4与底板101上的限位卡条3卡接固定,进而提高固定侧板102与底板101连接的牢固性。22.具体的,内层试模2包括第一试模201、第二试模202和第三试模203,其中括第一试模201、第二试模202和第三试模20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根据试验需求可调整内层试模2的高度;底板101上端开设有第一凹形卡槽7,其中第一试模201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形卡槽7相适配的第一凸形卡条8;所述第一试模201上端设有第二凸形卡条9,其中第二试模202下端开设有与第二凸形卡条9相适配的第二凹形卡槽(图未示);所述第二试模202上端设有第三凸形卡条10,其中第三试模203下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凸形卡条10相适配的第三凹形卡槽(图未示);其中上下相邻两个试模之间通过凹形卡槽和凸型卡条拼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安装方便快捷,且安装固定,便于成形固定。23.具体的,第一试模201与第二试模20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扁嘴搭扣11,其中第二试模202与第三试模203两端分别设有有第二扁嘴搭扣12,通过在上下相邻两个试模侧部设置多个扁嘴搭扣,用于对上下相邻两个试模进一步固定连接,提高内层试模2的稳定性,从而使内层试模2在轮碾成型机的碾压作用下不会造成试模变形。24.具体的,第一试模201两端设有第一提手13,第二试模202两端设有第二提手14,第三试模203两端设有第三提手15,通过在每一个试模两端分别设置提手,方便试模的拆卸和组装,操作方便。25.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技术特征:1.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包括外层试模、内层试模,所述外层试模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固定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一端设有与固定侧板相互垂直的支撑板,该底板另一端开口;所述内层试模设置在外层试模内部,其中内层试模底部与底板上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端两侧边分别设有限位卡条,其中固定侧板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条相适配的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两端设有分别设有楔形块,其中固定侧板靠近支撑板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楔形块相适配的楔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试模包括第一试模、第二试模和第三试模,其中第一试模、第二试模和第三试模由下至上依次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端开设有第一凹形卡槽,其中第一试模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形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凸形卡条;所述第一试模上端设有第二凸形卡条,其中第二试模下端开设有与第二凸形卡条相适配的第二凹形卡槽;所述第二试模上端设有第三凸形卡条,其中第三试模下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凸形卡条相适配的第三凹形卡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模与第二试模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扁嘴搭扣,其中第二试模与第三试模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扁嘴搭扣。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模两端设有第一提手,第二试模两端设有第二提手,第三试模两端设有第三提手。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包括外层试模和内层试模,其中外层试模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固定侧板;所述底板一端设有与固定侧板相互垂直的支撑板,该底板另一端开口;所述内层试模设置在外层试模内部,其中内层试模底部与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两侧设置固定侧板,使固定侧板与底板组成外层试模;通过在外层试模内部设置由第一试模、第二试模和第三试模组成的内侧试模,其中相邻两个试模之间通过凹形卡槽和凸型卡条拼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安装方便快捷,且便于试件成形固定,并通过在相邻两个试模外侧设置扁嘴搭扣,提高内层试模的稳固性。提高内层试模的稳固性。提高内层试模的稳固性。技术研发人员:于严富 王家庆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技术研发日:2022.06.28技术公布日:2023/7/17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车辙板试件成型试模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18 18:36:03
674
关键词: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