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输液器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18 20:06:06     918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输液器。背景技术:2.患者在进行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以及陪护人员需要时刻关注输液器药液的流动状态,如果不及时查看容易向患者的血管内注入空气现象,出现医疗事故,而且有些患者不是只滴注一瓶药品,如果不及时发觉很容易导致输液器的滴壶下端呈有空气状,这样在换下一瓶药品时,操作很繁琐,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为此特提出一种能够防止发生空管和减少更换下一瓶药品操作的输液器。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和输液软管,所述瓶塞穿刺器与输液软管固定安装,所述输液软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左端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三通接头的右端头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安装有第一防逆流瓣,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安装有第二防逆流瓣,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下端安装有滴壶。5.优选的,所述第一防逆流瓣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管下端内部的环形分布的第一扇形瓣膜,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扇形瓣膜之间相互贴合。6.优选的,所述第二防逆流瓣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管下端内部的环形分布的第二扇形瓣膜,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扇形瓣膜之间相互贴合。7.优选的,所述第一防逆流瓣和第二防逆流瓣为硅胶材质。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内径均与输液软管的内径相同。9.优选的,所述输液软管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输液器,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在正常输液时,第二连接管内药液的压力使第二防逆流瓣开启,第一防逆流瓣将第一连接管闭合,当没有药液流过第二防逆流瓣时,因第二防逆流瓣没有药液的压力,第二防逆流瓣处于闭合状态,空气不流通,此时滴壶以及导液管内的药液停止,保障滴壶内有药液,便于更换下一瓶药品,节省操作步骤,增加使用的便利性,在下一瓶药品更换完毕后,按压滴壶,第一防逆流瓣开启,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到药瓶内,在药物引入第二连接管内时,第一防逆流瓣关闭,将第一连接管闭合,将药瓶内的药液引导出,使输液软管以及第二连接管内充满药液,因第二防逆流瓣膜处有药液,进而使第二防逆流瓣开启,进行输液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出现滴壶内药液出现流空现象,增加医疗中使用的安全性,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较传统的输液器更具实用性,在进行换药过程中,方便进行操作,增加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逆流瓣结构示意图;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防逆流瓣结构示意图;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滴壶内部示意图。15.图中:1-瓶塞穿刺器、2-输液软管、3-三通接头、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第一扇形瓣膜、7-空气过滤器、8-滴壶、9-第二扇形瓣膜。具体实施方式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17.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和输液软管2,所述瓶塞穿刺器1与输液软管2固定安装,所述输液软管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三通接头3,所述三通接头3的左端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三通接头3的右端头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4内安装有第一防逆流瓣,所述第二连接管5内安装有第二防逆流瓣,所述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下端安装有滴壶8。18.在正常输液时,第二连接管5内药液流动的压力使第二防逆流瓣开启,第一防逆流瓣反向设置将第一连接管4闭合,当没有药液流过第二防逆流瓣时,因第二防逆流瓣没有药液的压力,第二防逆流瓣处于闭合状态,空气不流通,此时滴壶8内的药液停止,保障滴壶8内有药液,便于更换下一瓶药品,节省操作步骤,增加使用的便利性,在下一瓶药品更换完毕后,按压滴壶8,气体从第一连接管内4,进入,推动第一防逆流瓣开启进入到药瓶内,药瓶内压强增大,将药瓶内的药液引导出,使输液软管2以及第二连接管5内流入药液,因第二防逆流瓣膜处有药液流动,进而使第二防逆流瓣开启,进行输液操作。19.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防逆流瓣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管4下端内部的环形分布的第一扇形瓣膜6,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扇形瓣膜6之间相互贴合,比第一扇形瓣膜的开启条件是按压滴壶8,将滴壶8内气体或者药液经第一连接管4传导入第一扇形瓣膜6处,通过空气以及药液的流动,迫使第一扇形瓣膜6开启,进而将气体或者药液传导入药瓶内,药瓶内因进入气体或者有药液压强增大,使药液加速流入到第二连接管5内,第二连接管5内的气体在液体的推动下流入到滴壶8内,第二防逆流瓣开启,进行输液的操作。20.具体而言,所述第二防逆流瓣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管5下端内部的环形分布的第二扇形瓣膜9,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扇形瓣膜9之间相互贴合,在第二连接管5内有药液经过第二扇形瓣膜9时,因药液的压力时环形分布的第二扇形瓣膜9向下翻转开启,使药液能够流动,在没有药液时,第二扇形瓣膜9反向翻转,环形分布的第二扇形瓣膜9相互贴合,将第二连接管5进行封堵,阻隔空气流通,停止输液,使滴壶8内药液不至于流空,而且能够避免出现反流现象。21.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防逆流瓣和第二防逆流瓣为硅胶材质。22.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4的内径均与输液软管2的内径相同。23.具体而言,所述输液软管2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7。2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正常输液时,第二连接管5内药液的压力使第二防逆流瓣开启,第一连接管4内第一防逆流瓣闭合,当没有药液流过第二防逆流瓣时,因第二防逆流瓣没有药液的压力,第二防逆流瓣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滴壶8内的药液停止,保障滴壶8内有药液,便于更换下一瓶药品,节省操作步骤,增加使用的便利性,在下一瓶药品更换完毕后,按压滴壶8,第二防逆流瓣闭合,将滴壶8内气体或者药液经第一连接管4传导入第一防逆流瓣处,通过空气以及药液的流动,迫使第一扇形瓣膜6开启,进而将气体或者药液传导入药瓶内,药瓶内因进入气体或者有药液压强增大,使药液加速流入到第二连接管5内,此时第一防逆流瓣闭合,第二连接管5内的气体经液体的推动流入到滴壶8内,第二防逆流瓣开启,进行输液的操作。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技术特征:1.一种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和输液软管(2),所述瓶塞穿刺器(1)与输液软管(2)固定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软管(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三通接头(3),所述三通接头(3)的左端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三通接头(3)的右端头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4)内安装有第一防逆流瓣,所述第二连接管(5)内安装有第二防逆流瓣,所述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下端安装有滴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逆流瓣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管(4)下端内部的环形分布的第一扇形瓣膜(6),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扇形瓣膜(6)之间相互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逆流瓣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管(5)下端内部的环形分布的第二扇形瓣膜(9),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扇形瓣膜(9)之间相互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逆流瓣和第二防逆流瓣为硅胶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内径均与输液软管(2)的内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软管(2)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7)。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和输液软管,瓶塞穿刺器与输液软管固定安装,输液软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左端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三通接头的右端头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在正常输液时,第二连接管内药液的压力使第二防逆流瓣开启,第一防逆流瓣将第一连接管闭合,当没有药液流过第二防逆流瓣时,因第二防逆流瓣没有药液的压力,第二防逆流瓣处于闭合状态,空气不流通,此时滴壶以及导液管内的药液停止,保障滴壶内有药液,便于更换下一瓶药品,节省操作步骤,增加使用的便利性。用的便利性。用的便利性。技术研发人员:颜巧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技术研发日:2022.11.28技术公布日:2023/7/17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