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牙齿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18 21:04:54     601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牙齿矫正装置。背景技术:2.牙齿整形矫正是牙科医美重要环节,牙齿矫治时,滑动法是矫正牙齿常用的方法。即牙齿矫正支架直接粘贴在齿面上,配合牵引弓丝对牙齿施加外力,进而通过外力对牙齿进行矫正。现有牙齿矫正器主要是通过弓丝牵引实现对牙齿的整形,一般牙齿矫正支架中的方型托槽尺寸型号类型较少,但用于穿过托槽起牵引作用的方型弓丝尺寸差别较大且类型较多,因此无法保证实际使用的弓丝径向尺寸刚好填满托槽,方型弓丝与托槽之间的间隙较大,造成弓丝在托槽内部容易发生较大位移,造成牙齿矫正器其对弓丝的安装稳定性较低,尤其是在矫正过程中,由于牙齿位置发生调整,用方形弓丝提供引导,托槽受力带动牙齿在弓丝上滑动,弓丝和托槽发生相对滑动时,必然产生了滑动摩擦力,弓丝与托槽壁面之间的摩擦力越大,弓丝就很难随牙齿位置的调整而灵活的在托槽中滑动,相对分配给牙齿的矫正力就越小,阻碍牙齿得到快速有效的矫正。3.公告号为cn21606080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牙齿矫正器,通过两侧的导孔和中部的容纳槽及顶板压合共同实现对钢丝绳的导向和限位,上述专利中容纳槽及顶板的结构较松散,无法保证钢丝绳在基座上的稳定安装。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齿矫正装置,使弓丝在托槽中既能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径向位置,又能使托槽带动牙齿沿弓丝轴向顺利滑动,使牙齿快速矫正到期望的位置上。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6.牙齿矫正装置包括弓丝和矫正支架,弓丝穿过并连接各矫正支架;矫正支架包括连接牙齿的基座和用于定位的托槽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弓丝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基座底面固定于牙齿表面,基座表面设置有v形槽沟,所述v形槽沟内侧为向外张开的斜面结构;v形槽沟口部设置有用于定位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为结扎锁定机构或弹片自锁机构或滑盖锁定机构。7.上述牙齿矫正装置中,托槽翼包括第一托槽翼、第二托槽翼和第三托槽翼;所述的第一托槽翼设置于v形槽沟一侧,第二托槽翼和第三托槽翼设置于v形槽沟另一侧。8.上述牙齿矫正装置中,滑盖锁定机构包括滑盖和滑轨,滑盖通过沿滑轨滑向v形槽沟锁定弓丝,滑盖通过沿滑轨滑出v形槽沟解锁弓丝;滑盖和滑轨接触面设置有阻尼机构,所述滑轨沿水平面倾斜向v形槽沟设置。9.上述牙齿矫正装置中,基座还设置有贯穿的辅助孔,辅助牙齿矫正的钢丝穿过辅助孔以辅助矫正牙齿。10.上述牙齿矫正装置中,托槽翼设置为四个,于v形槽沟两侧两两对应设置。11.上述牙齿矫正装置中,弓丝和v形槽沟的结合处还设置有可滚动的滚珠。12.上述牙齿矫正装置中,结扎锁定机构是通过柔性丝线将放入v形槽沟的弓丝通过缠绕的形式锁定。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4.v形槽沟的构造使弓丝和v形槽沟紧密贴合,解决了现有方形弓丝在v形槽沟中来回晃动的问题;为防止弓丝的棱与v形槽沟之间咬合造成的摩擦力过大,弓丝截面的等腰梯形结构与v形槽沟形成间隙,减小了弓丝同v形槽沟之间的摩擦力;托槽翼于v形槽沟两侧不对称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摩擦力,使施加牙齿的矫正力更加有效发挥,牙齿矫正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附图说明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盖锁定结构原理示意图;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盖锁定侧面示意图;18.图中:1—弓丝;21—第一托槽翼;22—第二托槽翼;23—第三托槽翼;3—基座;41—滑盖;42—滑轨;5—辅助孔;6—v形槽沟。具体实施方式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20.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齿矫正装置,包括弓丝1和矫正支架,弓丝1穿过并连接各矫正支架;矫正支架包括连接牙齿的基座3和用于定位的托槽翼,所述弓丝1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基座3底面固定于牙齿表面,基座3表面设置有v形槽沟6,所述v形槽沟6内侧为向外张开的斜面结构,v形槽沟的构造使弓丝1贴合更加紧密,解决了现有方形弓丝在托槽中来回晃动的问题;为防止弓丝1的下底面与v形槽沟之间形成空隙,适当减小了弓丝1同v形槽沟6之间的摩擦力,使托槽带动牙齿沿弓丝轴向顺利滑动。v形槽沟6口部设置有用于定位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为弹片自锁机构或滑盖锁定机构,锁定弓丝1不至于从v形槽沟内脱离出去。其中自锁机构通过滑轨的定位作用锁止弓丝1,弹片自锁机构是通过机构的弹力将弓丝压制在v形槽沟内,二者均使弓丝在托槽中既能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径向位置,确保牙齿矫正到期望的位置。21.托槽翼包括第一托槽翼21、第二托槽翼22和第三托槽翼23;所述的第一托槽翼21设置于v形槽沟一侧,第二托槽翼22和第三托槽翼23设置于v形槽沟另一侧,托槽翼于v形槽沟两侧不对称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摩擦力,使施加牙齿的矫正力更加有效发挥,牙齿矫正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当然为了增加牙齿矫正支架的强度,托槽翼也可以设置为四个,于v形槽沟两侧两两对应设置。22.参考图3,滑盖锁定机构包括滑盖41和滑轨42,滑盖41通过沿滑轨42滑向v形槽沟锁定弓丝1,滑盖41通过沿滑轨42滑出v形槽沟解锁弓丝1;滑盖41和滑轨42接触面设置有阻尼机构以防止因振动等外界影响使滑盖41沿滑轨42自行滑动而失去锁止效果,所述滑轨42沿水平面倾斜向v形槽沟设置进一步加强了锁止作用。23.基座3还设置有贯穿的辅助孔5,辅助牙齿矫正的钢丝穿过辅助孔5以辅助矫正牙齿。24.此外,还可以在弓丝1和v形槽沟6的结合处设置滚珠,这样弓丝1和v形槽沟6的相对滑动就变为相对滚动的运动状态,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摩擦力。25.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机构还可以为结扎锁定机构(图中未给出),即通过柔性丝线将放入v形槽沟6的弓丝1通过缠绕的形式锁定。26.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v形槽沟的构造使棱形弓丝1和v形槽沟6紧密贴合,解决了现有方形弓丝在托槽中来回晃动的问题;v形槽沟6的结构适当减小了弓丝1同v形槽沟6之间的摩擦力;托槽翼于v形槽沟两侧不对称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摩擦力,使施加牙齿的矫正力更加有效发挥,牙齿矫正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1.一种牙齿矫正装置,包括弓丝(1)和矫正支架,弓丝(1)穿过并连接各矫正支架;矫正支架包括连接牙齿的基座(3)和用于定位的托槽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弓丝(1)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基座(3)底面固定于牙齿表面,基座(3)表面设置有v形槽沟(6),所述v形槽沟(6)内侧为向外张开的斜面结构;v形槽沟(6)口部设置有用于定位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为结扎锁定机构或弹片自锁机构或滑盖锁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槽翼包括第一托槽翼(21)、第二托槽翼(22)和第三托槽翼(23);所述的第一托槽翼(21)设置于v形槽沟(6)一侧,第二托槽翼(22)和第三托槽翼(23)设置于v形槽沟(6)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滑盖锁定机构包括滑盖(41)和滑轨(42),滑盖(41)通过沿滑轨(42)滑向v形槽沟锁定弓丝(1),滑盖(41)通过沿滑轨(42)滑出v形槽沟解锁弓丝(1);滑盖(41)和滑轨(42)接触面设置有阻尼机构,所述滑轨(42)沿水平面倾斜向v形槽沟(6)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3)还设置有贯穿的辅助孔(5),辅助牙齿矫正的钢丝穿过辅助孔(5)以辅助矫正牙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槽翼设置为四个,于v形槽沟两侧两两对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弓丝(1)和v形槽沟(6)的结合处还设置有可滚动的滚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扎锁定机构是通过柔性丝线将放入v形槽沟(6)的弓丝(1)通过缠绕的形式锁定。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齿矫正装置,矫正支架包括连接牙齿的基座和用于定位的托槽翼,弓丝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基座底面固定于牙齿表面,基座表面设置有槽沟,V形槽沟内侧为向外张开的斜面结构,V形槽沟口部设置有用于定位的锁定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使弓丝在托槽中既能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径向位置,又能使V形槽沟带动牙齿沿弓丝轴方向向顺利滑动,使牙齿更加快速矫正到期望的位置上。使牙齿更加快速矫正到期望的位置上。使牙齿更加快速矫正到期望的位置上。技术研发人员:梅志强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优拜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4.04技术公布日:2023/7/17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