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18 22:40:39     439



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摘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背景技术:2.燕窝果又名麒麟果,原产于中美洲的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其口感细腻丝滑,燕窝果甜度高,含维c、膳食纤维及铁元素,同时还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蛋白及花青素。3.在采摘过程中,由于燕窝果表面长有大量的毛刺,不便于采摘,为了便于燕窝果的采摘,现有技术发明了一种燕窝果采摘装置,燕窝果采摘装置包括采摘环和设于采摘环一侧的手柄,手柄空心设置,手柄中部贯穿滑动设有活动杆,采摘环内壁中部嵌设有切刀,活动杆一端与切刀固定连接,活动杆另一端设有操作柄,采摘环下端设有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网兜。在采摘时,一只手抬起手柄,使得采摘环套入燕窝果,另一只手按压操作柄使得切刀将燕窝果与果树分离,使得燕窝果可以掉入网兜内。但这样,随着燕窝果的数量增多,网兜的整体重量随之增加,而果农在采摘过程中需要一直手举手柄,较为费力。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随着燕窝果的数量增多,网兜的整体重量随之增加,而果农在采摘过程中需要一直手举手柄,较为费力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6.一种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包括:7.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座和用于带动所述底座移动的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8.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底座相互垂直设置;9.采摘机构,所述采摘机构用于转动至所需剪切的燕窝果处并对燕窝果和枝条的连接处进行剪切,所述采摘机构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10.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用于转动至所需剪切的燕窝果下方并收集所述采摘机构剪切落下的燕窝果,所述收集机构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收集机构位于所述采摘机构的下方,且所述收集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采摘机构以及所述收集机构与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摘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切刀、第二切刀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交错剪切或分离的驱动组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切刀以及所述第二切刀连接,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活动交错设置。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交错裁剪或分离的齿轮组、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用于驱动所述齿轮组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驱动器、至少一个第一连杆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杆;14.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主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面上,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相互啮合设置;15.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和一所述第一连杆铰接,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杆之间铰接;16.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和一所述第二连杆铰接,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铰接,每一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一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交错铰接;17.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驱动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切刀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驱动器的一端连接。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杆设置为两个。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支杆、收集网、输送管、伸缩管和收集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网连接,所述收集网位于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交错裁剪处的下方,所述收集网的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侧壁与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集框内,所述收集框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框至少为两个,各所述收集框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支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调节杆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母以及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和推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的顶面连接,所述推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刹车片,所述刹车片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刹车片与所述滚轮活动抵接。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为万向轮。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在需要对燕窝果进行采摘时,通过滚轮将底座移动至所需采摘的燕窝果树附近,并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得伸缩杆可以带动采摘机构以及收集机构上升或下降,以靠近所需摘取的燕窝果,再通过转动采摘机构和收集机构,从而使得采摘机构和收集机构到达所需摘取的燕窝果处,此时,采摘机构可以对燕窝果和枝条的连接处进行剪切,使得燕窝果与枝条分离,剪切后的燕窝果掉入收集机构中,收集机构通过底座对其进行支撑固定,从而使得收集机构可以一直对燕窝果进行收集,直至收集机构满料,这样,通过底座对收集机构的支撑作用,在采摘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果农持续用手举着多个燕窝果,仅需通过移动机构移动底座,调节收集机构以及采摘机构的所处位置即可采摘,更为省力。且可以更远距离操作,防止果农被刺伤,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26.图1是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7.图2是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的推架方向的结构示意图;28.图3是采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29.10、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100、移动机构;110、底座;120、滚轮;130、固定板;140、推架;141、耐磨垫;150、刹车片;200、支撑机构;210、伸缩杆;220、调节杆;300、采摘机构;310、安装板;311、第一螺母;320、驱动组件;321、齿轮组;3211、主动轮;3212、第一传动轮;3213、第二传动轮;322、第一传动杆;323、第二传动杆;324、第一连杆;325、第二连杆;326、驱动器;330、第一切刀;340、第二切刀;400、收集机构;410、支杆;411、第二螺母;420、收集网;430、输送管;440、伸缩管;450、收集框。具体实施方式30.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32.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代表的具体关系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3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34.实施例135.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10,包括:移动机构100,所述移动机构100包括底座110和用于带动所述底座110移动的滚轮120,所述滚轮120滚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10上;支撑机构200,所述支撑机构200包括伸缩杆210,所述伸缩杆210与所述底座110连接,且所述伸缩杆210与所述底座110相互垂直设置;采摘机构300,所述采摘机构300用于转动至所需剪切的燕窝果处并对燕窝果和枝条的连接处进行剪切,所述采摘机构300与所述伸缩杆210远离所述底座110的一端转动连接;收集机构400,所述收集机构400用于转动至所需剪切的燕窝果下方并收集所述采摘机构300剪切落下的燕窝果,所述收集机构400与所述伸缩杆210远离所述底座11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收集机构400位于所述采摘机构300的下方,且所述收集机构400设于所述底座110上。36.具体地,底座110的材质为硬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滚轮120设置为四个,四个滚轮120间隔设置在底座110的底面上,滚轮120通过安装座安装在底座110的底面上,伸缩杆210与底座110的顶面连接,伸缩杆210与底座110的顶面相互垂直设置。37.值得说明的是,在需要对燕窝果进行采摘时,通过滚轮120将底座110移动至所需采摘的燕窝果树附近,并通过调节伸缩杆210的长度,使得伸缩杆210可以带动采摘机构300以及收集机构400上升或下降,以靠近所需摘取的燕窝果,再通过转动采摘机构300和收集机构400,从而使得采摘机构300和收集机构400到达所需摘取的燕窝果处,此时,采摘机构300可以对燕窝果和枝条的连接处进行剪切,使得燕窝果与枝条分离,剪切后的燕窝果掉入收集机构400中,收集机构400通过底座110对其进行支撑固定,从而使得收集机构400可以一直对燕窝果进行收集,直至收集机构400满料。这样,通过底座110对收集机构400的支撑作用,在采摘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果农持续用手举着多个燕窝果,仅需通过移动机构100移动底座110,调节收集机构400以及采摘机构300的所处位置即可采摘,更为省力。且可以更远距离操作,防止果农被刺伤,安全性更高。其中,伸缩杆210可伸缩带动采摘机构300以及收集机构400升降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可获知的,且是可以实现的,在本实施例中不作累赘描述。38.为了使得收集机构400以及采摘机构300的安装更为稳固,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200还包括调节杆220,所述调节杆220与所述伸缩杆210连接,所述采摘机构300以及所述收集机构400与所述调节杆220转动连接。39.具体地,伸缩杆210和调节杆220连接,伸缩杆210的底端与底座110连接,伸缩杆210的顶端用于支撑固定调节杆220,调节杆220用于安装采摘机构300和收集机构400。在需要采摘机构300对燕窝果进行采摘时,拉动调节杆220,使得伸缩杆210纵向伸缩带动调节杆220至合适高度,再转动采摘机构300和收集机构400,使得采摘机构300和收集机构400相对于调节杆220转动,从而使得采摘机构300和收集机构400转动至指定燕窝果处,进而可以通过采摘机构300对指定燕窝果进行采摘。40.现有技术的采摘机构300一般通过手动的方式对燕窝果进行采摘,为了在采摘时更为省力,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采摘机构300包括安装板310、第一切刀330、第二切刀340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切刀330和所述第二切刀340交错剪切或分离的驱动组件320,所述安装板310与所述调节杆220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2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10上,所述驱动组件32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切刀330以及所述第二切刀340连接,所述第一切刀330和所述第二切刀340活动交错设置。41.具体地,安装板310的一端连接有横杆,横杆与调节杆220转动连接,通过驱动组件320驱动第一切刀330和第二切刀340,从而带动第一切刀330和第二切刀340相互交错剪切或相互分离。其中,剪切燕窝果时,第一切刀330和第二切刀340恰好位于收集机构400收集处的正上方。当需要采摘燕窝果时,第一切刀330和第二切刀340位于指定燕窝果附近,并通过驱动组件320驱动第一切刀330和第二切刀340交错剪切下燕窝果,从而完成燕窝果的采摘。这样,更为省力。42.为了便于驱动器326驱动第一切刀330和第二切刀340剪切,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320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切刀330和所述第二切刀340交错裁剪或分离的齿轮组321、第一传动杆322、第二传动杆323、用于驱动所述齿轮组321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杆322和所述第二传动杆32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驱动器326、至少一个第一连杆324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杆325;所述齿轮组321包括主动轮3211、第一传动轮3212和第二传动轮3213,所述主动轮3211、所述第一传动轮3212和所述第二传动轮3213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10的一面上,所述驱动器326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3211连接,所述主动轮3211与所述第一传动轮32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3213与所述第一传动轮3212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杆3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轮3212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322的另一端和一所述第一连杆324铰接,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杆324之间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3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轮3213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323和一所述第二连杆325铰接,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杆325之间铰接,每一所述第一连杆324的中部与一所述第二连杆325的中部交错铰接;所述第一切刀330与所述第一连杆324远离所述驱动器32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切刀340与所述第二连杆325远离所述驱动器326的一端连接。43.具体地,主动轮3211、第一传动轮3212和第二传动轮3213设置在安装板310的顶面上,主动轮3211、第一传动轮3212和第二传动轮3213依次啮合设置且形成l形,第一传动轮3212和第二传动轮3213同步转动且并列设置,第一传动轮3212的中部通过转杆与第一传动杆322的一端连接,第二传动杆323的中部通过转杆与第二传动杆323的一端连接。这样,在驱动器326驱动主动轮3211转动时,第一传动轮3212同步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轮3213同步转动,使得第一传动杆322的另一端和第二传动杆323的另一端可以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带动第一连杆324的端部和第二连杆325的端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使得第一切刀330和第二切刀340可以交错剪切或分离。其中,驱动器326设置为电机,驱动器326安装在安装板310的顶面上,安装板310上间隔开设有通孔和贯穿孔,驱动器326的输出端穿过通孔设置,主动轮3211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穿过贯穿孔设置,且驱动器326的输出端与转动杆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电机通过皮带从而带动与转动杆连接的主动轮3211转动的方式,主动轮3211、第一传动轮3212和第二传动轮3213转动在安装板310上的方式,以及主动轮321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切刀330和第二切刀340交错剪切或分离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可获知的,且是可以实现的,在本实施例中不做累赘描述。4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324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杆325设置为两个。45.具体地,第一传动杆322、一第一连杆324、另一第一连杆324依次铰接,第二传动杆323、一第二连杆325、另一第二连杆325依次铰接。一第一连杆324的中部和一第二连杆325的中部交错铰接,另一第二连杆325的中部和另一第二连杆325的中部交错铰接。通过将第一连杆324和第二连杆325设置为两个,其可伸缩的长度更长,可以对更远的燕窝果进行采摘。4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刀330和所述第二切刀340均为垂直弯头设置。这样,第一切刀330和第二切刀340在采摘燕窝果时,可以直接对准燕窝果与枝条连接处,从而便于燕窝果采摘。47.更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机构400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调节杆220上,且所述开关与所述驱动器326电连接。48.具体地,开关的材质为pp(聚丙烯polypropylene),开关设置在调节杆220的顶部,开关通过电线与驱动器326电连接,通过开启开关,从而可以控制采摘机构300采摘燕窝果。49.现有技术中的燕窝果收集满后通常直接将网兜内的燕窝果倾倒入收集框450内,这样,燕窝果将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砸入收集框450内,容易损伤燕窝果的外表面,损伤率较高。为了降低燕窝果收集时的损伤率,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机构400包括支杆410、收集网420、输送管430、伸缩管440和收集框450,所述支杆410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杆220转动连接,所述支杆410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网420连接,所述收集网420位于所述第一切刀330和所述第二切刀340交错裁剪处的下方,所述收集网420的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侧壁与所述输送管430的一端连接,所述输送管430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管440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管44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集框450内,所述收集框450设置在所述底座110的顶面上。50.具体地,收集网420的材质为pa(聚酰胺,polyamide),输送管430的材质为硬pvc,伸缩管440的材质为软pvc,收集网420包括网兜和固位环,固位环与支杆410远离调节杆220的一端连接,网兜设置在固位环上,网兜的底部贯通开设有穿孔,输送管430的顶端与穿孔的侧壁连接,伸缩管440的顶端与输送管430的底端连接,伸缩管440的底端位于收集框450内。当采摘机构300采摘燕窝果时,固位环位于指定燕窝果的下方,当燕窝果被剪切掉落时,燕窝果掉入网兜内,再通过穿孔掉入输送管430中,并从输送管430掉入伸缩管440直至进入收集框450中。其中,燕窝果在下落时受到输送管430和伸缩管440的缓冲作用,可以有效防止燕窝果直接砸向收集框450的内侧表面,从而有效降低了燕窝果的损伤率。其中,伸缩管440可伸缩设置,剪果时伸缩管440可以根据燕窝果的高度调节管道的长度,以使得燕窝果可以更好地进入收集框450内,且伸缩管440可伸缩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可获知的,且是可以实现的,在本实施例中不做累赘描述。51.现有技术中,在大量收集燕窝果时,网兜收集满后需要将其倾倒入具有一定距离的收集装置中再返回重新进行收集采摘,较为浪费时间。为了节约倾倒燕窝果时因往返所耗费的时间,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框450至少为两个,各所述收集框450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110上。52.具体地,收集框450设置为2个,当第一个收集框450收集满时,将第一个收集框450移开,并将另一个收集框450移动至第一个收集框450的原位置处,再将伸缩管440放入此收集框450内即可继续进行燕窝果的采摘。这样,仅需通过更换底座110上的收集框450即可继续对燕窝果进行收集,有效减少将燕窝果倾倒至一定距离处的收集装置处所需耗费的往返时间,便于燕窝果的大量收集。53.为了便于支杆410和安装板310转动在调节杆220上,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310连接有第一螺母311,所述支杆41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螺母411,所述调节杆220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母311以及所述第二螺母411与所述调节杆220转动连接。54.具体地,支杆410以及横杆与调节杆220相互垂直设置,横杆远离安装板310的一端与第一螺母311连接,横杆通过第一螺母311转动设置在调节杆220上,支杆410通过第二螺母411转动设置在调节杆220的外侧表面上。当需要调节安装板310和支杆410的方向时,转动安装板310和支杆410,使得安装板310和支杆410以调节杆220为轴转动,从而可以调节第一切刀330和第二切刀340的剪切方向,还可以调节收集网420的收集方向。55.为了便于移动机构100带动底座110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100包括固定板130和推架140,所述固定板130与所述底座110的顶面连接,所述推架14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30上。56.具体地,固定板130用于固定推架140,推架140设置在固定板130远离收集框450的一侧。通过给推架140一个推力,从而使得滚轮120滚动,从而带动底座110移动,这样,提高了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10的实用性。57.进一步的,所述推架140的顶面上设置有耐磨垫141。58.具体地,耐磨垫141的材质为软pvc,人手与推架140接触时,耐磨垫141的摩擦力较大,便于抓握,且其耐磨性较强,便于长期使用。这样,有效提高了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10的实用性。59.更近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100还包括刹车片150,所述刹车片150与所述底座110连接,所述刹车片150与所述滚轮120活动抵接,所述滚轮120为万向轮。60.具体地,刹车片150与安装座连接,刹车片150用于限制滚轮120的转动,当需要将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10固定时,通过刹车片150与滚轮120抵接,从而固定车载燕窝果采摘装置10。其中,刹车片150设置为脚蹬式,通过刹车片150限制滚轮120滚动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可获知的,且是可以实现的,在本实施例中不做累赘描述。61.实施例262.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更进一步实现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430的内侧表面、所述伸缩管440的内侧表面和所述收集框450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层。具体地,保护层的材质为硅胶,通过设置有保护层,有效避免燕窝果在收集时受到损伤。63.实施例36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杆4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环,所述安装板3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环,所述调节杆220上间隔开设有第一转动槽和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第一转动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环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第二转动槽的侧壁转动连接。65.具体地,第一转动槽环绕开设在调节杆220上,第二转动槽环绕开设在调节杆220上,第一转动环尺寸与第一转动槽的尺寸相适配,以使得第一转动环需在一定力度下才可以沿着第一转动槽的侧壁进行转动,第二转动环尺寸与第二转动槽的尺寸相适配,以使得第二转动环需在一定力度下才可以沿着第二转动槽的侧壁进行转动,安装板310的一端设置有横杆,横杆远离安装板3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环。需要调节采摘和收集方向时,转动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即可,且可以保持纵向位移固定不变。66.实施例46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326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10的底面上,所述安装板310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器326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主动轮3211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24设置为一个,所述第二连杆325设置为一个。68.实施例56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320包括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杆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杆的第一气缸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杆靠近所述第一定位杆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连接,且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连接,且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切刀330与所述第一定位杆连接,所述第二切刀340与所述第二定位杆连接。70.具体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凸出于安装板310设置,第一切刀330凸出于第一定位杆靠近第二定位杆的一侧,第二切刀340凸出于第二定位杆靠近第一定位杆的一侧。在需要采摘燕窝果时,通过第一驱动器326驱动第一定位杆,第二驱动器326驱动第二定位杆,使得第一切刀330和第二切刀340相互靠近,从而可以对果实和枝条的连接处进行剪切。71.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