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技术涉及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背景技术:2.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是对聚乙二醇的一端羟基进行甲基化修饰的产物,广泛应用于润滑剂、泡沫调节剂、消泡剂、乳化剂,增稠剂等。聚乙二醇作为杂质,聚乙二醇的存在会降低产品纯度并影响其性能。工业级mpeg含有一定量的聚乙二醇(peg),会影响mpeg在药物改性方面的应用。因此需增加聚乙二醇(peg)在聚乙二醇单甲醚中含量的控制。3.聚乙二醇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有报道,国家标准gb/t 17830-2017《聚乙氧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硅胶键合相色谱柱,用纯甲醇或甲醇/水混合溶剂做流动相,对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采用蒸发光检测器(elsd)或电喷雾检测器(cad),该方法有一定局限性:1)仅适用于测定peg含量大于等于0.1%的样品;2)不适用于的摩尔质量低于400g/mol的聚乙二醇单甲醚。有文献报道,其他液相方法用于聚乙二醇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分离,方法重现时发现该方法分离度较差,更换流动相和色谱柱对聚乙二醇及聚乙二醇单甲醚保留时间基本无影响,无法通过流动相及色谱柱的调整获得很好的分离效果。4.已有的分析方法,聚乙二醇单甲醚样品未进行前处理,均采用稀释后直接进样,样品响应值特别大,0.5mg/ml样品浓度一般会过载,造成聚乙二醇单甲醚样品峰过宽,影响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分离。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之一。6.本技术提供一种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利用聚乙二醇及聚乙二醇单甲醚在水相和有机相中溶解性差异,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以有机良溶剂溶解,然后再以水相对有机相进行萃取,萃取后的溶液进行合并后进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7.一种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将聚乙二醇单甲醚用有机良溶剂溶解成有机相,再用水对所述有机相进行萃取,将萃取后的水相作为供试品溶液;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所述供试品溶液进行检测。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用水对所述有机相进行萃取的次数至少为1次,例如1次、2次或3次;将萃取后的水相合并作为供试品溶液;或者,将每次萃取后的水相分别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有机良溶剂为二氯甲烷和/或三氯甲烷,优选为二氯甲烷。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聚乙二醇单甲醚与所述有机良溶剂的比例为(10-200)mg:(5-10)ml,例如100mg:(5-10)ml,或100mg:5ml,或100mg:10ml。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在所述萃取之前,聚乙二醇单甲醚在所述有机良溶剂中的浓度为(10-20)mg/ml。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分子量为400da至8000da,例如500da至5000da。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每次萃取所加水相的体积与所述有机良溶剂的体积相同,或是所述有机良溶剂的体积的1-2倍,例如1倍、1.5倍或2倍。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用流动相为乙腈-水,通常不限定比例。在一些具体实例,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v/v)。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液相色谱法使用的色谱柱为c18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优选所述色谱柱的粒径为3μm。在一些实施例,所述色谱柱规格为4.6mm×250mm。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液相色谱法控制柱温为55-65℃。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控制流动相的流速为0.6-0.8ml/min。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以聚乙二醇为对照品制备标准曲线的步骤。具体地,将一系列对照品溶液(聚乙二醇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将峰面积和对照品溶液浓度分别取对数,以峰面积的log值和对照品溶液浓度的log值制作标准曲线。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将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将峰面积取对数,根据所述标准曲线获得所述供试品溶液中聚乙二醇的浓度;进而可获得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的含量。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法包括:21.1)将聚乙二醇单甲醚用有机良溶剂溶解成有机相,再用水对所述有机相进行萃取,将萃取后的水相作为供试品溶液;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所述供试品溶液进行检测;22.2)采用液相色谱法对供试品溶液分别或合并进行检测,并根据标准曲线法获得萃取后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杂质的浓度;23.3)若采用液相色谱法对供试品溶液分别进行检测,按下述公式算得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杂质含量:24.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杂质百分含量=[∑(c萃取后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杂质的质量体积浓度×v萃取后的水相体积)n/m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100%,n为≥1的供试品溶液份数。[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n为1、2或3。[002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法包括:[0027]1)将100mg聚乙二醇单甲醚溶于5-10ml二氯甲烷,再与10ml水混合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水相作为第一次萃取溶液;[0028]2)将步骤1)的下层二氯甲烷有机相与10ml水混合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水相液作为第二次萃取溶液;[0029]将第一次萃取溶液和第二次萃取溶液合并作为供试品溶液;或者,将第一次萃取溶液和第二次萃取溶液分别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再将每次检测结果加和得到聚乙二醇杂质含量。[0030]本技术的检测方法可以极大的降低聚乙二醇单甲醚在水中的浓度,同时聚乙二醇的量在水相中得到有效的富集,该方法经过验证,萃取两次以后,再使用水萃取聚乙二醇后的水中聚乙二醇的残留量在检测限以下,说明萃取两次可以达到很好的萃提的效果。[0031]本技术方法降低了进入色谱柱的聚乙二醇单甲醚的量,使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峰宽缩小,峰型变窄,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的分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聚乙二醇检测限度可做到0.05%以下,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杂质的控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检测方法。[0032]本技术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可以应用于分子量从400da至8000da(例如500da至5000da)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杂质的含量测定,由于处理后样品聚乙二醇单甲醚进入色谱柱量减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色谱柱,提高色谱柱寿命。附图说明[0033]图1为实施例1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对照品溶液检测结果图。[0034]图2为实施例1中标准曲线。[0035]图3为实施例1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供试品溶液检测结果图。[0036]图4为实施例2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对照品溶液检测结果图。[0037]图5为实施例2中标准曲线。[0038]图6为实施例2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供试品溶液检测结果图。[0039]图7为实施例3聚乙二醇单甲醚500对照品溶液检测结果图。[0040]图8为实施例3中标准曲线。[0041]图9为实施例3聚乙二醇单甲醚500供试品溶液检测结果图。[0042]图10为实施例4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供试品溶液萃取第三次检测结果图。[0043]图11为实施例5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供试品溶液检测结果图。[0044]图12为对比例1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按国标方法重现检测结果图。[0045]图13为对比例2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供试品溶液萃取(加二氯甲烷15ml)检测结果图。[0046]图14为对比例3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供试品溶液检测结果图。[0047]图15为对比例4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供试品溶液检测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0048]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0049]因mpeg为主成分含量高(色谱峰高且宽),在结构上与peg具有相似性,在液相色谱仪上很难将mepg和peg完全分离。现有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中的聚乙二醇检测方法中,聚乙二醇单甲醚与聚乙二醇分离度差、样品检测灵敏度低。[0050]本技术研究发现,利用聚乙二醇单甲醚和聚乙二醇在水中及有机相的溶解性差异,聚乙二醇单甲醚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高于在水相中的溶解度,聚乙二醇在水相中的溶解度高于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对待测物聚乙二醇单甲醚采用但不限于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为有机溶剂进行溶解,再用纯化水对有机相进行萃取,利用聚乙二醇单甲醚与聚乙二醇在水相和有机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取水层,萃取两次,水相合并后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水溶液中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浓度,提高聚乙二醇的浓度,使聚乙二醇单甲醚与聚乙二醇色谱峰分离度大于1.5,然后依据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线性对照溶液(标准曲线法)进行计算,液相色谱仪使用蒸发光检测器,故峰面积的log值和浓度的log值成比例关系,得到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的浓度。[0051]即:因mpeg为主成分含量高(色谱峰高且宽),在结构上与peg具有相似性,在液相色谱仪上很难将mepg和peg完全分离,故采取以下操作:根据mpeg在二氯甲烷中的溶解度高,peg在水中的溶解度高,使用二氯甲烷和水的混合物萃取含mpeg和peg的样品,去掉主要含mpeg的二氯甲烷相萃取液,测试含mpeg和peg样品水相萃取液(比样品中的mpeg含量低)。再根据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线性对照溶液(标准曲线法)进行计算,得到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的浓度核算数据准确。通过多次试验论证,聚乙二醇单甲醚和聚乙二醇出峰位置均在5min左右,基本不受色谱柱和流动相影响,试验中使用粒径3μm色谱柱效果较好。对peg进行富集后进样,可以极大的提高peg的检出能力,还可降低聚合物进入色谱柱的量,一定程度上保护色谱柱。[0052]采用不限定比例乙腈-水为流动相,4.6mm×250mm,3μm粒径的c18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0.6-0.8ml/min的流速,柱温55-65℃,调节柱温使聚乙二醇单甲醚与聚乙二醇的分离度达到1.5以上。[0053]实施例1[005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mpeg1000)中peg含量的分析方法。[0055]本实施例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mpeg1000)来自阿拉丁,货号m109717-250g,无纯度信息。[0056]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macherey-nagel mucleosil 100-3c18 4.6mm×250mm,3μm或其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为每分钟0.6ml;蒸发光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为每分钟2.8l;柱温为30℃;进样体积10μl。[0057]供试品溶液:取100mg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精密称定,置50ml离心管中,精密加入二氯甲烷10ml,振摇使溶解,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一次萃取溶液。向下层二氯甲烷有机相中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二次萃取溶液。将第一次萃取溶液和第二次萃取溶液两次萃取溶液分别作为供试品溶液。[0058]对照品溶液:取20mg聚乙二醇1000,精密称定,置2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相应体积的对照品贮备液,置于不同的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制成一系列的线性溶液。[0059]测定法: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峰面积和浓度分别取对数,以峰面积的log值和浓度的log值做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得小于0.99。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标准曲线法计算。[0060]对照品溶液的一个样品的液相检测结果见图1。一系列对照品溶液检测条件和液相检测数据见表1。根据表1的log浓度(μg/ml)为横坐标和log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的标准曲线,见图2。[0061]表1[0062][0063][0064]供试品溶液(第一次萃取溶液)的检测结果见图3和表2。其中,图3中的第一个峰是peg,第二个峰是mpeg。可见,供试品溶液中peg与mpeg主峰分离度良好,检测限为5μg/ml,定量限为10μg/ml。[0065]表2[0066][0067]由图3和表2的检测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样品经实施例1的处理方式处理后进样,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的二氯甲烷溶液用水萃取两次,分别进样,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色谱峰与peg1000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对照品溶液浓度的对数值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建立线性标准曲线,从而得到萃取后的peg的浓度分别为63.398μg/ml、2.506μg/ml,根据两次萃取液的体积,计算得到两次萃取液中的peg的质量分别为633.977μg、25.064μg,再根据mpeg总量为100mg,计算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mpeg1000)中peg含量为0.66%。[0068]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杂质百分含量=[∑(c萃取后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杂质的质量体积浓度×v萃取后的水相体积)n/m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100%[0069]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杂质百分含量=[(633.977μg+25.064μg)/100mg]×100%=0.66%。[0070]从表2可知,萃取一次(即第一次萃取溶液)所得peg含量为peg总量96.1%,说明有机相二氯甲烷溶液中还有peg未萃取完全。[0071]实施例2[007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mpeg5000)中peg含量的分析方法。[0073]本实施例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mpeg5000)来自默克,货号81323-250g,无纯度信息。[0074]色谱条件及处理方式同实施例1。[0075]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的一个对照品溶液的检测结果见图4。一系列的对照品溶液的检测条件和液相检测结果见表3。由表3的log浓度(μg/ml)为横坐标和log峰面积为纵坐标形成的标准曲线见图5。[0076]表3[0077][0078]供试品溶液的检测结果见图6(第一次萃取溶液)和表4。[0079]表4[0080][0081]由图6和表4的检测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样品经本实施例的处理方式处理后进样,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的二氯甲烷溶液用水萃取两次,分别进样,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色谱峰与peg5000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对照品溶液浓度的对数值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建立线性标准曲线,从而得到萃取后的peg的含量。再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通过萃取后的peg的含量计算得到mpeg中peg的含量为0.299%。[0082]实施例3[008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乙二醇单甲醚500(mpeg500)中peg含量的分析方法。[0084]本实施例聚乙二醇单甲醚500(mpeg500)来自阿拉丁,货号m109715-100g,无纯度信息。[0085]色谱条件及处理方式同实施例1。[0086]聚乙二醇单甲醚500的一个对照品溶液的检测结果见图7。一系列的对照品溶液的检测条件和液相检测结果见表5。由表5的log浓度(μg/ml)为横坐标和log峰面积为纵坐标形成的标准曲线见图8。[0087]表5[0088][0089]供试品溶液(10mg/ml)的检测结果见图9(第一次萃取溶液)和表6。[0090]表6[0091][0092]检测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单甲醚500样品经本实施例的处理方式处理后进样,聚乙二醇单甲醚500的二氯甲烷溶液用水萃取两次,分别进样,聚乙二醇单甲醚500色谱峰与peg500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对照品溶液浓度的对数值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建立线性标准曲线,从而得到萃取后的peg的含量。再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通过萃取后的peg的含量计算得到mpeg中peg的含量为0.56%。[0093]实施例4[009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不同,具体如下。[0095]供试品溶液:取100mg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精密称定,置50ml离心管中,精密加入二氯甲烷10ml,振摇使溶解,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一次萃取溶液。向有机相中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二次萃取溶液。向有机相中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三次萃取溶液。将第三次萃取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第三次萃取溶液)的检测结果见图10。[0096]从图10的检测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经本实施例处理,所得第三次萃取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中peg峰面积在定量限以下,peg1000几乎无检出,萃取三次二氯甲烷溶液中peg基本无检出。[0097]实施例5[0098]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不同,具体如下。[0099]供试品溶液:取100mg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精密称定,置50ml离心管中,精密加入二氯甲烷5ml,振摇使溶解,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一次萃取溶液。向有机相中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二次萃取溶液。将两次萃取溶液合并后作为供试品溶液。[0100]供试品溶液的检测结果见图11。[0101]从图11的检测结果表明,萃取前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在二氯甲烷中的浓度为20mg/ml时,peg和mpeg峰分离度可满足基线分离。[0102]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5,加入二氯甲烷10ml时,peg1000和mpeg1000峰型和分离度均最佳。因此较佳的条件是加入二氯甲烷体积为10ml,萃取液水体积为10ml,萃取次数为2次。[0103]对比例1[0104]取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mpeg1000,与实施例1相同)约100mg,以水稀释后直接进样,按国家标准gb/t 17830-2017《聚乙氧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见图12。[0105]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样品未进行前处理,稀释后直接进样,样品响应值特别大,0.5mg/ml样品浓度过载,造成样品峰过宽,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的色谱峰包裹聚乙二醇1000的色谱峰,影响聚乙二醇1000和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的分离。[0106]对比例2[0107]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不同,具体如下。[0108]供试品溶液:取100mg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精密称定,置50ml离心管中,精密加入二氯甲烷15ml,振摇使溶解,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一次萃取溶液。向有机相中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二次萃取溶液。将两次萃取溶液合并后作为供试品溶液。[0109]供试品溶液的检测结果见图13。从图13的检测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中加入15ml二氯甲烷溶液,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的峰均较小,加入过多的二氯甲烷不利于聚乙二醇的检出。[0110]对比例3[011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浓度)不同,具体如下。[0112]供试品溶液:取500mg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精密称定,置50ml离心管中,精密加入二氯甲烷10ml,使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的浓度为50mg/ml,振摇使溶解,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一次萃取溶液。向有机相中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二次萃取溶液。将两次萃取溶液合并后作为供试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检测结果见图14。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mpeg和peg的分离度差。[0113]对比例4[011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浓度)不同,具体如下。[0115]供试品溶液:取1000mg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精密称定,置50ml离心管中,精密加入二氯甲烷10ml,使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的浓度为100mg/ml,振摇使溶解,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一次萃取溶液。向有机相中再精密加入10ml水,密封振摇使混合均匀,静置10分钟,取上层液(水相)作为第二次萃取溶液。将两次萃取溶液合并后作为供试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检测结果见图15,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mpeg和peg的分离度很差。[0116]对比例3和4结果表明,提高萃取前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在二氯甲烷中的浓度,会导致供试品色谱峰变宽,影响peg和mpeg的分离度,当浓度增大至50mg/ml以上时,mpeg色谱峰变宽,导致peg和mpeg未能达到基线分离。[0117]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聚乙二醇单甲醚中聚乙二醇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19 15:08:40
492
关键词: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
- 下一篇: 雾化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技术说明
- 上一篇: 一种硼基冲压推进跨介质飞行器 专利技术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