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电影;光学设备的制造及其处理,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镜头。背景技术:2.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上都需要配置光学镜头,以实现电子产品的摄像需求。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元化,而部分消费者需要在阴雨天、傍晚、清晨、夜晚等弱光环境甚至暗环境下进行拍摄,而目前搭载在电子产品上的光学镜头在暗环境下的拍摄画面较暗、细节模糊、拍摄不清楚的问题,导致拍摄出的效果较差。3.由于大光圈的镜头拥有进光量多、画面更亮、细节更清晰、夜景更好等优势,因此大光圈俨然成为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但是大光圈的成像镜头在弱光环境下就会损失一些画面质量导致边缘虚化严重、使画面过度柔和,还容易产生色散问题。4.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光学镜头存在弱环境下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镜头存在弱环境下成像质量差的问题。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顺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fno《1.5;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之间满足:5.5《f/(fno*tan(semi-fov))《13.0;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ct8之间满足:-28.5《f8/ct8《-16.0。7.进一步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3.5《f34/(ct3+ct4)《13.0。8.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4567与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f4567/f《1.5。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中心厚度ct1、为第一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1之间满足:2.5《r1/(ct1+et1)《5.0。10.进一步地,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4.6《(f8+f34)/f《1.0。11.进一步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第八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8、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81、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82之间满足:-5.5《r15/et8+sag81/sag82《-1.0。12.进一步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0.1《(r15+r14)/(r14-r15)《97.0。13.进一步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12、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34、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23之间满足:0《t12/ct1+t34/t23《6.5。14.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之间满足:2.5《ttl/imgh*fno《4.5。1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中所有相邻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之和∑at、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ct8之间满足:7.0《∑at/ct1+ct1/ct8《9.5。16.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62、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之间满足:0《(|sag61|+|sag62|)/ct6《3.5。17.进一步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81、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1之间满足:dt81/dt31《2.0。18.进一步地,第八透镜的阿贝数v8、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第六透镜的折射率n6与第八透镜的折射率n8之间满足:1.0《v8/v6+n6/n8《4.0。19.进一步地,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78之间满足:-13.0《ct7/r13+r15/t78《-3.0。20.进一步地,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和/或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21.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第四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4之间满足:ct4/et4《6.0。22.进一步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和/或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23.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2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顺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之间满足:2.5《ttl/imgh*fno《4.5;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之间满足:5.5《f/(fno*tan(semi-fov))《13.0;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ct8之间满足:-28.5《f8/ct8《-16.0。25.进一步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3.5《f34/(ct3+ct4)《13.0。26.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4567与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f4567/f《1.5。27.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中心厚度ct1、为第一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1之间满足:2.5《r1/(ct1+et1)《5.0。28.进一步地,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4.6《(f8+f34)/f《1.0。29.进一步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第八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8、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81、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82之间满足:-5.5《r15/et8+sag81/sag82《-1.0。30.进一步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0.1《(r15+r14)/(r14-r15)《97.0。3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12、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34、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23之间满足:0《t12/ct1+t34/t23《6.5。32.进一步地,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中所有相邻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之和∑at、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ct8之间满足:7.0《∑at/ct1+ct1/ct8《9.5。33.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62、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之间满足:0《(|sag61|+|sag62|)/ct6《3.5。34.进一步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81、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1之间满足:dt81/dt31《2.0。35.进一步地,第八透镜的阿贝数v8、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第六透镜的折射率n6与第八透镜的折射率n8之间满足:1.0《v8/v6+n6/n8《4.0。36.进一步地,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78之间满足:-13.0《ct7/r13+r15/t78《-3.0。37.进一步地,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和/或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38.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第四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4之间满足:ct4/et4《6.0。39.进一步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和/或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40.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41.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顺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fno《1.5;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之间满足:5.5《f/(fno*tan(semi-fov))《13.0;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ct8之间满足:-28.5《f8/ct8《-16.0。42.通过对第一透镜和第八透镜的光焦度、第八透镜的面形和中心厚度以及fno、f、semi-fov等参数的控制,得到了一个具有大光圈、高像质的八片式光学镜头。通过对上述参数的控制使整个光学镜头的光焦度分配更合理,有利于光学镜头的前端透镜对光线进行汇聚,进而使边缘光线射入至光学镜头中,增加成像质量,同时光学镜头的后端透镜对经过前方光学系统的光线进行发散,有利于在成像面上形成较大的画面,有利于提升画面边缘的像质,同时使得整个光学镜头的主光线入射到像面时具有较小的入射角度,有利于提高边缘画面的像质,可以保证光学镜头具有大光圈的同时在弱光环境中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附图说明4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44.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45.图2至图4分别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46.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二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47.图6至图8分别示出了图5中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48.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三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49.图10至图12分别示出了图9中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50.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51.图14至图16分别示出了图13中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52.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五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53.图18至图20分别示出了图17中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54.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六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55.图22至图24分别示出了图21中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56.图25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七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57.图26至图28分别示出了图25中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5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59.sto、光阑;e1、第一透镜;s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2、第一透镜的像侧面;e2、第二透镜;s3、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4、第二透镜的像侧面;e3、第三透镜;s5、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6、第三透镜的像侧面;e4、第四透镜;s7、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8、第四透镜的像侧面;e5、第五透镜;s9、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10、第五透镜的像侧面;e6、第六透镜;60.s11、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2、第六透镜的像侧面;e7、第七透镜;s13、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4、第七透镜的像侧面;e8、第八透镜s15、第八透镜的物侧面;s16、第八透镜的像侧面;e9、滤波片;s17、滤波片的物侧面;s18、滤波片的像侧面;s19、成像面。具体实施方式6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62.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63.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64.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65.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实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66.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在近轴区域的面形的判断可依据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以r值(r指近轴区域的曲率半径,通常指光学软件中的透镜数据库(lens data)上的r值)正负判断凹凸。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凹面;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凸面。6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镜头存在弱环境下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68.实施例一69.如图1至图28所示,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顺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fno《1.5;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之间满足:5.5《f/(fno*tan(semi-fov))《13.0;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ct8之间满足:-28.5《f8/ct8《-16.0。70.通过对第一透镜和第八透镜的光焦度、第八透镜的面形和中心厚度以及fno、f、semi-fov等参数的控制,得到了一个具有大光圈、高像质的八片式光学镜头。通过对上述参数的控制使整个光学镜头的光焦度分配更合理,有利于光学镜头的前端透镜对光线进行汇聚,进而使边缘光线射入至光学镜头中,增加成像质量,同时光学镜头的后端透镜对经过前方光学系统的光线进行发散,有利于在成像面上形成较大的画面,有利于提升画面边缘的像质,同时使得整个光学镜头的主光线入射到像面时具有较小的入射角度,有利于提高边缘画面的像质,可以保证光学镜头具有大光圈的同时在弱光环境中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71.优选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1.2《fno《1.5;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之间满足:5.7《f/(fno*tan(semi-fov))《12.5;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ct8之间满足:-28.2《f8/ct8《-16.2。7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3.5《f34/(ct3+ct4)《13.0。通过约束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之和,能有效保证透镜之间的折射光线偏转角度平缓过渡,降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倾斜感度,有利于提升光学镜头的画面质量。优选地,3.7《f34/(ct3+ct4)《13.0。73.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4567与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f4567/f《1.5。通过约束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与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的比值范围,能够使得第四透镜到第七透镜组合后作为一个具有合理正光焦度的透镜组,与后端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产生的像差进行平衡,进而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提高光学镜头的解像力。优选地,0.6《f4567/f《1.42。7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中心厚度ct1、为第一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1之间满足:2.5《r1/(ct1+et1)《5.0。通过将r1/(ct1+et1)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保证第一透镜具有良好的可加工特性,且可以保证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利于控制光学镜头的尺寸。优选地,2.55《r1/(ct1+et1)《4.9。75.在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4.6《(f8+f34)/f《1.0。通过合理控制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与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的比值,合理分配透镜的光焦度,有利于提升光学镜头在弱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优选地,-4.55《(f8+f34)/f《0.8。76.在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第八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8、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81、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82之间满足:-5.5《r15/et8+sag81/sag82《-1.0。通过将r15/et8+sag81/sag82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便于调整光学镜头的主光线角度,能有效提高光学镜头的相对亮度,提升像面清晰度。优选地,-5.4《r15/et8+sag81/sag82《-1.1。77.在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0.1《(r15+r14)/(r14-r15)《97.0。合理控制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和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可以保证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优选地,-0.1《(r15+r14)/(r14-r15)《7.2。7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12、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34、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23之间满足:0《t12/ct1+t34/t23《6.5。合理控制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与第一透镜中心厚度的比值,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和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的比值,可以使光学镜头中前方光学系统所产生的场曲和后面光学系统产生的场曲进行平衡,使光学镜头具有合理的场曲,以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0.1《t12/ct1+t34/t23《6.2。7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之间满足:2.5《ttl/imgh*fno《4.5。通过将ttl/imgh*fno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将光学镜头的总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的同时确保光学镜头具有大光圈的特性,有利于同时实现大光圈与小型化的特点。优选地,2.7《ttl/imgh*fno《4.1。8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中所有相邻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之和∑at、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ct8之间满足:7.0《∑at/ct1+ct1/ct8《9.5。通过将∑at/ct1+ct1/ct8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有效降低光学镜头的敏感度,提高光学镜头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7.2《∑at/ct1+ct1/ct8《9.2。81.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62、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之间满足:0《(|sag61|+|sag62|)/ct6《3.5。通过将(|sag61|+|sag62|)/ct6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第六透镜具有良好的可加工特性。优选地,0.3《(|sag61|+|sag62|)/ct6《3.3。82.在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81、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1之间满足:dt81/dt31《2.0。合理控制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的比值,有利于改善第三透镜与第八透镜产生的鬼影,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0.9《dt81/dt31《1.8。83.在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的阿贝数v8、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第六透镜的折射率n6与第八透镜的折射率n8之间满足:1.0《v8/v6+n6/n8《4.0。通过将v8/v6+n6/n8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光学镜头有合理的材料分配,有利于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增大光学镜头的光圈。优选地,1.4《v8/v6+n6/n8《3.9。84.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78之间满足:-13.0《ct7/r13+r15/t78《-3.0。合理控制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与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比值,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的比值,能有效控制光学镜头的色差,有利于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13.0《ct7/r13+r15/t78《-3.2。85.可选地,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与第八透镜搭配,有利于平衡像差,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86.可选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将第八透镜的像侧面设置为凹面,使第八透镜的物侧面汇聚的光线,经第八透镜的像侧面发射射入到成像面上,有利于在成像面上形成较大范围的画面。87.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第四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4之间满足:ct4/et4《6.0。合理控制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与第四透镜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保证第四光学透镜具有良好的可加工特性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系统的敏感度。优选地,0.1《ct4/et4《5.8。88.可选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将第四透镜设置为具有正光焦度,有利于对光线汇聚,有利于边缘光线射入到后方光学系统内。89.可选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将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设置为凸面,以对光线进行汇聚,有利于光线在第四透镜中平缓过渡,减少光线发生大角度偏折。90.可选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将第一透镜设置为凸向物侧的弯月形透镜,有利于对边缘光线进入到光学镜头中。91.实施例二92.如图1至图28所示,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顺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之间满足:2.5《ttl/imgh*fno《4.5;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之间满足:5.5《f/(fno*tan(semi-fov))《13.0;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ct8之间满足:-28.5《f8/ct8《-16.0。93.通过控制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八透镜为负光焦度,使整个光学镜头的光焦度分配更合理,有利于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第一透镜为正透镜能够对光进行汇聚,有利于边缘光线射入到光学镜头中,同时第八透镜为负透镜,以对经过前方光学系统的光线进行发散,有利于在成像面上形成较大的画面,第一透镜和第八透镜的相互配合,有利于提升画面边缘的像质。通过将ttl/imgh*fno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将光学镜头的总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的同时确保光学镜头具有大光圈的特性,有利于同时实现大光圈与小型化的特点。同时约束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与fno以及最大视场角的一半的比值,使整个光学镜头的主光线入射到像面时具有较小的入射角度,有利于提高边缘画面的像质。同时控制第八透镜的焦距与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的比值,可以保证光学镜头具有大光圈的同时在弱光环境中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94.优选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1.2《fno《1.5;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之间满足:5.7《f/(fno*tan(semi-fov))《12.5;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ct8之间满足:-28.2《f8/ct8《-16.2。95.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3.5《f34/(ct3+ct4)《13.0。通过约束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之和,能有效保证透镜之间的折射光线偏转角度平缓过渡,降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倾斜感度,有利于提升光学镜头的画面质量。优选地,3.7《f34/(ct3+ct4)《13.0。96.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4567与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f4567/f《1.5。通过约束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与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的比值范围,能够使得第四透镜到第七透镜组合后作为一个具有合理正光焦度的透镜组,与后端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产生的像差进行平衡,进而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提高光学镜头的解像力。优选地,0.6《f4567/f《1.42。9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中心厚度ct1、为第一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1之间满足:2.5《r1/(ct1+et1)《5.0。通过将r1/(ct1+et1)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保证第一透镜具有良好的可加工特性,且可以保证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利于控制光学镜头的尺寸。优选地,2.55《r1/(ct1+et1)《4.9。98.在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4.6《(f8+f34)/f《1.0。通过合理控制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与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的比值,合理分配透镜的光焦度,有利于提升光学镜头在弱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优选地,-4.55《(f8+f34)/f《0.88。99.在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第八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8、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81、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82之间满足:-5.5《r15/et8+sag81/sag82《-1.0。通过将r15/et8+sag81/sag82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便于调整光学镜头的主光线角度,能有效提高光学镜头的相对亮度,提升像面清晰度。优选地,-5.4《r15/et8+sag81/sag82《-1.1。100.在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0.1《(r15+r14)/(r14-r15)《97.0。合理控制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和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可以保证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优选地,-0.1《r15+r14)/(r14-r15)《7.2。10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12、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34、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23之间满足:0《t12/ct1+t34/t23《6.5。合理控制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与第一透镜中心厚度的比值,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和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的比值,可以使光学镜头中前方光学系统所产生的场曲和后面光学系统产生的场曲进行平衡,使光学镜头具有合理的场曲,以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0.1《t12/ct1+t34/t23《6.2。10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中所有相邻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之和∑at、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ct8之间满足:7.0《∑at/ct1+ct1/ct8《9.5。通过将∑at/ct1+ct1/ct8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有效降低光学镜头的敏感度,提高光学镜头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7.2《∑at/ct1+ct1/ct8《9.2。103.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62、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之间满足:0《(|sag61|+|sag62|)/ct6《3.5。通过将(|sag61|+|sag62|)/ct6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第六透镜具有良好的可加工特性。优选地,0.3《(|sag61|+|sag62|)/ct6《3.3。104.在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81、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1之间满足:dt81/dt31《2.0。合理控制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的比值,有利于改善第三透镜与第八透镜产生的鬼影,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0.9《dt81/dt31《1.8。105.在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的阿贝数v8、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第六透镜的折射率n6与第八透镜的折射率n8之间满足:1.0《v8/v6+n6/n8《4.0。通过将v8/v6+n6/n8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光学镜头有合理的材料分配,有利于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增大光学镜头的光圈。优选地,1.4《v8/v6+n6/n8《3.9。106.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78之间满足:-13.0《ct7/r13+r15/t78《-3.0。合理控制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与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比值,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的比值,能有效控制光学镜头的色差,有利于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13.0《ct7/r13+r15/t78《-3.2。107.可选地,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与第八透镜搭配,有利于平衡像差,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108.可选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将第八透镜的像侧面设置为凹面,使第八透镜的物侧面汇聚的光线,经第八透镜的像侧面发射射入到成像面上,有利于在成像面上形成较大范围的画面。109.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第四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4之间满足:ct4/et4《6.0。合理控制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与第四透镜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保证第四光学透镜具有良好的可加工特性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系统的敏感度。优选地,0.1《ct4/et4《5.8。110.可选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将第四透镜设置为具有正光焦度,有利于对光线汇聚,有利于边缘光线射入到后方光学系统内。111.可选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将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设置为凸面,以对光线进行汇聚,有利于光线在第四透镜中平缓过渡,减少光线发生大角度偏折。112.可选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将第一透镜设置为凸向物侧的弯月形透镜,有利于对边缘光线进入到光学镜头中。113.可选地,上述光学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波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114.在本技术中的光学镜头可采用多片透镜,例如上述的八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形、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等,可有效增大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降低光学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光学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115.在本技术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象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116.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八片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光学镜头不限于包括八片透镜。如需要,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117.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的具体面型、参数的举例。118.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例子一至例子七中的任何一个例子均适用于本技术的所有实施例。119.例子一120.如图1至图4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一的光学镜头。图1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121.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波片e9和成像面s19。122.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第八透镜的物侧面s15为凹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s16为凹面。滤波片e9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7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123.表1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124.面号面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阿贝数圆锥系数obj球面无穷无穷ꢀꢀꢀsto球面无穷-0.4758ꢀꢀꢀs1非球面4.28251.11151.54456.10.1225s2非球面52.43680.2926ꢀꢀ‑8.7300s3非球面22.92580.61371.54456.1-1.3116s4非球面-20.99710.6094ꢀꢀ‑94.9902s5非球面-7.77070.20001.61525.90.4086s6非球面4.01930.6403ꢀꢀ0.1350s7非球面4.22030.77611.54456.10.0483s8非球面37.44090.1850ꢀꢀ‑88.7829s9非球面-716.50990.45131.54456.10.0000s10非球面-8.37630.2753ꢀꢀ1.0746s11非球面3.27500.65051.67119.2-0.0901s12非球面3.08751.2366ꢀꢀ0.1138s13非球面41.44520.72071.54456.1-82.5448s14非球面-6.10841.1692ꢀꢀ2.7170s15非球面-4.59360.25001.56837.30.8636s16非球面31.13430.2317ꢀꢀ84.9443s17球面无穷0.21001.51764.2 s18球面无穷0.1500ꢀꢀꢀs19球面无穷ꢀꢀꢀꢀ125.表1126.在例子一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的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0127][0128]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例子一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a28、a30。[0129]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8.56e-051.34e-04-1.58e-049.32e-05-3.39e-057.74e-06-1.07e-06s21.39e-03-9.03e-044.73e-057.88e-05-2.38e-052.45e-061.62e-08s33.26e-03-1.74e-03-4.88e-045.76e-04-1.84e-042.76e-05-1.72e-06s41.12e-02-4.51e-036.74e-042.74e-04-1.33e-041.49e-051.94e-06s51.76e-02-1.70e-021.33e-02-6.72e-032.19e-03-4.68e-046.48e-05s6-3.00e-03-9.08e-031.00e-02-5.10e-031.48e-03-2.47e-042.26e-05s7-1.30e-023.76e-03-2.06e-031.02e-03-3.03e-045.83e-05-8.91e-06s8-2.08e-023.96e-036.57e-03-8.01e-034.32e-03-1.28e-032.13e-04s9-1.60e-021.10e-049.95e-03-3.65e-03-5.17e-036.39e-03-3.45e-03s106.82e-03-2.39e-024.24e-02-4.38e-023.18e-02-1.78e-027.68e-03s114.10e-04-1.52e-022.09e-02-1.70e-029.42e-03-3.79e-031.13e-03s12-3.35e-03-9.99e-031.30e-02-1.00e-025.78e-03-2.67e-039.68e-04s134.95e-03-4.89e-03-6.27e-031.40e-02-1.37e-028.53e-03-3.67e-03s142.13e-02-2.48e-022.28e-02-1.76e-021.07e-02-4.97e-031.71e-03s151.45e-01-2.96e-012.92e-01-1.90e-018.79e-02-2.95e-027.26e-03s162.16e-01-3.64e-013.30e-01-2.00e-018.59e-02-2.68e-026.16e-03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8.21e-08-2.64e-090.00e+000.00e+000.00e+000.00e+000.00e+00s2-1.94e-089.50e-100.00e+000.00e+000.00e+000.00e+000.00e+00s3-1.32e-084.25e-090.00e+000.00e+000.00e+000.00e+000.00e+00s4-5.56e-073.36e-080.00e+000.00e+000.00e+000.00e+000.00e+00s5-5.36e-062.02e-070.00e+000.00e+000.00e+000.00e+000.00e+00s6-9.60e-071.00e-080.00e+000.00e+000.00e+000.00e+000.00e+00s71.05e-06-5.89e-080.00e+000.00e+000.00e+000.00e+000.00e+00s8-1.87e-056.70e-070.00e+000.00e+000.00e+000.00e+000.00e+00s91.13e-03-2.42e-043.42e-05-3.06e-061.55e-07-3.29e-090.00e+00s10-2.50e-035.92e-04-9.79e-051.07e-05-6.88e-071.99e-080.00e+00s11-2.48e-043.96e-05-4.46e-063.33e-07-1.48e-082.94e-100.00e+00s12-2.65e-045.22e-05-7.12e-066.33e-07-3.28e-087.52e-100.00e+00s131.12e-03-2.46e-043.85e-05-4.17e-062.98e-07-1.26e-082.40e-10s14-4.35e-048.05e-05-1.07e-059.84e-07-5.97e-082.14e-09-3.41e-11s15-1.31e-031.73e-04-1.64e-051.09e-06-4.77e-081.24e-09-1.45e-11s16-1.05e-031.31e-04-1.20e-057.67e-07-3.29e-088.42e-10-9.76e-12[0130]表2[0131]图2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0132]根据图2至图4可知,例子一所给出的光学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0133]例子二[0134]如图5至图8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二的光学镜头。图5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为了简洁起见,省略了部分例子一部分类似的描述。[0135]如图5所示,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波片e9和成像面s19。[0136]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凹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第八透镜的物侧面s15为凹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s16为凹面。滤波片e9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7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0137]表3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0138][0139][0140]表3[0141]表4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二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0142]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2.69e-046.17e-04-6.02e-042.96e-044.35e-05-1.34e-047.87e-05s21.92e-03-1.02e-031.39e-03-1.09e-035.06e-04-1.29e-041.01e-05s3-7.79e-031.20e-02-1.55e-021.17e-02-4.38e-031.13e-057.72e-04s4-5.24e-031.13e-02-1.70e-021.30e-02-4.08e-03-6.86e-041.12e-03s54.71e-03-9.06e-05-6.99e-034.88e-031.31e-05-1.64e-039.92e-04s61.20e-02-1.02e-025.54e-03-4.15e-033.72e-03-2.40e-031.01e-03s75.76e-04-2.57e-03-5.00e-039.36e-03-7.75e-034.14e-03-1.58e-03s8-3.53e-03-6.11e-038.65e-03-9.40e-037.05e-03-3.61e-031.30e-03s91.09e-02-2.74e-025.81e-02-8.32e-027.76e-02-4.93e-022.19e-02s106.00e-02-1.04e-011.92e-01-2.41e-012.06e-01-1.23e-015.15e-02s113.03e-02-5.12e-028.07e-02-9.39e-027.85e-02-4.66e-021.96e-02s121.64e-02-3.86e-025.64e-02-5.93e-024.35e-02-2.23e-028.10e-03s13-1.62e-021.79e-02-2.40e-03-1.72e-021.56e-02-5.43e-031.60e-04s14-3.59e-022.31e-022.82e-02-6.27e-025.17e-02-2.49e-027.80e-03s15-3.62e-029.64e-02-1.32e-011.25e-01-8.52e-024.23e-02-1.53e-02s164.84e-02-3.71e-021.58e-02-3.97e-034.22e-047.41e-05-3.87e-05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2.51e-054.87e-06-5.77e-073.85e-08-1.11e-090.00e+000.00e+00s24.12e-06-1.48e-062.20e-07-1.63e-084.94e-100.00e+000.00e+00s3-3.79e-049.50e-05-1.37e-051.10e-06-3.73e-080.00e+000.00e+00s4-4.63e-041.04e-04-1.37e-059.98e-07-3.11e-080.00e+000.00e+00s5-3.05e-045.57e-05-6.13e-063.77e-07-1.00e-080.00e+000.00e+00s6-2.98e-046.57e-05-1.15e-051.55e-06-1.50e-078.89e-09-2.36e-10s74.45e-04-9.23e-051.39e-05-1.46e-061.01e-07-4.20e-097.79e-11s8-3.33e-046.20e-05-8.30e-067.83e-07-4.95e-081.88e-09-3.25e-11s9-6.92e-031.56e-03-2.49e-042.74e-05-1.99e-068.51e-08-1.63e-09s10-1.55e-023.36e-03-5.18e-045.54e-05-3.91e-061.64e-07-3.09e-09s11-5.92e-031.28e-03-1.98e-042.13e-05-1.51e-066.42e-08-1.23e-09s12-2.11e-033.98e-04-5.36e-055.04e-06-3.14e-071.16e-08-1.93e-10s135.64e-04-2.34e-044.99e-05-6.48e-065.17e-07-2.34e-084.62e-10s14-1.66e-032.41e-04-2.34e-051.45e-06-4.92e-085.35e-108.98e-12s154.02e-03-7.67e-041.05e-04-9.92e-066.21e-07-2.31e-083.84e-10s167.84e-06-9.76e-078.10e-08-4.51e-091.63e-10-3.43e-123.22e-14[0143]表4[0144]图6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7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0145]根据图6至图8可知,例子二所给出的光学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0146]例子三[0147]如图9至图12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三的光学镜头。图9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为了简洁起见,省略了部分例子一部分类似的描述。[0148]如图9所示,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波片e9和成像面s19。[0149]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第八透镜的物侧面s15为凹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s16为凹面。滤波片e9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7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0150]表5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0151][0152][0153]表5[0154]表6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三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0155]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7.35e-044.10e-04-1.35e-031.91e-03-1.59e-038.53e-04-3.01e-04s21.74e-03-6.34e-038.34e-03-7.96e-035.43e-03-2.52e-037.73e-04s34.72e-03-9.11e-031.28e-02-1.34e-029.87e-03-4.97e-031.67e-03s42.74e-03-8.85e-031.74e-02-2.26e-021.95e-02-1.15e-024.70e-03s5-3.64e-04-5.73e-031.62e-02-2.48e-022.39e-02-1.57e-027.11e-03s66.67e-03-1.87e-035.54e-03-1.11e-021.22e-02-8.68e-034.28e-03s71.23e-031.74e-02-3.01e-023.18e-02-2.50e-021.49e-02-6.56e-03s8-1.77e-022.24e-02-2.46e-021.98e-02-1.19e-025.63e-03-2.19e-03s9-1.55e-024.18e-037.38e-04-3.45e-033.52e-03-2.12e-038.54e-04s101.91e-03-4.66e-038.75e-03-1.19e-021.03e-02-6.10e-032.51e-03s111.13e-024.03e-03-1.05e-021.31e-02-1.20e-027.40e-03-3.08e-03s125.78e-046.75e-03-2.76e-033.48e-04-4.90e-045.18e-04-2.51e-04s13-1.48e-026.04e-031.12e-03-2.93e-031.82e-03-6.73e-041.69e-04s14-4.73e-03-7.30e-039.15e-03-5.62e-032.35e-03-7.19e-041.60e-04s15-1.56e-04-1.01e-019.36e-02-3.56e-02-9.75e-047.72e-03-4.12e-03s165.44e-02-1.46e-011.35e-01-7.55e-022.86e-02-7.71e-031.51e-03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6.93e-05-9.94e-068.06e-07-2.82e-080.00e+000.00e+000.00e+00s2-1.52e-041.84e-05-1.23e-063.46e-080.00e+000.00e+000.00e+00s3-3.65e-045.00e-05-3.88e-061.29e-070.00e+000.00e+000.00e+00s4-1.33e-032.53e-04-3.08e-052.16e-06-6.63e-080.00e+000.00e+00s5-2.24e-034.76e-04-6.47e-055.05e-06-1.72e-070.00e+000.00e+00s6-1.47e-033.44e-04-5.19e-054.50e-06-1.71e-070.00e+000.00e+00s72.07e-03-4.50e-046.28e-05-5.06e-061.78e-070.00e+000.00e+00s86.76e-04-1.53e-042.29e-05-1.98e-067.44e-080.00e+000.00e+00s9-2.39e-044.59e-05-5.78e-064.28e-07-1.41e-080.00e+000.00e+00s10-7.20e-041.40e-04-1.77e-051.30e-06-4.20e-080.00e+000.00e+00s118.70e-04-1.65e-042.01e-05-1.43e-064.50e-080.00e+000.00e+00s127.07e-05-1.25e-051.36e-06-8.48e-082.31e-090.00e+000.00e+00s13-2.92e-053.46e-06-2.68e-071.23e-08-2.52e-100.00e+000.00e+00s14-2.55e-052.82e-06-2.06e-078.94e-09-1.74e-100.00e+000.00e+00s151.24e-03-2.44e-043.29e-05-3.00e-061.78e-07-6.18e-099.58e-11s16-2.16e-042.27e-05-1.72e-069.15e-08-3.25e-096.90e-11-6.63e-13[0156]表6[0157]图10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1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0158]根据图10至图12可知,例子三所给出的光学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0159]例子四[0160]如图13至图16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四的光学镜头。图13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为了简洁起见,省略了部分例子一部分类似的描述。[0161]如图13所示,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波片e9和成像面s19。[0162]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第八透镜的物侧面s15为凹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s16为凹面。滤波片e9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7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0163]表7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0164][0165][0166]表7[0167]表8示出了可用于例子四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0168][0169][0170]表8[0171]图14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5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6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0172]根据图14至图16可知,例子四所给出的光学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0173]例子五[0174]如图17至图20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五的光学镜头。图17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为了简洁起见,省略了部分例子一部分类似的描述。[0175]如图17所示,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波片e9和成像面s19。[0176]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凹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第八透镜的物侧面s15为凹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s16为凸面。滤波片e9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7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0177]表9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0178][0179][0180]表9[0181]表10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五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0182][0183][0184]表10[0185]图18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9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0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0186]根据图18至图20可知,例子五所给出的光学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0187]例子六[0188]如图21至图24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六的光学镜头。图21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为了简洁起见,省略了部分例子一部分类似的描述。[0189]如图21所示,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波片e9和成像面s19。[0190]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第八透镜的物侧面s15为凹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s16为凹面。滤波片e9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7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0191]表11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0192][0193][0194]表11[0195]表12示出了可用于例子六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0196][0197][0198]表12[0199]图22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3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4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0200]根据图22至图24可知,例子六所给出的光学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0201]例子七[0202]如图25至图28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七的光学镜头。图25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为了简洁起见,省略了部分例子一部分类似的描述。[0203]如图25所示,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波片e9和成像面s19。[0204]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第八透镜的物侧面s15为凹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s16为凹面。滤波片e9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7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0205]表13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0206][0207][0208]表13[0209]表14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七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0210][0211][0212]表14[0213]图26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7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8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0214]根据图26至图28可知,例子七所给出的光学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0215]综上,例子一至例子七分别满足表15中所示的关系。[0216]条件式例子一二三四五六七f/(fno*tan(semi-fov))12.269.238.236.977.886.505.89f8/ct8-28.00-23.04-16.42-22.68-17.99-21.40-19.81f34/(ct3+ct4)9.977.0512.988.235.013.9510.36f4567/f0.671.181.380.940.810.890.80r1/(ct1+et1)3.263.074.783.732.632.993.32(f8+f34)/f0.41-3.120.71-3.55-3.28-2.17-4.47r15/et8+sag81/sag82-3.87-1.87-5.26-3.99-1.33-3.77-2.59(r15+r14)/(r14-r15)7.062.566.112.621.81-0.0996.99t12/ct1+t34/t231.312.384.035.950.281.550.59ttl/imgh*fno3.882.953.192.963.602.862.82∑at/ct1+ct1/ct88.418.187.968.967.277.628.40(|sag61|+|sag62|)/ct63.061.232.031.211.910.642.23dt81/dt311.171.161.271.101.381.231.55v8/v6+n6/n83.013.012.243.831.651.653.01ct7/r13+r15/t78-3.91-6.33-7.83-4.40-5.55-12.96-3.55ct4/et44.404.240.222.515.613.124.15[0217]表15[0218]表16给出了例子一至例子七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0219][0220][0221]表16[022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镜头。[0223]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22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02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0226]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0 07:05:43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