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0 12:37:54     914



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背景技术:2.现有的液体过滤漏斗基本上都采用硬质材料制作,使用时将液体倒入漏斗,通过网眼过虑,将大于网眼目数的颗粒留在网内(或网上部),使液体中的颗达到一定的细度。在实际运用中,有部分液体如水性涂料、油漆、豆浆等渣多较难过滤(过滤时间长而需不断搅拌),过滤液体量又较少,以及容易污染装置而不易清洗的,现有的过滤装置不好运用,要花很多时间去过滤同时搅拌易飞溅,四处污染,不搅拌网眼易堵不易流出,不考滤污染有人甚至直接将液体装纱网后直接挤出,当时直接挤出的方式较为不卫生。技术实现要素: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5.(二)技术方案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7.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包括钢圈、过滤壳体以及过滤纱网;8.所述过滤壳体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为两腔室结构,分别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相连通,所述上腔室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下腔室底部设置有出液口;9.所述钢圈套设在所述上腔室的开口处;10.所述过滤纱网设置在所述过滤壳体内,且与所述过滤壳体内壁形状相适配。11.优选的,所述上腔室呈倒置的圆锥形,所述下腔室呈球型。12.优选的,所述过滤壳体由硅胶制成。13.优选的,所述钢圈包括上圈体和下圈体,所述下圈体固定在上腔室的开口处,所述上圈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下圈体上,所述过滤纱网的开口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圈体的内壁。14.优选的,所述上圈体底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下圈体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环相对应的连接槽,所述上圈体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下圈体上。15.(三)有益效果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被过滤液体倒入过滤壳体内,液体的液面高度一般不超过下腔室的高度,用手按住上腔室和下腔室的连接处,往下挤压,实现难过滤液体的快速过滤,不仅高效,而且卫生,适合量少且不易过滤(渣多而细)的液体快速过滤,例如实验室过滤少量涂料,家庭过滤少量豆浆,细碎茶叶泡水过滤等。附图说明17.图1为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18.图2为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内部结构示意图;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0.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21.【附图标记说明】22.1、过滤壳体;23.11、上腔室;12、下腔室;13、出液口;24.2、钢圈;25.21、上圈体;22、下圈体;23、连接环;24、连接槽;25、螺丝;26.3、过滤纱网。具体实施方式27.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28.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包括钢圈2、过滤壳体1以及过滤纱网3;29.过滤壳体1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为两腔室结构,分别为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相连通,上腔室11顶部开设有开口,下腔室12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3;30.钢圈2套设在上腔室11的开口处;31.过滤纱网3设置在过滤壳体1内,且与过滤壳体1内壁形状相适配。32.使用时,将被过滤液体倒入过滤壳体1内,液体的液面高度一般不超过下腔室12的高度,用手按住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的连接处,往下挤压,实现难过滤液体的快速过滤,不仅高效,而且卫生,适合量少且不易过滤(渣多而细)的液体快速过滤,例如实验室过滤少量涂料,家庭过滤少量豆浆,细碎茶叶泡水过滤等。33.本实施例中,上腔室11呈倒置的圆锥形,下腔室12呈球型。34.本实施例中,过滤壳体1由硅胶制成,硅胶制成的过滤壳体1适合挤压。35.参考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钢圈2包括上圈体21和下圈体22,下圈体22固定在上腔室11的开口处,上圈体21可拆卸安装在下圈体22上,过滤纱网3的开口固定安装在上圈体21的内壁,上圈体21底部设置有连接环23,下圈体22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环23相对应的连接槽24,上圈体21通过螺丝25固定在下圈体22上;上圈体21和下圈体22可拆卸连接,使得上圈体21解除固定后可以快速从下圈体22上卸下,同时将过滤纱网3带出清洗。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被过滤液体倒入过滤壳体1内,液体的液面高度一般不超过下腔室12的高度,用手按住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的连接处,往下挤压,实现难过滤液体的快速过滤,不仅高效,而且卫生,适合量少且不易过滤(渣多而细)的液体快速过滤,例如实验室过滤少量涂料,家庭过滤少量豆浆,细碎茶叶泡水过滤等。37.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3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技术特征:1.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圈、过滤壳体以及过滤纱网;所述过滤壳体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为两腔室结构,分别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相连通,所述上腔室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下腔室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钢圈套设在所述上腔室的开口处;所述过滤纱网设置在所述过滤壳体内,且与所述过滤壳体内壁形状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呈倒置的圆锥形,所述下腔室呈球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体由硅胶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圈包括上圈体和下圈体,所述下圈体固定在上腔室的开口处,所述上圈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下圈体上,所述过滤纱网的开口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圈体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圈体底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下圈体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环相对应的连接槽,所述上圈体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下圈体上。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葫芦式挤压过滤器,包括钢圈、过滤壳体以及过滤纱网;过滤壳体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为两腔室结构,分别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相连通,上腔室顶部开设有开口,下腔室底部设置有出液口;钢圈套设在上腔室的开口处;过滤纱网设置在过滤壳体内,且与过滤壳体内壁形状相适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被过滤液体倒入过滤壳体内,液体的液面高度一般不超过下腔室的高度,用手按住上腔室和下腔室的连接处,往下挤压,实现难过滤液体的快速过滤,不仅高效,而且卫生,适合量少且不易过滤(渣多而细)的液体快速过滤,例如实验室过滤少量涂料,家庭过滤少量豆浆,细碎茶叶泡水过滤等。茶叶泡水过滤等。茶叶泡水过滤等。技术研发人员:林发容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锡安香柏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3.07技术公布日:2023/7/19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