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可折叠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0 15:10:10     838



发电;变电;配电装置的制造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储能装置。背景技术:2.太阳能具有清洁和可再生等优点,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还可以减轻化石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但是,太阳能发电装置严重受限于太阳光的强度,尤其是在夜间,太阳能发电装置无法进行发电,因此,人们设计出了带有储能设备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储能设备可以在发电高峰期存储电能,可以提高太阳能发电装置全天候供电能力。3.例如公开号为cn216872159u提出的一种折叠式储能装置,包括两组蓄电池,所述每组蓄电池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每个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均安装有伸缩杆,每组蓄电池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每个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均与伸缩杆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每组蓄电池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槽孔。4.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转动轴与伸缩杆配合第二转动轴和转动架,能够使电池进行折叠,通过第一转动轴的转动与伸缩杆配合同时配合装转动架转动,能够使电池与电池之间进行稳定纸叠,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同时利用转动架,可使电池与电池之间进行角度调节,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5.但是申请人发现,在折叠时,由于蓄电池重量较重,导致转动不便,同时在折叠完成后,整个装置由于重量的原因,导致不便于移动,进而不便于使用者携带,同时移动不便导致在展开时整个装置只能在固定位置被太阳光照射,而太阳是移动的,不便于移动无疑降低了太阳光的照射效率。技术实现要素: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储能装置。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储能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内固定套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圈对称设置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有可折叠的托载件;8.所述托载件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托载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呈u型的框体,储能电池设置在所述框体内。9.优选地,所述移动件包括滑动套接在所述固定柱外圈的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优选地,所述托载件包括铰接在其中一侧所述活动套管上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从而形成h型的托载板,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铰接有调节件,所述框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托载板的背面。11.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顶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套接有转盘,所述螺纹杆的外圈螺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块铰接。12.优选地,所述框体和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框体和所述连接杆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杆。13.优选地,所述固定套管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磁环,所述活动套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磁环磁极相反的第一磁环。14.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5.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进行折叠,减小占地空间,同时整个装置便于移动,在折叠态时,便于使用者携带,在展开态时,便于使用者将装置移动到阳光下,使得太阳能板能够更好的接收太阳光的照射,同时可以对太阳能板的角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接收太阳光的照射效率。附图说明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17.图1为可折叠储能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18.图2为局部结构示意图。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20.图中:1、压板;101、连接块;2、转盘;3、螺纹杆;4、太阳能板;5、固定柱;6、活动套管;601、第一磁环;7、框体;8、连接杆;9、移动杆;10、固定套管;1001、第二磁环;11、万向轮;12、横杆;13、固定杆;14、底板。具体实施方式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2.实施例:参考图1-3所示的一种可折叠储能装置,包括底板14,底板14的两端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管10,固定套管10内固定套接有固定柱5,固定柱5的外圈对称设置有移动件,通过移动件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移动件上设置有可折叠的托载件,折叠之后减小占地空间,在移动件的作用下,便于使用者携带。23.如图1所示,托载件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板4,托载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呈u型的框体7,储能电池设置在框体7内,可根据实际需求放置储能电池,数量1-4个。24.在本实施例中,储能电池与太阳能板4电性连接,利用太阳能板4进行吸收太阳能,为储能电池进行充电。25.如图1和图3所示,移动件包括滑动套接在固定柱5外圈的活动套管6,活动套管6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1。26.在处于折叠状态时,在万向轮11的作用下,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进而便于使用者进行携带。27.在展开状态时,在万向轮11的作用下,便于整个装置移动到阳光下,使得太阳能板4能够更好的接收太阳光的照射。28.在展开状态时,活动套管6脱离固定柱5,在万向轮11的配合下,便于托载件展开。29.如图2所示,托载件包括铰接在其中一侧活动套管6上的连接杆8,两个连接杆8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12,从而形成h型的托载板,使得托载板的稳定性提高,连接杆8的自由端铰接有调节件,通过调节件可以固定太阳能板4的角度,从而更好的接收太阳光的照射,框体7固定连接在托载板的背面。30.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板14顶部的螺纹杆3,螺纹杆3的顶部固定套接有转盘2,螺纹杆3的外圈螺纹设置有压板1,压板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1,连接杆8的自由端与连接块101铰接。31.在需要展开时,可首先使得活动套管6脱离固定柱5,这样可使得万向轮11行走的更加自然,反转转盘2,使得螺纹杆3反转,进而使得压板1向下运动,带动连接块101向下运动,进而在万向轮11的配合下,使得两个托载板之间的角度逐渐改变,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太阳能板4的角度,从而更好的接收太阳光的照射。32.如图1和图2所示,框体7和连接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框体7和连接杆8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杆9,在将储能电池放入框体7内时,滑动移动杆9,使得框体7入口暴露,之后将储能电池插入框体7内,一侧与固定杆13抵接,之后松开移动杆9,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到储能电池中部位置,对储能电池进行限位。33.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套管1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磁环1001,活动套管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与第二磁环1001磁极相反的第一磁环601。34.在处于折叠态时,为了避免活动套管6脱离固定柱5,通过第一磁环601和第二磁环1001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将活动套管6固定在固定柱5上,此举更加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