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储藏,运输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背景技术:2.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设备进舱前,需要在船舱内,设备安装位置的正上方开设临时吊物口,吊物口的大小以设备最大尺寸为参考,以便于设备能够垂直吊装,上下吊放于安装位置上,直接就位。但开设临时吊物口需要拆除吊物口附近的管路、电缆、需要割开船体结构。待设备进舱就位后,需要再次把船体板、管路、电缆等部件复位,额外增加了工作量,设备进舱效率差,严重影响生产计划节点。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以解决现有设备进舱时需要开设吊物口,拆除附近相关管路设施等,导致设备进舱工作量大、效率差的问题。4.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5.一种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6.步骤s1、将第一龙门钩钩吊于主吊梁的中间位置,将第二龙门钩钩吊于主吊梁一端的配重端;7.步骤s2、在配重端上吊装配重压铁;8.步骤s3、在位于主吊梁另一端的吊装端吊挂待进舱设备;9.步骤s4、下放第一龙门钩和第二龙门钩,令主吊梁低于船舶分段的上船体结构;10.步骤s5、第一龙门钩和第二龙门钩配合横移主吊梁,令吊装端从船舶分段的开口侧进入船舱,并将待进舱设备吊放于船舱内的设备座架上;11.步骤s6、第一龙门钩和第二龙门钩配合将主吊梁移出船舱,吊装作业结束。12.可选地,在步骤s1中,主吊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部吊码,主吊梁的配重端设置有端部吊码,第一龙门钩与中部吊码钩挂连接,第二龙门钩与端部吊码钩挂连接。13.可选地,在步骤s2中,配重压铁通过吊索与配重端吊装连接。14.可选地,在步骤s3中,待进舱设备通过吊索与吊装端吊装连接。15.可选地,配重压铁的重量范围为50t~100t。16.可选地,待进舱设备上设置有吊装部;吊索一端与吊装端连接,另一端与吊装部连接。17.可选地,吊装部包括吊耳,多个吊耳均布于待进舱设备的相对两侧。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9.本发明的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无需在船舶分段上开设吊物口,利用第一龙门钩、第二龙门钩、主吊梁以及配重压铁,使待进舱设备能从船舶分段的开口侧吊装进入船舱,设备进舱用时短,不用额外拆除其余船体结构,如附近管路、电缆等部件,无需开设吊物口,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20.图1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的作业过程示意图一;21.图2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的作业过程示意图二;22.图3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的作业过程示意图三;23.图4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的作业过程示意图四;24.图5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的作业过程示意图五;25.图6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的作业过程示意图六。26.图中:27.1、第一龙门钩;2、主吊梁;21、配重端;22、吊装端;3、配重压铁;4、待进舱设备;5、船舶分段;51、上船体结构;6、设备座架;7、第二龙门钩;8、中部吊码;9、端部吊码。具体实施方式28.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31.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3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3.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34.步骤s1、将第一龙门钩1钩吊于主吊梁2的中间位置,将第二龙门钩7钩吊于主吊梁2一端的配重端21。在此步骤中,如图1所示,第一龙门钩1、第二龙门钩7和主吊梁2为领域内常用装置,主吊梁2的一端作为配重端21,另一端作为吊装待进舱设备4的吊装端22。可选地,主吊梁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部吊码8,主吊梁2的配重端21设置有端部吊码9,第一龙门钩1与中部吊码8钩挂连接,第二龙门钩7与端部吊码9钩挂连接。第一龙门钩1和第二龙门钩7与主吊梁2吊装完毕后进入步骤s2。35.步骤s2、在配重端21上吊装配重压铁3。可选地,配重压铁3的重量范围为50t~100t,本实施例中优选为60t,配重压铁3的重量应大于或等于待进舱设备4的重量,当配重压铁3重量大于待进舱设备4的重量时,可提升第二龙门钩7的拉力,以确保主吊梁2吊装待进舱设备4后仍能达到受力平衡状态。可选地,配重压铁3通过吊索与配重端21吊装连接,配重压铁3吊装完毕后,进入步骤s3。36.步骤s3、在位于主吊梁2另一端的吊装端22吊挂待进舱设备4,本实施例中,待进舱设备4通过吊索与吊装端22吊装连接固定。待进舱设备4上设置有吊装部,吊索的一端与吊装端22连接,另一端与吊装部连接。具体地,吊装部包括吊耳,多个吊耳均布于待进舱设备4的相对两侧,吊索与吊耳吊装连接。37.步骤s4、如图2所示,同时下放第一龙门钩1和第二龙门钩7,令主吊梁2低于船舶分段5的上船体结构51,防止后续主吊梁2水平横移吊放待进舱设备4时产生碰撞干涉。下放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围,不要与船体周边结构发生碰撞。38.步骤s5、在此步骤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龙门钩1和第二龙门钩7配合横移主吊梁2,令吊装端22从船舶分段5的开口侧吊装着待进舱设备4缓慢进入船舱,并将待进舱设备4吊放于船舱内的设备座架6上,慢慢松钩,使待进舱设备4完全坐在座架上,并解除待进舱设备4与吊装端22间的吊装绳索。39.步骤s6、第一龙门钩1和第二龙门钩7配合将主吊梁2移出船舱,随后上提主吊梁2出船舱,吊装作业结束。40.本发明的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无需在船舶分段5上开设吊物口,利用第一龙门钩1、第二龙门钩7、主吊梁2以及配重压铁3,使待进舱设备4能从船舶分段5的开口侧吊装进入船舱,设备进舱用时短,不用额外拆除其余船体结构,如附近管路、电缆等部件,无需开设吊物口,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41.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设备进舱的吊装方法与流程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6 10:59:11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