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6 11:03:54     212



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背景技术:2.调配工艺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各种相关的食品原料,即主料、配料、调料等有规律的调和组配。3.在番茄汁饮品加工生产调配线中,需称取适量的白砂糖、柠檬酸及稳定剂加入少量热蒸馏水中溶解,然后与番茄汁混合均匀,并用蒸馏水定容到适当浓度,在现有技术中,热蒸馏水通常放在混合罐中,由于各项原料的添加,该过程会有一定的时间停顿,会导致蒸馏水温度降低,致使白沙糖等原料无法充分溶解,从而影响成品番茄汁饮品的饮用口感,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重新设计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6.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壁通过安装槽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外壁通过转动槽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旋转板外壁固定安装有与转动轴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旋转板上端面通过放置槽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旋转板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移动框,两个所述移动框内均转动安装有双头螺杆,两根所述双头螺杆外壁均通过转动机构与转动轴连接,两根所述双头螺杆外壁均通过限位机构螺纹套设有两个移动套,每个所述移动套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框,每个所述第一衔接框内均通过衔接机构连接有第二衔接框,同侧两个所述第二衔接框外壁共同连接有衔接板,两块所述衔接板外壁均开设有两个连接槽,每个所述连接槽内部均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有连接块,同侧两个所述连接块外壁共同连接有夹板。7.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与双头螺杆外壁的锥齿轮,两根所述锥齿轮垂直啮合。8.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互固定安装在移动框内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动贯穿移动套。9.优选地,所述衔接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在第一衔接框内部的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端部与第二衔接框内部转动连接。10.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安装在连接槽内部的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槽内壁以及连接块外壁弹性连接。11.优选地,两块所述夹板内壁均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橡胶材质。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3.1、通过设置第一电机、旋转板与加热器等组件,第一电机可带动旋转板转动,由此可带动旋转板上放置的混合罐转动,从而加快其内部原料的混合效率,并对内部原料形成旋涡,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内部原料倾洒出来,且在加热器的加持下,可保持混合罐内部的蒸馏水的热度,可使白砂糖等原料充分溶解。14.2、通过设置转动机构、衔接机构与夹板等组件,第二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通过锥齿轮带动双头螺杆转动,由此可通过衔接杆带动夹板伸缩,从而对不同大小的混合罐进行夹持,并通过与弹簧的配合可防止对混合罐夹持时用力过度造成损伤。附图说明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6.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17.图3为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18.图4为图3中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19.图中:1底座、2安装槽、3第一电机、4旋转板、5转动槽、6转动轴、7锥齿轮、8第二电机、9加热器、10移动框、11双头螺杆、12限位杆、13移动套、14第一衔接框、15衔接杆、16第二衔接框、17衔接板、18弹簧、19连接块、20夹板、21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21.参照图1-4,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外壁通过安装槽2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输出轴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板4,旋转板4外壁通过转动槽5转动安装有转动轴6,旋转板4外壁固定安装有与转动轴6连接的第二电机8,旋转板4上端面通过放置槽安装有加热器9,旋转板4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移动框10,两个移动框10内均转动安装有双头螺杆11,两根双头螺杆11外壁均通过转动机构与转动轴6连接,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转动轴6与双头螺杆11外壁的锥齿轮7,两根锥齿轮7垂直啮合。22.两根双头螺杆11外壁均通过限位机构螺纹套设有两个移动套13,限位机构包括互固定安装在移动框10内部的限位杆12,限位杆12滑动贯穿移动套13,限位杆12可对移动套13起到限位作用,使其只能沿着双头螺杆11外壁轴向移动。23.每个移动套13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框14,每个第一衔接框14内均通过衔接机构连接有第二衔接框16,衔接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在第一衔接框14内部的衔接杆15,衔接杆15端部与第二衔接框16内部转动连接。24.同侧两个第二衔接框16外壁共同连接有衔接板17,两块衔接板17外壁均开设有两个连接槽,每个连接槽内部均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有连接块19,弹性机构包括安装在连接槽内部的弹簧18,弹簧18两端分别与连接槽内壁以及连接块19外壁弹性连接。25.同侧两个连接块19外壁共同连接有夹板20,两块夹板20内壁均安装有防滑垫21,防滑垫21为橡胶材质。2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底座1放在调配线的运输装置上,在将混合罐放在旋转板4上,使混合罐外底壁与加热器9接触,由此实现加热,随后启动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带动转动轴6转动,转动轴6通过垂直啮合的两个锥齿轮7带动双头螺杆11转动,双头螺杆11与限位杆12配合使移动套13在其外壁轴向移动,当两个移动套13相互靠近时,衔接杆15带动衔接板17向移动框10靠近,当两个移动套13相互远离时,衔接杆15带动两块衔接板17相互靠近,由此可针对不同大小的混合罐进行调整,并通过弹簧18与连接块19的配合可对夹持力度进行缓冲,同时防滑垫21可对混合罐外壁起到防滑作用;27.当往混合罐内部添加各种原料时,第一电机3带动旋转板4转动,从而提高各种原料混合的效率。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1.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壁通过安装槽(2)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输出轴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板(4),所述旋转板(4)外壁通过转动槽(5)转动安装有转动轴(6),所述旋转板(4)外壁固定安装有与转动轴(6)连接的第二电机(8),所述旋转板(4)上端面通过放置槽安装有加热器(9),所述旋转板(4)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移动框(10),两个所述移动框(10)内均转动安装有双头螺杆(11),两根所述双头螺杆(11)外壁均通过转动机构与转动轴(6)连接,两根所述双头螺杆(11)外壁均通过限位机构螺纹套设有两个移动套(13),每个所述移动套(13)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框(14),每个所述第一衔接框(14)内均通过衔接机构连接有第二衔接框(16),同侧两个所述第二衔接框(16)外壁共同连接有衔接板(17),两块所述衔接板(17)外壁均开设有两个连接槽,每个所述连接槽内部均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有连接块(19),同侧两个所述连接块(19)外壁共同连接有夹板(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转动轴(6)与双头螺杆(11)外壁的锥齿轮(7),两根所述锥齿轮(7)垂直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互固定安装在移动框(10)内部的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滑动贯穿移动套(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衔接框(14)内部的衔接杆(15),所述衔接杆(15)端部与第二衔接框(16)内部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安装在连接槽内部的弹簧(18),所述弹簧(18)两端分别与连接槽内壁以及连接块(19)外壁弹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夹板(20)内壁均安装有防滑垫(21),所述防滑垫(21)为橡胶材质。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配线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壁通过安装槽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外壁通过转动槽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旋转板外壁固定安装有与转动轴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旋转板上端面通过放置槽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旋转板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移动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电机、旋转板与加热器等组件,第一电机可带动旋转板转动,由此可带动旋转板上放置的混合罐转动,从而加快其内部原料的混合效率,并对内部原料形成旋涡,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内部原料倾洒出来,且在加热器的加持下,可保持混合罐内部的蒸馏水的热度,可使白砂糖等原料充分溶解。可使白砂糖等原料充分溶解。可使白砂糖等原料充分溶解。技术研发人员:王思威 王福全 常育齐 张国齐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红宝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3.10技术公布日:2023/7/20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