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对抗原位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6 11:13:14     994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电子对抗原位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对抗原位检测设备。背景技术:2.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电子对抗已经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对抗装备越来越复杂,当装备出现作战性能下降或发生故障时,要求及时排除故障,恢复装备正常性能,因此需要使用到电子对抗系统原位检测设备,为装备指标测试和换件维修提供综合保障手段。3.为适应保障设备外场复杂气候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充分考虑外场架设和众多测试项目的展开,从物理组成上划分,电子对抗系统原位检测设备主要由检测设备主机(含辐射检测仪)、远控终端、辅助设备(包括天线组件、支架、充电器和电缆)等组成,检测设备主机内部设置多个检测模块,通常是在检测主机内设置插拔板,每个模块设计为可插拔式结构形式,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接口通过插拔板内部线路或者电缆连接。4.检测设备主机内模块之间紧密连接,模块之间间隙较小,散热性能较差,且由于受插拔版固定作用以及线缆牵拉作用,无法调整模块之间的位置,导致模块散热效果不均。技术实现要素: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对抗原位检测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设备主机内模块之间紧密连接、模块之间间隙较小、散热性能较差、且由于受插拔版固定作用以及线缆牵拉作用、无法调整模块之间的位置导致模块散热效果不均的问题。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对抗原位检测设备,具备:检测设备主机,其内安装有检测处理模块、电源模块;模块安装架,设置在所述检测设备主机内,所述模块安装架上活动安装有插拔轨道架,所述模块安装架内安装有第一线缆,所述检测处理模块安装在所述插拔轨道架上,所述电源模块安装在所述模块安装架上远离所述插拔轨道架的一侧,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线缆与所述模块安装架内部连接,所述模块安装架、所述插拔轨道架上均设置有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线缆;活动收纳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接口之间,所述第二线缆穿过所述活动收纳组件,延伸至所述活动收纳组件外的所述第二线缆处于紧绷状态,所述活动收纳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模块安装架上,所述活动收纳组件根据所述插拔轨道架的运动位移带动部分所述第二线缆移出所述活动收纳组件以及带动部分所述第二线缆拉入所述活动收纳组件内;每间隔一个所述插拔轨道架上设置有推缩结构,所述推缩结构端部与相邻所述插拔轨道架抵接,且所述推缩结构推动所述插拔轨道架滑动,以调整相邻所述插拔轨道架之间的间距。7.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安装架内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插拔轨道架上安装有滑条,所述滑条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检测处理模块包括主控制器、中频信号处理模块、上下变频模块、毫米波射频模块、辐射检测仪、视频分析模块。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收纳组件包括活动筒、设置在所述活动筒内的活动轴柱、设置在所述活动轴柱上的螺纹线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筒内的螺纹线条;所述活动筒和所述活动轴柱同轴设置,所述活动筒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螺纹线条与所述螺纹线槽配合,且所述螺纹线条的侧边与所述螺纹线槽的内侧壁抵接,所述螺纹线条与所述螺纹线槽之间形成有螺纹收纳槽,所述第二线缆分布设置在所述螺纹收纳槽内。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筒侧边还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活动筒侧壁连接,所述连接筒、所述活动筒同轴设置,所述连接筒内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线缆穿过的穿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螺纹底柱,所述螺纹底柱上螺纹连接有齿轮筒,所述齿轮筒套设在所述螺纹底柱外,所述齿轮筒端部与所述活动轴柱连接。10.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筒和所述连接筒外设置有驱动舱,所述驱动舱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柱,所述连接筒的侧壁开设有穿槽,所述齿轮柱侧边穿过所述穿槽,且所述齿轮柱侧边与所述齿轮筒啮合。1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筒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滑块侧边设置有齿条,所述模块安装架内设置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连接腔内设置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上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连接齿轮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齿条与所述连接齿轮啮合。12.进一步地,所述插拔轨道架由滑动轨道壁和安装侧壁组成,所述安装侧壁垂直安装在所述滑动轨道壁的侧边,所述滑动轨道壁滑动设置在所述模块安装架上;所述安装侧壁内侧边设置有滑轨,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中频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上下变频模块、所述毫米波射频模块、所述辐射检测仪、所述视频分析模块底部和顶部均安装有活动条,所述活动条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13.进一步地,所述推缩结构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壁上的驱动筒、设置在所述驱动筒内的螺纹筒、设置在所述螺纹筒两端部内的螺纹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螺纹杆端部的抵接柱;所述螺纹筒外壁设置有环形齿条,所述驱动筒内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环形齿条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齿轮连接在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14.进一步地,所述抵接柱上设置有长槽,所述驱动筒开口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栓,所述限位栓端部设置在所述长槽内,且所述限位栓与所述长槽契合。15.进一步地,在所述滑动轨道壁上且在所述连接接口侧边设置有插拔接口,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中频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上下变频模块、所述毫米波射频模块、所述辐射检测仪、所述视频分析模块上均安装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对应插接在所述插拔接口上。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检测设备主机内设置模块安装架,模块安装架上活动安装插拔轨道架,主控制器、中频信号处理模块、上下变频模块、毫米波射频模块、辐射检测仪、视频分析模块安装在插拔轨道架上,其中,每间隔一个插拔轨道架上设置有推缩结构,推缩结构推动插拔轨道架滑动,以调整相邻插拔轨道架之间的间距,调整相邻检测处理模块之间的散热间隙,提高了散热性能,另外,活动收纳组件根据插拔轨道架的运动位移带动部分第二线缆移出,使得插拔轨道架的移位能够不受第二线缆的牵拉作用实现散热间隙的调节。附图说明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对抗原位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活动收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活动筒和活动轴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活动轴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活动收纳组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筒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主机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推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对抗原位检测设备的结构框图。19.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检测设备主机;2-模块安装架;3-活动收纳组件;4-检测处理模块;5-电源模块;6-插拔轨道架;7-第一线缆;8-推缩结构;9-连接接口;10-第二线缆;11-第一滑槽;12-滑条;13-插拔接口;14-插接头;31-活动筒;32-活动轴柱;33-螺纹线槽;34-螺纹线条;35-螺纹收纳槽;36-连接筒;37-连接板;38-底板;39-穿孔;310-螺纹底柱;311-齿轮筒;312-驱动舱;313-第一驱动电机;314-齿轮柱;315-穿槽;316-滑块;317-齿条;318-连接腔;319-连接齿轮;320-第二驱动电机;61-滑动轨道壁;62-安装侧壁;63-滑轨;64-活动条;81-驱动筒;82-螺纹筒;83-螺纹杆;84-抵接柱;85-环形齿条;86-驱动齿轮;87-第三驱动电机;88-长槽;89-限位栓。具体实施方式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21.如图1和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对抗原位检测设备,具备检测设备主机1、模块安装架2和活动收纳组件3。22.检测设备主机1,其内安装有检测处理模块4、电源模块5。23.模块安装架2设置在检测设备主机1内,模块安装架2上活动安装有插拔轨道架6,模块安装架2内安装有第一线缆7,检测处理模块4安装在插拔轨道架6上,电源模块5安装在模块安装架2上远离插拔轨道架6的一侧,电源模块5通过第一线缆7与模块安装架2内部连接,模块安装架2、插拔轨道架6上均设置有连接接口9,连接接口9之间设置有第二线缆10。24.活动收纳组件3,设置在连接接口9之间,第二线缆10穿过活动收纳组件3,延伸至活动收纳组件3外的第二线缆10处于紧绷状态,活动收纳组件3活动安装在模块安装架2上,活动收纳组件3根据插拔轨道架6的运动位移带动部分第二线缆10移出活动收纳组件3以及带动部分第二线缆10拉入活动收纳组件3内。25.每间隔一个插拔轨道架6上设置有推缩结构8,推缩结构8端部与相邻插拔轨道架6抵接,且推缩结构8推动插拔轨道架6滑动,以调整相邻插拔轨道架6之间的间距。26.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设备主机1内设置模块安装架2,模块安装架2上活动安装插拔轨道架6,主控制器、中频信号处理模块、上下变频模块、毫米波射频模块、辐射检测仪、视频分析模块安装在插拔轨道架6上,其中,每间隔一个插拔轨道架6上设置有推缩结构8,推缩结构8推动插拔轨道架6滑动,以调整相邻插拔轨道架6之间的间距,调整相邻检测处理模块4之间的散热间隙,提高了散热性能,另外,活动收纳组件3根据插拔轨道架6的运动位移带动部分第二线缆10移出,使得插拔轨道架6的移位能够不受第二线缆10的牵拉作用实现散热间隙的调节。27.本发明中,如图9所示,检测处理模块4包括主控制器、中频信号处理模块、上下变频模块、毫米波射频模块、辐射检测仪、视频分析模块。28.除上述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子对抗原位检测设备还包括辅助设备、远控终端、显示及控制模块等,其中,辅助设备包括天线、三脚架和全站仪,天线与三脚架之间、三脚架与全站仪之间为机械结构连接,本发明中,模块安装架2相当于一个集成线路的结构,通过线路实现各检测处理模块、主控制器及其他模块的连接,电源模块5通过第一线缆7为上述模块供电,另外,检测处理模块4之间的射频信号通过第二线缆10连接传输,也通过第二线缆10与模块安装架2内部连接。29.上述实施例中,主控制器实现对检测处理模块4的控制,中频信号处理模块用于雷达目标回波中频信号模拟和复杂雷达信号中频信号模拟,上下变频模块用于接收的雷达信号下变频处理、模拟的雷达目标回波信号上变频处理以及模拟的复杂雷达信号上变频处理,毫米波射频模块用于18ghz~40hz雷达信号上变频处理,辐射检测仪进行射频信号解析,视频分析模块进行视频信号解析。30.为了使得插拔轨道架6按照一定路线活动,在模块安装架2内设置有第一滑槽11,插拔轨道架6上安装有滑条12,滑条1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1内。31.推动插拔轨道架6时,滑条12在第一滑槽11内滑动。32.本发明中活动收纳组件3根据插拔轨道架6的运动位移带动部分第二线缆10移出活动收纳组件3以及带动部分第二线缆10拉入活动收纳组件3内,本发明的活动收纳组件3采取以下优选实施例,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活动收纳组件3包括活动筒31、设置在活动筒31内的活动轴柱32、设置在活动轴柱32上的螺纹线槽33以及设置在活动筒31内的螺纹线条34;活动筒31和活动轴柱32同轴设置,活动筒31活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1内,螺纹线条34与螺纹线槽33配合,且螺纹线条34的侧边与螺纹线槽33的内侧壁抵接,螺纹线条34与螺纹线槽33之间形成有螺纹收纳槽35,第二线缆10分布设置在螺纹收纳槽35内。33.第二线缆10收纳在螺纹收纳槽35内,受到螺纹线条34的抵接,使得第二线缆10按照螺纹走向分布在活动轴柱32周侧,且第二线缆10不会因为两侧的拉动外移,第二线缆10始终处于拉直状态。34.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螺纹线条34将相邻股的第二线缆10分隔开也是使得相邻股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使得第二线缆10的散热效果较好。35.本发明通过调节活动轴柱32在活动筒31内的位置来控制第二线缆10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活动轴柱32初始状态下是完全置于活动筒31内的,当活动轴柱32螺纹外移,第二线缆10和螺纹线条34之间也形成了螺纹槽,活动轴柱32上对应的螺纹线槽33在螺纹槽之间逐渐螺旋外移,带动第二线缆10右端内移,第二线缆10左端外移,假设活动轴柱32的移动距离为x,则第二线缆10内移的距离为x,第二线缆10左端外移的距离也为x,但是部分外移至外部的活动轴柱32上的第二线缆10不再受到螺纹线条34的限位,位于左端且处于外部的第二线缆10能够在拉力作用下逐渐脱离活动轴柱32上的螺纹线槽33并趋于拉直状态,此时位于左侧第二线缆10的长度变长,因此,处于检测处理模块4之间的第二线缆10所占据的水平长度变长,能够根据检测处理模块4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调整。36.为了使得带动活动轴柱32能够螺旋外移,本发明还做以下设计,如图2和图6所示,活动筒31侧边还设置有连接筒36,连接筒36通过连接板37与活动筒31侧壁连接,连接筒36、活动筒31同轴设置,连接筒36内设置有底板38,底板38上设置有供第二线缆10穿过的穿孔39,底板38上设置有螺纹底柱310,螺纹底柱310上螺纹连接有齿轮筒311,齿轮筒311套设在螺纹底柱310外,齿轮筒311端部与活动轴柱32连接。37.如图2和图5所示,活动筒31和连接筒36外设置有驱动舱312,驱动舱312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13,第一驱动电机313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柱314,连接筒36的侧壁开设有穿槽315,齿轮柱314侧边穿过穿槽315,且齿轮柱314侧边与齿轮筒311啮合。38.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313驱动,带动齿轮柱314转动,在齿轮柱314的转动作用下,带动齿轮筒311转动,由于齿轮筒311是螺纹连接在螺纹底柱310上的,所以齿轮筒311是呈螺旋状态逐渐外移,带动活动轴柱32也成螺旋状态外移。39.在活动轴柱32外移过程中会拉动位于右端的第二线缆10,为了使得第二线缆10拉力均衡,本发明还做以下设计,如图5所示,活动筒31上设置有滑块316,滑块316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1内,滑块316侧边设置有齿条317,模块安装架2内设置有连接腔318,连接腔318与第一滑槽11连通;连接腔318内设置有连接齿轮319,连接齿轮319上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320,连接齿轮319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320的输出端,齿条317与连接齿轮319啮合。40.第二驱动电机320驱动带动连接齿轮319转动,在连接齿轮319的转动作用下带动齿条317沿着第一滑槽11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块316在第一滑槽11内滑动,带动活动筒31朝向被拉动的第二线缆10一侧,也就是说,当右侧的第二线缆10逐渐被拉动,左侧的第二线缆10变长逐渐宽松,活动筒31向右移动,使得左侧的第二线缆10逐渐拉至拉直状态,右侧的第二线缆10的过紧绷状态得到缓解。41.本发明中,为了使得检测处理模块4按照一定轨迹插接在插拔轨道架6上,本发明做以下设计,如图7所示,插拔轨道架6由滑动轨道壁61和安装侧壁62组成,安装侧壁62垂直安装在滑动轨道壁61的侧边,滑动轨道壁61滑动设置在模块安装架2上;安装侧壁62内侧边设置有滑轨63,主控制器、中频信号处理模块、上下变频模块、毫米波射频模块、辐射检测仪、视频分析模块底部和顶部均安装有活动条64,活动条64滑动设置在滑轨63内,在滑动轨道壁61上且在连接接口9侧边设置有插拔接口13,主控制器、中频信号处理模块、上下变频模块、毫米波射频模块、辐射检测仪、视频分析模块上均安装有插接头14,插接头14对应插接在插拔接口13上。42.沿着滑轨63开口部位插入活动条64,之后推入相应的检测处理模块4,使得活动条64活动在滑轨63内,直至插接头14插接在插拔接口13上。43.本发明中推缩结构8端部与相邻插拔轨道架6抵接,且推缩结构8推动插拔轨道架6滑动,以调整相邻插拔轨道架6之间的间距,本发明中的推缩结构8采取以下优选实施例,如图8所示,推缩结构8包括贯穿设置在滑动轨道壁61上的驱动筒81、设置在驱动筒81内的螺纹筒82、设置在螺纹筒82两端部内的螺纹杆83以及设置在螺纹杆83端部的抵接柱84,螺纹筒82外壁设置有环形齿条85,驱动筒81内设置有驱动齿轮86,驱动齿轮86与环形齿条85啮合,驱动齿轮86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87,驱动齿轮86连接在第三驱动电机87的输出端。44.第三驱动电机87带动驱动齿轮86转动,从而带动环形齿条85转动,环形齿条85带动螺纹筒82转动,需要带动对应的螺纹杆83、抵接柱84平移,从而实现抵接柱84端部位置的调整、相邻插拔轨道架6的位置调整。45.为此,本发明还做以下设计,抵接柱84上设置有长槽88,驱动筒81开口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栓89,限位栓89端部设置在长槽88内,且限位栓89与长槽88契合。46.在限位栓89的限位作用下,螺纹筒82转动,带动螺纹杆83逐渐外移,带动抵接柱84逐渐外移,从而带动相邻的插拔轨道架6的位置外移。4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要实施过程为:沿着滑轨63开口部位插入活动条64,之后推入相应的检测处理模块4,使得活动条64活动在滑轨63内,直至插接头14插接在插拔接口13上,实现检测处理模块4的安装;第三驱动电机87带动驱动齿轮86转动,从而带动环形齿条85转动,环形齿条85带动螺纹筒82转动,在限位栓89的限位作用下,螺纹筒82转动,带动螺纹杆83逐渐外移,带动抵接柱84逐渐外移,从而带动相邻的插拔轨道架6的位置外移,相邻检测处理模块4的间隙逐渐变大;与此同时,第一驱动电机313驱动,带动齿轮柱314转动,在齿轮柱314的转动作用下,带动齿轮筒311转动,齿轮筒311呈螺旋状态逐渐外移,带动活动轴柱32成螺旋状态外移,带动第二线缆10右端内移,第二线缆10左端外移,部分外移至外部的活动轴柱32上的第二线缆10不再受到螺纹线条34的限位;当右侧的第二线缆10逐渐被拉动,左侧的第二线缆10变长逐渐宽松,第二驱动电机320驱动带动连接齿轮319转动,在连接齿轮319的转动作用下带动齿条317沿着第一滑槽11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块316在第一滑槽11内滑动,带动活动筒31向右移动,位于左端且处于外部的第二线缆10受拉力作用逐渐脱离活动轴柱32上的螺纹线槽33并趋于拉直状态;位于左侧第二线缆10的长度变长,因此,处于检测处理模块4之间的第二线缆10所占据的水平长度变长,在检测处理模块4之间距离变长的情况下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使得检测处理模块4能够自由调整且不受第二线缆10的牵制。48.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