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丝闪蒸汽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背景技术:2.制丝生产线中,对制丝冷凝水的回收目前是利用闪蒸技术处理,具体的,如图1所示,制丝冷凝水通过减压阀进入闪蒸罐,实现气液分离,蒸汽部分进入除氧器中,凝液部分进入回收罐中,回收罐再通过水泵将冷凝水导入催化氧化罐和除铁罐,最后输出至锅炉给水管路使用。3.在回收罐中,由于冷凝水仍存在一部分温度,仍会有蒸汽产生,故而在回收罐顶端安装排空阀,用于向外界排放产生的少量蒸汽,排放量符合排放标准。4.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闪蒸罐和回收罐之间通过大直径管道直接连通,当闪蒸罐和回收罐所构建的系统为闭式系统,蒸汽在某些情况下会混入回收罐中,并从回收罐顶端的排空阀排入大气,一方面造成热量损失,另一方面造成环保问题。5.另外,混入蒸汽量大时,还会在水泵的抽吸作用下进入催化氧化罐,在输送过程中形成汽蚀现象,将水泵的叶片击穿,影响水泵抽水效率,进而影响整个冷凝水回收的效率。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闪蒸罐向回收罐导入蒸汽引起热量损失和设备损伤问题的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包括闪蒸罐、回收罐、蒸汽除氧器、水泵、催化氧化罐、除铁罐以及中继罐;9.所述闪蒸罐的蒸汽管路连通所述蒸汽除氧器,所述蒸汽除氧器设置排气口;10.所述闪蒸罐的凝液管路连通所述中继罐进口,所述中继罐的出口连通所述回收罐进口,所述回收罐的出口通过水泵依次连通所述催化氧化罐和所述除铁罐,所述除铁罐设置排水接口;11.所述中继罐内设置有固定阀板和活动阀板,所述固定阀板固定于所述中继罐的中部区域并将所述中继罐分隔为上下两个空间,所述固定阀板上设置连通上下空间的第一过孔;12.所述中继罐的进口位于上部空间、出口位于下部空间,所述活动阀板位于上部空间,并与中继罐内壁滑动或间隙配合;所述活动阀板的密度小于凝液密度,所述活动阀板上设置竖向贯通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在竖向投影上错位设置。13.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所述闪蒸罐的凝液管路上还设有回收阀,所述闪蒸罐和所述中继罐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管道压力传感器,所述管道压力传感器与回收阀关联控制,以便在超出设定压力时关闭回收阀。14.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所述回收阀与所述水泵关联启闭。15.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所述活动阀板的材质为泡沫板。16.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所述固定阀板的材质为塑料板。17.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所述固定阀板上的第一过孔和活动阀板上的第二过孔稀疏分布。18.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所述中继罐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活动阀板设置竖向的导向轨道,所述活动阀板沿着所述导向轨道上下滑动。19.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所述固定阀板上对应所述活动阀板设置竖向的导向杆,所述活动阀板沿着所述导向杆上下滑动。20.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所述中继罐为带有盖体的密封罐。21.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所述中继罐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中继罐外或夹层中设置有保温层。22.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23.1.增加一个中继罐,中继罐内设置固定阀板和活动阀板,活动阀板随凝液漂浮,当凝液液位高于固定阀板时,活动阀板漂浮起来,不阻挡凝液经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实现凝液回收;当凝液不足导致蒸汽进入,凝液液位下降至固定阀板以下时,活动阀板失去浮力,在重力作用下压在固定阀板上,由于两者过孔错位,将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构造的通道封闭,蒸汽无法通过,进而避免了蒸汽进入后续的回收罐,避免了蒸汽浪费和气蚀问题的发生。24.2.当蒸汽进入中继罐并聚集,导致压力升高时,连接于闪蒸罐和中继罐之间的管道压力也随之增加,管道压力传感器数值变化超过阈值,随机联动控制回收阀关闭,水泵也同步关闭,整个回收系统暂停工作。25.3.留存在中继罐中的蒸汽在暂停过程中逐渐冷却形成凝液,或在闪蒸罐重启后从管道回到闪蒸罐中,与凝液发生置换,都可以实现蒸汽的后续处理,不影响中继罐的正常使用。2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27.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传统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的原理图。2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改造的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的原理图。3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中继罐的内部结构原理图。31.附图标记说明:32.1、闪蒸罐;2、回收罐;3、蒸汽除氧器;4、水泵;5、催化氧化罐;6、除铁罐;7、中继罐;8、回收阀;9、管道压力传感器;33.11、固定阀板;12、活动阀板;13、第一过孔;14、第二过孔。具体实施方式34.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35.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36.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37.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3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39.根据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包括闪蒸罐1、回收罐2、蒸汽除氧器3、水泵4、催化氧化罐5、除铁罐6以及中继罐7。40.所述闪蒸罐1的蒸汽管路连通所述蒸汽除氧器3,所述蒸汽除氧器3设置排气口,可连接至后续用汽设备。41.所述闪蒸罐1的凝液管路连通所述中继罐7进口,所述中继罐7的出口连通所述回收罐2进口,所述回收罐2的出口通过水泵4依次连通所述催化氧化罐5和所述除铁罐6,所述除铁罐6设置排水接口。42.所述中继罐7整体为不锈钢材质,内部设置有固定阀板11和活动阀板12,所述固定阀板11为塑料材质,固定于所述中继罐7的中部区域并将所述中继罐7分隔为上下两个空间,所述固定阀板11上设置连通上下空间的第一过孔13。43.所述中继罐7的进口位于上部空间、出口位于下部空间,所述活动阀板12为轻质阀板,本实施例采用泡沫阀板,位于上部空间,并与中继罐7内壁滑动或间隙配合;所述活动阀板12的密度小于凝液密度,因此可漂浮在凝液表面,所述活动阀板12上设置竖向贯通的第二过孔14,所述第一过孔13和第二过孔14在竖向投影上错位设置。44.进一步地,所述闪蒸罐1的凝液管路上还设有回收阀8,所述闪蒸罐1和所述中继罐7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管道压力传感器9,所述管道压力传感器9与回收阀8关联控制,以便在超出设定压力时关闭回收阀8。同时,所述回收阀8与水泵4关联启闭,当回收阀8关闭后,水泵4也暂停运行,整个回收系统暂停,等待恢复正常。4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阀板11上的第一过孔13和活动阀板12上的第二过孔14稀疏分布,降低精度要求,避免过密情况下,活动阀板12水平错位小角度导致过孔部分重合,在稀疏分布的情况下,活动阀板12即便水平移位一定距离,仍能保证第一过孔13和第二过孔14不会重合。46.进一步地,所述中继罐7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活动阀板12设置竖向的导向轨道,所述活动阀板12沿着所述导向轨道上下滑动,防止活动阀板12倾斜被卡。4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阀板11上对应所述活动阀板12设置竖向的导向杆,所述活动阀板12沿着所述导向杆上下滑动,同样可以起到防止活动阀板12倾斜被卡的目的。48.进一步地,所述中继罐7为带有盖体的密封罐,方便对内部进行清洗和维护。49.进一步地,所述中继罐7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中继罐7外或夹层中设置有保温层,保证热量不会轻易从中继罐7流失。50.工作原理:51.中继罐7中的活动阀板12在凝液作用下漂浮,当凝液液位较高时,能够超过固定阀,活动阀板12和固定阀板11之间分离,第一过孔13和第二过孔14之间形成通道,凝液从通道流出,如图2所示,为中继罐7的导通模式。52.当凝液减少,蒸汽增多,蒸汽进入凝液管道并流入中继罐7时,随着蒸汽增加,凝液减少,液位下降,当下降至固定阀板11以下时,活动阀板12因失去浮力落在固定阀板11上方,两者接触后,第一过孔13和第二过孔14因错位而被封闭,导通路径关闭,如图3所示,为中继罐7的关闭模式,蒸汽只能在上部空间积聚,无法进入下方空间,并进入回收罐2中,进而避免了蒸汽热量的流失和气蚀现象的发生。53.与此同时,由于管道压力随着蒸汽聚集而增大,控制回收阀8关闭,暂停凝液管道的连通。54.蒸汽增多的情况并非常态,仅仅是特殊情况,因而等一段时间后,当凝液再次恢复,或通过工作人员主动打开回收阀8,或等待积聚的蒸汽自然冷凝降压促使回收阀8打开,回收阀8打开后,凝液进入中继罐7积存,置换出同体积的蒸汽回到闪蒸器中,继续正常运转。55.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制丝闪蒸冷凝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6 11:15:58
572
关键词:
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