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视觉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6 11:16:51     839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5g基站用信号传输绝缘体的外观检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视觉检测仪。背景技术:2.在尺寸较小的5g基站用信号传输绝缘体外观检测方面,目前,通常是由人工检测,主要检测绝缘体上表面的毛刺和瑕疵,其耗费人力较大,工作效率较低,且误检率较高。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由人工检测绝缘体上表面的毛刺和瑕疵,导致耗费人力较大,工作效率较低,且误检率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觉检测仪,采用摄像头对产品(即绝缘体)上表面外观进行抓拍,并将获得的图像和预设要求进行对比,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将合格和不合格的产品(即绝缘体)分别处理到不同的通道(ok产品下料口与ng产品下料口)下料,其自动化工作,降低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误检率低。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5.一种视觉检测仪,包括产品上料机构、产品分拣定位机构、产品图像采集机构、上位机以及下料机构,产品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上料导轨,上料导轨上设有用于传输产品的上料槽,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于上料槽的入料端,用于将振动盘内的产品导入上料槽内;产品分拣定位机构包括圆盘分割器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圆盘分割器旋转,圆盘分割器与上料槽的出料端对应,用于将从上料槽内导出的产品进行分拣定位;产品图像采集机构包括相机,相机位于圆盘分割器的正上方,用于将定位于圆盘分割器上的产品上表面进行抓拍;上位机内预设有产品的上表面标准图像数据值,上位机与相机连接,相机抓拍产品的图像实时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用于将抓拍的产品图像数据与标准图像数据值进行对比;下料机构包括ok产品下料口与ng产品下料口。6.根据上述方案,所述上料导轨通过导轨支架支撑,上料导轨上设有可使产品从入料端导至出料端的导料装置。7.根据上述方案,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固定,圆盘分割器通过分割器支架安装于电机安装板上,圆盘分割器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圆盘分割器上设有用于将产品进行正向导向的槽位,槽位位于相机的正下方,便于相机对产品上表面进行抓拍。8.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相机通过调节组件可调节位置地安装于圆盘分割器的正上方,调节组件包括底座、第一调整块、支撑架、第二调整块以及相机支架,第一调整块可调节前后位置地安装于底座上,支撑架竖直安装于第一调整块上,第二调整块可调节上下位置地安装于支撑架上,相机通过相机支架固定于第二调整块上。9.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相机对应设置有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支架与光源,光源通过光源支架固定于相机支架上。10.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光源支架为环形结构,光源支架位于相机的外侧,光源支架上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多个光源。11.根据上述方案,所述ok产品下料口与ng产品下料口呈90度夹角设置于圆盘分割器侧边,下料机构还包括电磁阀、高压气泵与气嘴,高压气泵与气嘴连接,电磁阀控制高压气泵启闭,用于将ok产品吹送入ok产品下料口下料,以及用于将ng产品吹送入ng产品下料口下料。12.本发明有益效果:13.本发明采用摄像头对产品(即绝缘体)上表面外观进行抓拍,并将获得的图像和预设要求进行对比,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将合格和不合格的产品(即绝缘体)分别处理到不同的通道(ok产品下料口与ng产品下料口)下料,其自动化工作,降低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误检率低。附图说明14.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立面图;15.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俯视图;16.图3是图2右视图。17.图中:1、底座;2、第一调整块;3、支撑架;4、第二调整块;5、相机支架;6、光源支架;7、相机;8、光源;9、上料导轨;10、导轨支架;11、伺服电机;12、电机安装板;13、圆盘分割器;14、分割器支架;15、上料槽;16、ok产品下料口;17、ng产品下料口;20、产品。具体实施方式1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视觉检测仪,包括:20.产品上料机构,产品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上料导轨9,上料导轨9上设有用于传输产品20的上料槽15,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于上料槽15的入料端,用于将振动盘内的产品20导入上料槽15内,工作时,将产品20置于振动盘内,通过振动将产品20导入至上料槽15内,实际应用中,上料槽15的形状与产品20正向匹配,防止产品20反向导入,便于后序相机7可以抓拍产品20的上表面。21.产品分拣定位机构,产品分拣定位机构包括圆盘分割器13和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驱动圆盘分割器13旋转,圆盘分割器13与上料槽15的出料端对应,用于将从上料槽15内导出的产品20进行分拣定位;工作时,产品20落于圆盘分割器13上,伺服电机11驱动圆盘分割器13旋转,将产品20进行分拣定位至相机7的正下方,便于后序相机7可以抓拍产品20的上表面。22.产品图像采集机构,产品图像采集机构包括相机7,相机7位于圆盘分割器13的正上方,用于将定位于圆盘分割器13上的产品20上表面进行抓拍;工作时,当产品20位于相机7的正下方时,相机7可以抓拍产品20的上表面,实际应用中,伺服电机11驱动圆盘分割器13旋转时,每转一个工位会停顿1秒,便于相机7可以抓拍产品20的上表面。23.上位机,上位机内预设有产品20的上表面标准图像数据值,上位机与相机7连接,相机7抓拍产品20的图像实时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用于将抓拍的产品20图像数据与标准图像数据值进行对比;工作时,通过对比抓拍的产品20图像数据与标准图像数据值,如果数据值在允许范围以内,则为ok产品,反之,则为ng产品。实际应用中,主要对比产品20的外观和尺寸数据,即检测产品20(绝缘体)上表面的毛刺和瑕疵。24.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ok产品下料口16与ng产品下料口17。ok产品下料口16用于将ok产品进行下料,ng产品下料口17用于将ng产品进行下料,防止ok产品与ng产品混合。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导轨9通过导轨支架10支撑,上料导轨9上设有可使产品20从入料端导至出料端的导料装置。实际应用中,导料装置可采用平振结构,以振动方式将产品20从入料端导至出料端,也可以采用传送带方式,考虑成本,也可以将上料导轨9设置成倾斜,同样可以将产品20从入料端导至出料端,上述导料装置均可以实现本发明之目的。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伺服电机11通过电机安装板12固定,圆盘分割器13通过分割器支架14安装于电机安装板12上,圆盘分割器13连接于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圆盘分割器13上设有用于将产品20进行正向导向的槽位,槽位位于相机7的正下方,便于相机7对产品20上表面进行抓拍。通过在圆盘分割器13上设有槽位,便于圆盘分割器13旋转时,可使产品20导向槽位,实际应用中,伺服电机11驱动圆盘分割器13旋转的力不会使产品20被甩出。当然,也可以在圆盘分割器13上设置防止产品20甩出的装置,如护栏或挡料板,当产品20检测完成下料时,再打开。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机7通过调节组件可调节位置地安装于圆盘分割器13的正上方,调节组件包括底座1、第一调整块2、支撑架3、第二调整块4以及相机支架5,第一调整块2可调节前后位置地安装于底座1上,支撑架3竖直安装于第一调整块2上,第二调整块4可调节上下位置地安装于支撑架3上,相机7通过相机支架5固定于第二调整块4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调节相机7的前后上下位置,工作前可预先调节好相机7的位置位于槽位的正上方。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机7对应设置有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支架6与光源8,光源8通过光源支架6固定于相机支架5上,光源支架6为环形结构,光源支架6位于相机7的外侧,光源支架6上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多个光源8。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补光效果更佳,拍摄效果更清晰。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ok产品下料口16与ng产品下料口17呈90度夹角设置于圆盘分割器13侧边,下料机构还包括电磁阀、高压气泵与气嘴,高压气泵与气嘴连接,电磁阀控制高压气泵启闭,用于将ok产品吹送入ok产品下料口16下料,以及用于将ng产品吹送入ng产品下料口17下料。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当ok产品与ok产品下料口16对应时,电磁阀控制高压气泵打开,将ok产品20吹入ok产品下料口16下料,当ng产品与ng产品下料口17对应时,电磁阀控制高压气泵打开,将ng产品20吹入ng产品下料口17下料。30.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