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暖季型草坪杂草防控剂及其应用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6 11:21:27     296



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暖季型草坪杂草防控剂及其应用。背景技术:2.我国南方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暖季型马尼拉、大叶油、假俭草、野牛草或夏威夷草坪草,及冷季型台湾草、百慕达等禾本科草坪的生长。目前,广场、运动场、旅游休闲度假村、庭园以及高尔夫球场大多采用此类草坪。草坪中的杂草可分为三类: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禾本科杂草,种类繁多,发生量大,如大量发生的稗草、千金子、雀稗、香附子、酢浆草、空心莲子草、腋花蓼、裸柱菊和雷公根等杂草,很容易造成草害,影响到了草坪质量、园林景观的使用性能。3.目前,草坪专业除草剂较少且效果较差。现有暖季型草坪除草剂有氟草胺、烯草酮、氟乐灵等,虽然这些除草剂应用广泛,但是防治效果较差。比如氟乐灵仅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效,而对阔叶杂草效果很差。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障除草效果,需要多次用药,施药成本高。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暖季型草坪杂草防控剂,能够有效低抑制其杂草的生长,减少草坪的修剪次数,降低农药使用率。5.所述暖季型草坪杂草防控剂包含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其中,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的质量含量分别为8%~85%和15%~92%。6.优选地,茚嗪氟草胺的质量含量比例为30%~75%,三氟啶磺隆的质量含量比例为25%~70%。7.更优的,茚嗪氟草胺的质量含量比例为43%~75%,三氟啶磺隆的质量含量比例为25%~57%。8.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暖季型草坪杂草防控剂的应用。9.具体地,所述暖季型草坪杂草防控剂的应用,于苗前或苗后施用,茚嗪氟草胺+三氟啶磺隆的有效用药量为5~45+8.25~57.75克/公顷。10.优选地,茚嗪氟草胺+三氟啶磺隆的有效用药量为25-45+8.25~57.75克/公顷;更优选地,茚嗪氟草胺+三氟啶磺隆的有效用药量为25+33克/公顷、25+57.75克/公顷、45+8.25~57.75克/公顷。11.本发明中,苗后施用,则至少在杂草六叶期前施用,此时对阔叶类有显著的效果,对禾本科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2.在本发明中优选地,苗后施用,则至少在杂草四叶期前施用。13.本发明的应用场所为暖季型草坪。1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15.1.本发明提供的暖季型草坪杂草防控剂主要由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组成,扩大了杀草谱。16.茚嗪氟草胺(indaziflam)又名三嗪茚草胺,灭生性芽前、芽后除草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并作用于分生细胞生长来有效防除杂草,能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17.三氟啶磺隆(trifloxysulfuron),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对苣荬菜(苦苣菜)、藜(灰菜)、小藜、灰绿藜、马齿苋、反枝苋、凹头苋、绿穗苋、刺儿菜、刺苞果、豚草、鬼针草、大龙爪、水花生、野油菜、田旋花、打碗花、苍耳、醴肠(旱莲草)、田菁、胜红蓟、羽芒菊、臂形草、大戟、醡浆草(酸咪咪)等阔叶杂草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香附子(三棱草)有特效;对马唐、旱稗、牛筋草、狗尾草、假高粱等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差。18.而经发明人验证,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复配后可以防治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积雪草、鼠麴草等,扩大了能够提高杀草谱。19.2.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复配显著提高了防治杂草的效果。20.经过田间试验,单剂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在第15天的时候对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等防效不高其防效在51.02%~63.46%,而三氟啶磺隆和茚嗪氟草胺混配后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杂草的效果,其防效在80.52%~87.76%。21.3.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复配使用,除草持续效果可达60天之久,减少用药次数,降低施药成本,同时也减少草坪的修剪次数。22.4.单用茚嗪氟草胺,推荐有效成分用量为50~150克/公顷;单用三氟啶磺隆推荐有效成分用量为33~49.5毫升/公顷;而本发明提供的暖季型草坪杂草防控剂,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复配后,茚嗪氟草胺有效成分用量低于50克/公顷,而三氟啶磺隆最低有效成分用量可达8.25克/公顷,减少了单一除草剂的使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还具备增效的除草效果。23.5.分别单用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通常在苗前施用具备较好的除草效果,而在苗后施用,除草效果较差。而本发明提供的暖季型草坪杂草防控剂可苗前施用,也可以在苗后施用,苗后施用可在杂草六叶期前施用,均具有较好的除草效果,拓宽了除草剂的使用期。具体实施方式24.以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阐述。25.一、实验设计[0026][0027][0028]实验条件及方法:[0029]将靶标草种播种到育苗盆里进行培养,2-3叶期然后移栽到(直径为9cm)塑料盆中,每盆播移栽4株大小均匀一致的苗,采用盆钵底部供水,放到温室生长24小时备用;不同药剂采用3wp-2000型行走式喷雾塔进行处理芽前喷雾,分别于施药后21天进行杂草株防效调查和鲜重调查。[0030]单剂茚嗪氟草胺有效成分含量浓度设置为5、25、45ml/hm2共3个处理,单剂三氟啶磺隆有效成分含量浓度设置为8.25、33、57.75ml/hm2共3个处理,茚嗪氟草胺/三氟啶磺隆的混剂有效成分含量浓度设置为5+8.25、5+33、5+57.75、25+8.25、25+33、25+57.75、45+8.25、45+33、45+57.75ml/hm2共9个处理,另外设置一组做对照,每个处理4个重复。[0031]试验靶标情况:[0032]阔叶杂草: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采集于广州市增城区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经纬度为13°63′95″n、23°24′40″n,发芽率达80%以上。以三叶鬼针草代表阔叶类杂草。[0033]禾本科: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采集于广州市增城区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经纬度为113°63′12″n、23°24′70″e,发芽率达80%以上。以牛筋草代表禾本科杂草。[0034]施药方法[0035]1.时期和方法[0036]芽前三叶期-四叶期,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0037]2.施药器械(即ed50制剂用量为1251.87ml/亩)。单剂三氟啶磺隆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2.9647+1.2009x,ed50有效成分用量为49.523(即ed50制剂用量为30.1ml/亩)。[0064]表2混剂茚嗪氟草胺加三氟啶磺隆对牛筋草毒力测定[0065][0066]表2为混配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对牛筋草的毒力测定结果,茚嗪氟草胺/三氟啶磺隆的混剂有效成分含量浓度设置为5+8.25、5+33、5+57.75(低剂量)、25+8.25、25+33、25+57.75(中剂量)、45+8.25、45+33、45+57.75ml/hm2(高剂量)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其低剂量的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配毒力回归方程为y=3.9337+0.7944x,ed50有效成分含量为29.9931ml/hm2(即ed50制剂用量为2.4ml/亩),中剂量的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配毒力回归方程为y=0.1916+3.1725x,ed50有效成分含量为32.7847ml/hm2(即ed50制剂用量为3.5ml/亩),高剂量的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配毒力回归方程为y=-0.7776+3.5909x,ed50有效成分含量为29.9931ml/hm2(即ed50制剂用量为4.44ml/亩。[0067]表3:21天各处理对鬼针草的防效[0068][0069]表3为21天各处理对阔叶类(白花鬼针草)的鲜重防效,其中处理2~4为茚嗪氟草胺的单剂,浓度分别设置为5ml/hm2、25ml/hm2、45ml/hm2,对白花鬼针草的鲜重防效为70.74%~83.30%。处理4~6为三氟啶磺隆的单剂,浓度分别设置为8.25ml/hm2、33ml/hm2、57.75ml/hm2,对白花鬼针草的鲜重防效为85.84%~90.98%。处理8~10为低浓度的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浓度分别设置为5+8.25(ml/hm2)、5+33(ml/hm2)、5+57.75(ml/hm2),对白花鬼针草的鲜重防效为90.45%~93.45%。处理11~13为中浓度的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浓度分别设置为25+8.25(ml/hm2)、25+33(ml/hm2)、25+57.75(ml/hm2),对白花鬼针草的鲜重防效为90.38%~92.52%,处理14~16为高浓度的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浓度分别设置为45+8.25(ml/hm2)、45+33(ml/hm2)、45+57.75(ml/hm2),对白花鬼针草的鲜重防效为87.44%~94.12%。[0070]表4:21天各处理对牛筋草的防效[0071][0072]表4为21天对禾本科(牛筋草)的鲜重防效,其中处理2~4为茚嗪氟草胺的单剂,浓度分别设置为5ml/hm2、25ml/hm2、45ml/hm2,对牛筋草的鲜重防效为32.53%~40.60%。处理5~7为三氟啶磺隆的单剂,浓度分别设置为8.25ml/hm2、33ml/hm2、57.75ml/hm2,对牛筋草的鲜重防效为17.83%~54.46%。处理8~10为低浓度的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浓度分别设置为5+8.25(ml/hm2)、5+33(ml/hm2)、5+57.75(ml/hm2),对牛筋草的鲜重防效为45.54%~68.92。处理11~13为中浓度的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浓度分别设置为25+8.25(ml/hm2)、25+33(ml/hm2)、25+57.75(ml/hm2),对牛筋草的鲜重防效为50.24%~89.52%,处理14~16为高浓度的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浓度分别设置为45+8.25(ml/hm2)、45+33(ml/hm2)、45+57.75(ml/hm2),对牛筋草的鲜重防效为72.41%~95.42%。各药剂处理有明显的差异。[0073]表5:21天混剂对牛筋草防效的联合作用[0074][0075][0076]通过表5可知本次实验茚嗪氟草胺与三氟啶磺隆进行混配要与单一的效果要好,茚嗪氟草胺与三氟啶磺隆进行混配在8~11处理表现为加成作用,随着茚嗪氟草胺含量的提高会表现为增效作用如12~16处理。该除草剂混配25+8.25、25+33、25+57.75、45+8.25、45+33、45+57.75ml/亩,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禾本科杂草的防效。[0077]结论[0078]1.通过室内试验茚嗪氟草胺与三氟啶磺隆混配后有显著的增效效果,茚嗪氟草胺+三氟啶磺隆在有效成分用量为5+8.25~25+8.25(ml/hm2)之间有着加成作用,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5+33~45+57.75(ml/hm2)之间为增效作用。[0079]2.单剂茚嗪氟草胺、单剂三氟啶磺隆以及茚嗪氟草胺与三氟啶磺隆的混剂对白花鬼针草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而单剂茚嗪氟草胺、单剂三氟啶磺隆对牛筋草防治效果较差,茚嗪氟草胺与三氟啶磺隆混配后有显著增效作用混配后在有效成分用量为45+57.75(毫升/公顷)对牛筋草的防治效果可达95.42%。[0080]二、茚嗪氟草胺、三氟啶磺隆杀草谱案例[0081]1实验设计[0082]表6:[0083][0084][0085]2实验地点以及实验面积[0086]实验地点:佛山市高明区云勇森林,东经112°33′26″、北纬22°46′50″。小区面积:小区面积20m2,各小区间留出1m的保护行间隔。每个处理重复3次,各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施药时间2022年2月25日,湿度:52%,温度:16度,气压:1026pa,降雨量:0mm,风力风向:东北风2级。采用市下喷雾器喷施,使药剂均匀的分布到整个小区。[0087]3实验对象及靶标情况[0088]实验草坪:大叶油草。[0089]草坪主要杂草为: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水蜈蚣(kyllinga polyphylla kunth)、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l.)dc.)、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v.)其它杂草包括积雪草(viola philippica cav.)、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鼠麴草(gnaphaliumoffined.don)、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斑种草(bothriospermum chinense bge)、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荩草(arthraxon hispidus(trin.)makino)等。[0090]4杂草调查[0091]采用绝对数调查法,在茎叶处理施药时进行一次基数调查,喷药后每周观察一次,记录杂草数量,第15、30、60天调查结果。在每小区随机取3点,每点0.25m2。最后一次除调查主要杂草的残存株数外,还应调查残存杂草的地上部分鲜重,计算除草效果。[0092]5结果分析[0093]表7各处理药剂对草坪总草的防效[0094][0095]各处理药剂对草坪总草的防效(续表7)[0096][0097]从试验结果看单剂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4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7天、15天、30天、60天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48.98%、59.83%、71.74%、71.65%,而30天、60天对总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70.44%、70.08%。单剂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90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2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7天、15天、30天、60天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51.02%、65.55%、75.73%、77.95%,而30天、60天对总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74.73%、70.08%。三氟啶磺隆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7天、15天、30天、60天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55.59%、70.92%、82.03%、81.36%,而30天、60天对总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2.79%、80.14%。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在45+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67+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7天、15天、30天、60天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61.02%、83.19%、86.48%、90.03%,而对30天、60天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8.23%、89.11%。从这些实验结果来看混配后效果更稳定,效果更好,药效期可以维持在60天以上。[0098]表8是7天各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株防效hd1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4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7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48.94%、46.92%、48.00%、52.83%、50.68%;而对总草的防效为48.98%。hd2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90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2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7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50.00%、50.00%、50.00%、54.72%、54.79%;而对总草的防效为51.02%。sr为三氟啶磺隆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7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55.99%、52.31%、56.00%、58.49%、57.53%;而对总草的防效为55.59%。hs为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在45+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7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株防效分别为60.56%、58.46%、64.00%、62.36%、64.38%;而对总草的防效为61.02%。[0099]表8第7天各药剂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株防效[0100][0101]表9第15天各药剂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株防效[0102][0103]表9是15天各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株防效hd1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4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15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67.27%、55.77%、53.25%、51.02%、52.22%;而对总草的防效为59.83%。hd2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90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2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15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74.91%、60.58%、55.84%、57.14%、55.56%;而对总草的防效为65.55%。sr为三氟啶磺隆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15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82.18%、63.46%、57.14%、63.27%、61.11%;而对总草的防效为70.92%。hs为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在45+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15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84.36%、81.73%、80.52%、87.76%、81.11%;而对总草的防效为83.19%。从15天可以看出混配之后对杂草的总体的防效可以达到83.19%,且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等具有很好的防效其防效可达到80.52%以上。[0104]表10第30天各药剂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株防效[0105][0106]表10是30天各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株防效hd1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4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3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79.21%、57.50%、65.71%、57.45%、57.65%、而对总草的株防效为71.43%。hd2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90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2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3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82.67%、62.50%、77.14%、63.83%、61.18%;而对总草的株防效为75.73%。sr为三氟啶磺隆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3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85.40%、76.25%、71.43%、76.60%、78.82%;而对总草的株防效为82.03%。hs为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在45+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3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88.86%、83.75%、80.00%、85.11%、81.18%、86.48%。从表4看单剂茚嗪氟草胺对水蜈蚣、黄鹌菜等防效较差,而混配之后能够显著提高防治各种杂草的效果。[0107]表11是30天各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鲜重防效hd1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4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3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2.97%、61.27%、75.08%、64.79%、56.51%;而对总草的鲜重防效为68.94%。hd2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90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3.33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3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6.80%、65.04%、87.61%、61.38%、65.36%;而对总草的鲜重防效为74.73%。sr为三氟啶磺隆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3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8.37%、82.91%、82.86%、76.39%、77.72%、82.79%。hs为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在45+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3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1.83%、89.27%、90.24%、88.01%、82.19%;而对总草的鲜重防效为88.23%。从表5可以看出单剂茚嗪氟草胺对紫花地丁和水蜈蚣的防效较差,而茚嗪氟草胺与三氟啶磺隆混配之后可以提高对水蜈蚣和紫花地丁的防治效果。[0108]表11第30天各药剂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鲜重防效[0109][0110]表12第60天各药剂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株防效[0111][0112]表12是60天各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株防效hd1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4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6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株防效分别为79.41%、58.06%、59.38%、65.22%、63.92%;而对总草的株防效为71.65%。hd2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90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2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6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86.03%、66.13%、64.06%、66.67%、69.07%、77.95%。sr为三氟啶磺隆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6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株防效分别为89.22%、74.19%、70.31%、71.01%、72.16%;而对总草的株防效为81.36%。hs为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在45+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6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93.87%、89.52%、84.38%、82.61%、84.54%;而对总草的防效为90.03%。[0113]表13第60天各药剂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鲜重防效[0114][0115]表13是60天各处理对草坪不同杂草的鲜重防效hd1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4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6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0.28%、66.24%、60.78%、65.40%、66.71%;而对总草的鲜重防效为70.08%。hd2为茚嗪氟草胺在有效成分用量为90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2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6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6.71%、72.54%、72.95%、68.98%、70.99%;而对总草的鲜重防效为76.32%。sr为三氟啶磺隆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6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株防效分别为91.57%、78.70%、72.99%、73.99%、73.10%;而对总草的鲜重防效为80.14%。hs为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的混剂在45+22.5毫升/公顷(即制剂用量为6+13.64毫升/亩)的处理下在第60天对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以及其它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4.15%、92.18%、84.99%、82.75%、84.91%;而对总草的鲜重防效为89.11%。[0116]上述试验结果显示,[0117](1)经过田间试验单剂茚嗪氟草胺和三氟啶磺隆在第15天的时候对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等防效不高其防效在51.02%~63.46%,而三氟啶磺隆和茚嗪氟草胺混配后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杂草的效果,其防效在80.52%~87.76%。[0118](2)在30天和60天的时候单剂的效果没有混配的效果好,且混配效果稳定,持效期可达60天。[0119](3)混配后可以防治酢浆草、水蜈蚣、黄鹌菜、紫花地丁、积雪草、鼠麴草等扩大了杀草谱并提高了防治效果,可防治大部分阔叶类和禾本科杂草。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