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6 11:24:01     264



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涉及一种对施工现场进行降尘的装置,属于降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对对施工现场进行降尘过程中能够解决水资源较大浪费的降尘装置。背景技术:2.随着建筑施工的不断加快,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施工现场大量的扬尘和粉尘对周边的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居民的健康,施工用降尘装置应运而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降尘装置是一种通过使用高压喷雾技术将水雾喷洒在施工现场,从而减少扬尘和粉尘量。由于其需要源源不断的进行水雾喷洒操作,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因大量用水导致积水,影响施工现场正常使用,给人工带来了一定的不便。3.公开号cn116139622a公开一种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包括降尘装置底座板和喷头承载座。该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来对升降平台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实现对喷头承载座和降尘喷头进行高度调节,并且喷头承载座上的螺纹连接管与降尘喷头之间设有滤网避免降尘喷头堵塞。但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水泵将水箱主体内的水送至降尘喷头处进行水雾喷洒,且需要长时间进行操作,导致水资源较大程度上的浪费。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设置的气泵将灰尘气体抽吸进入到装置内部,减少喷洒水进行降尘导致的水资源浪费的降尘装置。5.本发明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壳、空气吸入组件和灰尘静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吸入组件置于主体结构壳上,所述灰尘静置组件置于主体结构壳内,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组件位于灰尘静置组件的上方,优选的,所述主体结构壳一端边缘呈弧形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壳另一端呈矩形结构,优选的,所述主体结构壳的另一端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呈矩形结构,所述支撑柱与主体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边缘呈弧形结构,所述支撑柱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关于主体结构壳另一端中心等距排列,优选的,所述主体结构壳内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一面与主体结构壳的内上壁贴合连接,所述空气吸入组件由空气吸入头、空气吸入管、空气过滤管、气泵、气体传输管、管道转接器和气体输入管组成,空气吸入管置于主体结构壳上,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管的一端与主体结构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吸入管的一端位于主体结构壳的一端的三分之一处,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管呈圆柱形结构,空气吸入头置于空气吸入管的另一端上,且和空气吸入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头的直径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空气吸入头的另一端呈开口状结构,空气过滤管置于主体结构箱内,且和空气吸入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空气过滤管的一端伸入三分之一与空气吸入管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空气过滤管的外径和空气吸入管的内径相等,气泵置于空气过滤管的另一端上,气体传输管置于气泵上,优选的,所述气体传输管的一端与气泵固定连接,所述气体传输管的外径和空气过滤管的内径相等,管道转接器置于气体传输管的另一端,且和气体传输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管道转接器的外侧呈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管道转接器与气体传输管一体成型,气体输入管置于管道转接器上,优选的,所述气体输入管与管道转接器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气体输入管、管道转接器与气体传输管三者形成l形结构,所述灰尘静置组件由淤泥静置管、静置水箱、转板、出气口和滤气管组成,静置水箱置于主体结构壳内,优选的,所述静置水箱呈矩形结构,所述静置水箱的一端与主体结构壳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静置水箱的一面与气体输入管相接,优选的,所述静置水箱的底壁关于一侧呈斜向下朝向,滤气管置于静置水箱的一面上,且和气体输入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滤气管与气体输入管一体成型,淤泥静置管置于静置水箱的一端上,且和静置水箱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静置水箱的一端开有卡合槽,所述淤泥静置管伸入高度四分之一与卡合槽卡合密封连接,静置水箱的另一端开有出气口,转板置于主体结构壳上,优选的,所述转板的一端与主体结构壳铰接,所述转板的另一端与主体结构壳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转板位于静置水箱的另一侧,所述转板的高度是静置水箱高度的二分之三;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上置有转轮,所述转轮与支撑柱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主体结构壳上置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主体结构壳铰接,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十分之九处呈圆柱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结构壳的一端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位于空气吸入管的一侧,所述太阳能板与电池之间电连接。有益效果6.一、能够通过静置水箱内的水进行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7.二、结构简单,方便实用。8.三、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附图说明9.图1为本发明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仅仅展示了卡合槽的结构;图4为本发明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其中为:主体结构壳(1),空气吸入头(2),空气吸入管(3),支撑柱(4),空气过滤管(5),气泵(6),气体传输管(7),管道转接器(8),气体输入管(9),淤泥静置管(10),静置水箱(11),转板(12),出气口(13),电池(14),滤气管(15),卡合槽(16),推拉杆(17),转轮(18),太阳能板(1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1.本发明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环保经济的施工降尘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壳(1)、空气吸入组件和灰尘静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吸入组件置于主体结构壳(1)上,所述灰尘静置组件置于主体结构壳(1)内,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组件位于灰尘静置组件的上方,优选的,所述主体结构壳(1)一端边缘呈弧形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壳(1)另一端呈矩形结构,优选的,所述主体结构壳(1)的另一端置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呈矩形结构,所述支撑柱(4)与主体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4)边缘呈弧形结构,所述支撑柱(4)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4)关于主体结构壳(1)另一端中心等距排列,优选的,所述主体结构壳(1)内置有电池(14),所述电池(14)的一面与主体结构壳(1)的内上壁贴合连接,优选的,所述主体结构壳(1)由碳钢材料或不锈钢材料或玻璃钢材料制成,所述空气吸入组件由空气吸入头(2)、空气吸入管(3)、空气过滤管(5)、气泵(6)、气体传输管(7)、管道转接器(8)和气体输入管(9)组成,空气吸入管(3)置于主体结构壳(1)上,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管(3)的一端与主体结构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吸入管(3)的一端位于主体结构壳(1)的一端的三分之一处,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管(3)呈圆柱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管(3)由碳钢材料或不锈钢材料或玻璃钢材料制成,空气吸入头(2)置于空气吸入管(3)的另一端上,且和空气吸入管(3)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头(2)的直径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空气吸入头(2)的另一端呈开口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头(2)和空气吸入管(3)形成l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头(2)由碳钢材料或不锈钢材料或玻璃钢材料制成,空气过滤管(5)置于主体结构箱内,且和空气吸入管(3)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空气过滤管(5)的一端伸入三分之一与空气吸入管(3)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空气过滤管(5)的外径和空气吸入管(3)的内径相等,优选的,所述空气过滤管(5)由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气泵(6)置于空气过滤管(5)的另一端上,气体传输管(7)置于气泵(6)上,优选的,所述气体传输管(7)的一端与气泵(6)固定连接,所述气体传输管(7)的外径和空气过滤管(5)的内径相等,优选的,所述气体传输管(7)由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管道转接器(8)置于气体传输管(7)的另一端,且和气体传输管(7)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管道转接器(8)的外侧呈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管道转接器(8)与气体传输管(7)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管道转接器(8)由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气体输入管(9)置于管道转接器(8)上,优选的,所述气体输入管(9)与管道转接器(8)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气体输入管(9)、管道转接器(8)与气体传输管(7)三者形成l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气体输入管(9)由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灰尘静置组件由淤泥静置管(10)、静置水箱(11)、转板(12)、出气口(13)和滤气管(15)组成,静置水箱(11)置于主体结构壳(1)内,优选的,所述静置水箱(11)呈矩形结构,所述静置水箱(11)的一端与主体结构壳(1)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静置水箱(11)的一面与气体输入管(9)相接,优选的,所述静置水箱(11)的底壁关于一侧呈斜向下朝向,滤气管(15)置于静置水箱(11)的一面上,且和气体输入管(9)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滤气管(15)与气体输入管(9)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滤气管(15)由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淤泥静置管(10)置于静置水箱(11)的一端上,且和静置水箱(11)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静置水箱(11)的一端开有卡合槽(16),所述淤泥静置管(10)伸入高度四分之一与卡合槽(16)卡合密封连接,静置水箱(11)的另一端开有出气口(13),转板(12)置于主体结构壳(1)上,优选的,所述转板(12)的一端与主体结构壳(1)铰接,所述转板(12)的另一端与主体结构壳(1)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转板(12)位于静置水箱(11)的另一侧,所述转板(12)的高度是静置水箱(11)高度的二分之三;使用时,将装置通过支撑柱(4)固定在需要降尘的施工现场,启动气泵(6)通过空气吸入管(3)与空气吸入头(2)将外界带有灰尘的空气进行吸附至主体结构壳(1)内,此时带有灰尘的空气从气体传输管(7)流至气体输入管(9)内,最后从滤气管(15)流至静置水箱(11)内,滤气管(15)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随后进入到静置水箱(11)内的空气经过水进行对空气内部的杂质进行吸附沉淀,过滤后的气体从出气口(13)进行排出,沉淀后的灰尘在重力作用下落至淤泥静置管(10)内进行收集,当使用完成后,可以拆除淤泥静置管(10)进行清洗后循环使用,而静置水箱(11)内的水可经过多次循环使用进行灰尘过滤;实施例2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支撑柱(4)的另一端上置有转轮(18),所述转轮(18)与支撑柱(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主体结构壳(1)上置有推拉杆(17),所述推拉杆(17)的一端与主体结构壳(1)铰接,所述推拉杆(17)的另一端十分之九处呈圆柱形结构;使用时,通过推拉杆(17)推动主体结构壳(1)利用转轮(18)移动,能够增加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实施例3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壳(1)的一端置有太阳能板(19),所述太阳能板(19)位于空气吸入管(3)的一侧,所述太阳能板(19)与电池(14)之间电连接;使用时,能够通过太阳能板(19)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传输至电池(14)内进行存储,使得装置节省能源,使用更便捷;所述主体结构壳(1)内置有电池(14)的设计,能够通过电池(14)蓄能对装置进行供能,减少外部电源连接线的影响,使得装置更方便适应各种施工场所,增加了装置的灵活度;所述主体结构壳(1)由碳钢材料或不锈钢材料或玻璃钢材料制成的设计,能够增加主体结构壳(1)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所述空气吸入管(3)由碳钢材料或不锈钢材料或玻璃钢材料制成的设计,能够增加空气吸入管(3)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所述空气吸入头(2)的直径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空气吸入头(2)的另一端呈开口状结构的设计,能够增加空气吸入头(2)一端的气体吸力,从而增加对带有灰尘的空气的吸入效果,达到很好的收集降尘效果;所述空气过滤管(5)的一端伸入三分之一与空气吸入管(3)卡合连接,能够增加空气过滤管(5)与空气吸入管(3)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空气过滤管(5)使用过程中更稳定,气密性更佳;所述气体传输管(7)、气体输入管(9)、管道转接器(8)和滤气管(15)一体成型的设计,能够增加气体传输管(7)、气体输入管(9)、管道转接器(8)和滤气管(15)四者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带有灰尘的空气泄露,以及增加整体的稳定性与刚性;所述气体传输管(7)、管道转接器(8)、气体输入管(9)和滤气管(15)由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设计,能够通过塑料材质与不锈钢材料增加气体传输管(7)、管道转接器(8)、气体输入管(9)和滤气管(15)四者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所述静置水箱(11)的底壁关于一侧呈斜向下朝向的设计,能够通过斜面将沉淀下的灰尘导入至淤泥静置管(10)内,方便收集灰尘,增加装置使用灵活性;所述淤泥静置管(10)与静置水箱(11)卡合连接且相连通的设计,能够通过淤泥静置管(10)收集静置水箱(11)内沉积的灰尘,在对静置水箱(11)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阶段性的对淤泥静置管(10)进行清洁;所述转板(12)位于静置水箱(11)的另一侧,所述转板(12)的高度是静置水箱(11)高度的二分之三的设计,能够通过大于静置水箱(11)高度的转板(12)将其从主体结构壳(1)内进行拆除,方便对静置水箱(11)内的水进行更换,以及对静置水箱(11)内部进行清洁,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达到能够通过设置的气泵(6)将灰尘气体抽吸进入到装置内部,减少喷洒水进行降尘导致的水资源浪费的目的。14.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置于”、“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折边连接、铆钉连接、销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15.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在描述的时候,为了简单明了,仅仅描述了与其他实施例之间的区别,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上述具体实施例本身也是独立的技术方案。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