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炉灶;通风;干燥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能源环境一体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能效建筑用能源环境一体机。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能效建筑的出现缓解了能源消耗的问题,与此同时,能源环境一体机与高能效建筑相配合在保证室内温度以及空气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能源环境一体机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过滤和热湿处理后,再输入到室内。3.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内的空气常常需要作为污浊空气排出,但是由于厨房在烹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油烟废气,若此时开启能源环境一体机容易造成污风通道内的油污沉积,造成风机上沉积一层油污,且风机上的油污清除问题一直是个难题,风轮上粘附油污会增加风轮的重量,进而加重驱动风轮旋转的电机的负荷,以致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且会影响排风量;且污风中的热量随着污风排放随之浪费掉,增加新风能耗。若不开启能源环境一体机则会造成室内闷热;作为厨房必备家用电器的抽油烟机,可以排走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废气,但普通抽油烟机功能单一,空间占用大,庞大的钣金空间内只有一根风管和风机,空间利用率很低。故亟需一种高能效建筑用能源环境一体机。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能效建筑用能源环境一体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6.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能效建筑用能源环境一体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新风组件、循环风组件、污风组件以及全热交换芯;所述新风组件包括新风通道,所述循环风组件包括循环风通道;所述污风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污风进口和污风出口,所述污风进口和污风出口之间设置有污风通道,所述污风出口连通有用于排出污风通道内污风的污风风机;所述污风通道和新风通道交叉穿设于所述全热交换芯;所述污风通道在污风进口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之间设置有用于吸附污风中油烟的油烟净化机构,所述污风通道在油烟净化机构出口处与全热交换芯之间设置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分别与新风通道、循环风通道、全热交换芯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启闭的风门组件。7.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室内送风口;所述室内送风口连通有室内送风腔,所述室内送风腔内设置有空气处理组件,所述空气处理组件包括空气过滤器、换热器和净化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8.优选的,所述新风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新风进口,所述新风通道连通在新风进口和室内送风口之间,所述新风通道内设置有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通道在所述全热交换芯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新风腔和第二新风腔,所述第一新风腔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第二新风腔内,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第二新风腔内,所述新风风机的排风口设置在室内送风腔的进风口处。9.优选的,所述循环风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循环风进口,所述循环风通道连通在循环风进口与室内送风口之间,所述循环风通道内设置有循环风风机;所述循环风进口连通有循环风腔,所述循环风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循环风腔内,所述循环风风机的排风口设置在循环风通道内。10.优选的,所述污风出口连通有污风腔,所述污风风机设置在污风腔内,所述污风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污风腔内,所述污风风机的出风口与污风出口连通。11.优选的,所述风门组件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内滑动设置有门体,所述分隔板内部开设有供所述门体滑动的滑动通道,所述门体与分隔板内的滑动通道之间连接有控制所述门体滑动的气缸。12.优选的,所述油烟净化机构依次包括粗过滤组件、主过滤组件和精过滤组件,所述主过滤组件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与污风通道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轴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组扇叶,所述旋转轴在扇叶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吸油网。13.优选的,所述粗过滤组件和精过滤组件均包括与所述限位架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网架,所述过滤网架内部可拆卸连接有若干组过滤网,所述粗过滤组件中的过滤网的网眼大小大于精过滤组件中的过滤网的网眼大小,所述精过滤组件内部还设置有活性炭层。14.优选的,所述油烟净化机构的两侧还设置有隔离板,所述污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且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供粗过滤组件和精过滤组件拆卸连接的密封门;两组所述隔离板、密封门与污风通道形成可启闭的密封腔,所述油烟净化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蒸汽喷口,所述蒸汽喷口朝向若干组过滤网、扇叶和吸油网。15.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扇叶和吸油网的材料均为磁性加热材料,所述密封门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过滤网、扇叶和吸油网在电磁加热线圈工作状况下进行加热,所述密封门和污风通道的侧壁的材料均为非磁性加热材料。16.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污风通道内设置油烟净化机构,对污风中的油烟等物质进行过滤,保证油烟不会进入到全热交换芯以及污风风机中,防止油污沉积在全热交换芯以及污风风机上,影响工作效率,且污风中的油污等物质被过滤掉了,所以经过处理的污风可以再次回流到室内,通过设置在分流腔与新风通道、循环风通道之间的风门组件输送到室内,且可以直接输送到厨房,防止厨房内由于排风造成的负压;或者通过分流腔与全热交换芯之间的风门组件输送到全热交换芯,全热交换芯将过滤后的污风中的热量传递给新风通道中的新风,从而实现热交换。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一体机的功能,且避免污风中的油烟附着在全热交换芯以及污风风机上,提高一体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18.图1为本发明能源环境一体机结构示意图;19.图2为本发明油烟净化机构结构示意图;20.图3为本发明风门组件结构示意图;21.图4为本发明吸油网结构示意图。22.其中,1为壳体,10为隔离板,11为密封门,12为密封腔,21为新风进口,22为新风通道,23为新风风机,24为第一新风腔,25为第二新风腔,31为循环风进口,32为循环风通道,33为循环风风机,34为循环风腔,41为污风进口,42为污风出口,43为污风通道,44为污风风机,45为污风腔,5为全热交换芯,61为室内送风口,62为室内送风腔,63为空气处理组件,71为粗过滤组件,721为旋转轴,722为限位架,723为扇叶,724为吸油网,731为过滤网架,732为过滤网,733为活性炭层,8为分流腔,91为分隔板,92为连通孔,93为门体,94为滑动通道,95为气缸。具体实施方式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2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25.参照图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能效建筑用能源环境一体机,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新风组件、循环风组件、污风组件以及全热交换芯5;新风组件包括新风通道22,循环风组件包括循环风通道32;污风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污风进口41和污风出口42,污风进口41和污风出口42之间设置有污风通道43,污风出口42连通有用于排出污风通道43内污风的污风风机44;污风通道43和新风通道22交叉穿设于全热交换芯5;污风通道43在污风进口41与全热交换芯5之间设置有用于吸附污风中油烟的油烟净化机构,污风通道43在油烟净化机构出口处与全热交换芯5之间设置有分流腔8,分流腔8分别与新风通道22、循环风通道32、全热交换芯5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启闭的风门组件。本发明通过在污风通道43内设置油烟净化机构,对污风中的油烟等物质进行过滤,保证油烟不会进入到全热交换芯5以及污风风机44中,防止油污沉积在全热交换芯5以及污风风机44上,影响工作效率,且污风中的油污等物质被过滤掉了,所以经过处理的污风可以再次回流到室内,通过设置在分流腔8与新风通道22、循环风通道32之间的风门组件输送到室内,且可以直接输送到厨房,防止厨房内由于排风造成的负压;或者通过分流腔8与全热交换芯5之间的风门组件输送到全热交换芯5,全热交换芯5将过滤后的污风中的热量传递给新风通道22中的新风,从而实现热交换。26.进一步优化方案,壳体1上设置有室内送风口61;室内送风口61连通有室内送风腔62,室内送风腔62内设置有空气处理组件63,空气处理组件63包括空气过滤器、换热器和净化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通过空气处理组件63对新风、循环风以及处理后的污风进行进一步处理,比如进一步过滤、增温或者降温等。27.进一步优化方案,新风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新风进口21,新风通道22连通在新风进口21和室内送风口61之间,新风通道22内设置有新风风机23;新风通道22在全热交换芯5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新风腔24和第二新风腔25,第一新风腔24与新风进口21连通,新风风机23设置在第二新风腔25内,新风风机23的进风口设置在第二新风腔25内,新风风机23的排风口设置在室内送风腔62的进风口处。新风进口21与室外的新鲜空气进行连接,新鲜空气在新风风机23的作用下,依次通过新风进口21、第一新风腔24、新风通道22进入到第二新风腔25,并通过新风风机23将新鲜空气排入到室内送风腔62内,被输送至室内。28.进一步优化方案,循环风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循环风进口31,循环风通道32连通在循环风进口31与室内送风口61之间,循环风通道32内设置有循环风风机33;循环风进口31连通有循环风腔34,循环风风机33的进风口设置在循环风腔34内,循环风风机33的排风口设置在循环风通道32内。循环风进口31连通在室内清洁空气的空间内,比如卧室、客厅等空间,在循环风风机33的作用下,室内的清洁空气,依次通过循环风进口31进入循环风腔34内,并通过循环风风机33将清洁空气排入到室内送风腔62内,进行处理后被输送至室内。29.进一步优化方案,污风出口42连通有污风腔45,污风风机44设置在污风腔45内,污风风机44的进风口设置在污风腔45内,污风风机44的出风口与污风出口42连通;常规情况下,在污风风机44的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依次通过污风进口41、油烟净化机构、分流腔8以及全热交换芯5进入到污风腔45内,并通过污风风机44和污风出口42将过滤后的污风排到室外。在室内需要过滤后的污风时,比如做饭时,由于抽油烟的作用,导致厨房乃至整个屋子的压强降低,即可将过滤后的污风通过设置在分流腔8与新风通道22、循环风通道32之间的风门组件输送到室内,且可以直接输送到厨房,防止厨房内由于排风造成的负压。设置在分流腔8与新风通道22之间的风门组件可以设置在分流腔8与第一新风腔24之间和/或分流腔8与第二新风腔25之间,设置在分流腔8与循环风通道32之间的风门组件可以设置在分流腔8与循环风通道32之间和/或分流腔8与循环风腔34之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即可。30.进一步优化方案,风门组件包括分隔板91,分隔板91上开设有连通孔92,连通孔92内滑动设置有门体93,分隔板91内部开设有供门体93滑动的滑动通道94,门体93与分隔板91内的滑动通道94之间连接有控制门体93滑动的气缸95,通过风门组件控制不同门体93的开关以及张开程度,进而控制过滤后的污风进入到哪一个或者哪几个通道内,且也可以控制进入不同通道内的风量,且可以与全热交换芯5相配合,控制部分过滤后的污风与新风进行热交换,部分过滤后的污风直接排入到新风通道22、循环风通道32从而进入室内。31.进一步优化方案,油烟净化机构依次包括粗过滤组件71、主过滤组件和精过滤组件,主过滤组件包括旋转轴721,旋转轴7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限位架722,限位架722与污风通道43可拆卸连接,旋转轴721通过电机驱动,旋转轴721的周向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组扇叶723,旋转轴721在扇叶723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吸油网724,限位架722和吸油网724上均开设有供污风流动的通孔,根据需要设定通孔的大小,由于油烟具有附着性,油烟会附着在吸油网724上。32.进一步优化方案,粗过滤组件71和精过滤组件均包括与限位架722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网架731,过滤网架731内部可拆卸连接有若干组过滤网732,粗过滤组件71中的过滤网732的网眼大小大于精过滤组件中的过滤网732的网眼大小,精过滤组件内部还设置有活性炭层733,通过粗过滤组件71对油烟进行粗过滤,通过精过滤组件中的过滤网732和活性炭层733进行精过滤,当到达一定时间后可以对粗过滤组件71和精过滤组件进行更换,对吸油网724进行清洗即可。33.进一步优化方案,油烟净化机构的两侧还设置有隔离板10,污风通道43设置在壳体1一侧且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壳体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供粗过滤组件71和精过滤组件拆卸连接的密封门11;两组隔离板10、密封门11与污风通道43形成可启闭的密封腔12,油烟净化机构设置在密封腔12内,密封腔1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蒸汽喷口,蒸汽喷口朝向若干组过滤网732、扇叶723和吸油网724。通过蒸汽喷口对密封腔12内的过滤网732、扇叶723和吸油网724进行冲刷,且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软化油污,并在旋转轴721的高速转动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污与其附着的过滤网732、扇叶723和吸油网724分离,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到污风通道43底部,在污风通道43底部设置集污通道,集污通道连接有排污管,集污通道对清洗后的污水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到外部。污风通道43的外壁采用耐热隔热材料,防止污风通道43内的热量传递到能源一体机的其他部位。34.进一步优化方案,过滤网732、扇叶723和吸油网724的材料均为磁性加热材料,密封门1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过滤网732、扇叶723和吸油网724在电磁加热线圈工作状况下进行加热,密封门11和污风通道43的侧壁的材料均为非磁性加热材料,通过电磁加热线圈对过滤网732、扇叶723和吸油网724进行加热,保证油污可以尽数脱漏,且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可以加快油污的清洗效率。且电磁加热线圈只能对污风通道43内的过滤网732、扇叶723和吸油网724进行加热,不会对能源环境一体机中的其他部件产生影响。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3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高能效建筑用能源环境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6 11:26:29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