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吸管挤出机下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26 11:40:00     740



塑料加工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管挤出机下料输送装置。背景技术:2.在塑料吸管的生产中,通过塑料挤出机本体连续挤出空心管,然后通过切割机构按照所需长度将空心管切割成多个小段,最后将多个空心管捆成一捆输送到自动打包机中进行包装。3.目前,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414804u公开了一种降解型塑料吸管挤出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方一侧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侧设有电机,所述安装座下端设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靠近联轴器一侧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杆远离第二传动轮一端外侧设有传输筒,所述第二轴杆上设有螺旋传输叶,所述传输筒远离电机一侧设有挤出模具,所述挤出模具外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远离电机一侧上方设有切料结构,所述切料结构下方设有储料槽。4.虽然该挤出机能够实现吸管的制备,但是该装置中吸管在挤出后由切料机构切断,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掉落于切粒机构下方的储料槽内,使位于储料槽内的吸管存在杂乱排列的情况,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吸管进行捆扎打包,影响吸管的生产效率。技术实现要素: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挤出机下料输送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吸管在切断后杂乱排列不便于工作人员打包输送的问题。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管挤出机本体下料输送装置,包括挤出机本体和设置于挤出机本体出料端的切料机构,所述挤出机本体出料端下侧设置有能够沿挤出机本体挤出方向输送的第一输送带和设置于第一输送带末端能够承接吸管并带动其垂直挤出机本体挤出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上还设置有能够承接切断后的吸管使其沿其轴向逐个滑落于第一输送带的导料组件,所述第二输送带上设置有能够抵触吸管端部的限位机构。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管在通过挤出机本体挤出冷却成型后由出料端送出,然后通过切料机构将送出的吸管切割成所需长度后,通过导料组件将切断后的吸管导入到第一输送带上,通过第一输送带使吸管能够沿其轴向方向逐个输送到第二输送带上,再通过第二输送带上的限位板,能够使多个吸管并排排列在第二输送带,能够实现对吸管的整齐码放,而且不需要人工操作,更便于工作人员对吸管的捆扎打包,而且能够对吸管逐个输送,还能对不良产品进行筛分。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导料组件包括相对设置于第一输送带输送方向两侧的第一导料板和设置于挤出机本体出料端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二导料板,所述两个第一导料板相对向内倾斜设置,使两个第一导料板形成的开口向下逐渐缩小。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导料板与第一导料板三者形成聚拢形结构,能够使切断后的吸管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由于吸管截面呈圆形,在掉落至导料板上后能够滚落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上,进行输送,进而通过导料组件使吸管能够延其轴向输送。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沿第二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平行设置并固定安装于第二输送带侧壁的挡板和设置于第二输送带上能够调节第一限位板与挡板间距的第一调节组件。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吸管输送到第二输送带上时,通过第一限位板抵触吸管一端,对吸管轴向进行定位,进而能够在第一限位板与挡板的配合下,使吸管逐个排列在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面上进行输送,进而能够通过第二输送带对吸管进行码放。1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相对挡板固定设置于第二输送带另一侧上的固定座、垂直第一限位板延伸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座的滑移杆和螺纹连接于固定座上能够抵触固定杆的第一紧固件,滑移杆与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第一调节组件调节第一限位板的位置,进而能够使第一限位板针对不同长度的吸管进行调节,提高适用性,而且调节方式简单可靠。1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输送带末端还设置有与第二输送带宽度适配的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端面高度低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端面高度,所述放置台上还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板抵触连接的第二限位板。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第二输送带将排列好的吸管逐个输送到放置台上,从而避免吸管出现胡乱码放的情况,使吸管的码放整齐有序,更便于接下来的操作。1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于输送带末端与第一限位板滑移连接的支撑座,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对应设置有与支撑座滑移连接的滑槽。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座能够使第一限位板的连接更加稳定,更便利滑移杆对第一限位板的调节。1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输送带上还设置有第三导料板,所述第三导料板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下料端,所述第三导料板沿第二输送带输送方向倾斜设置。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导料板能够在第一输送带下料时,确保吸管能够进入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面上。2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支撑座上还设置有能够调节第二限位板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垂直第二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于支撑座上的调节槽、滑移连接第二限位板与支撑座的连接板和设置于连接板上的第二紧固件。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第二调节组件对第二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更便于工作人员对放置台上吸管的处理。22.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挤出机下料输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吸管在通过挤出机本体挤出冷却成型后由出料端送出,然后通过切料机构将送出的吸管切割成所需长度后,通过导料组件将切断后的吸管导入到第一输送带上,通过第一输送带使吸管能够沿其轴向方向逐个输送到第二输送带上,再通过第二输送带上的限位板,能够使多个吸管并排排列在第二输送带,能够实现对吸管的整齐码放,而且不需要人工操作,更便于工作人员对吸管的捆扎打包,而且能够对吸管逐个输送,还能对不良产品进行筛分。附图说明23.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24.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导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25.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26.元件标号说明27.1、挤出机本体;2、切粒机构;3、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导料组件;6、第一导料板;7、第二导料板;8、限位机构;9、第一限位板;10、挡板;11、第一调节组件;12、固定座;13、滑移杆;14、第一紧固件;15、支撑座;17、第三导料板;18、放置台;19、第二限位板;20、第二调节组件;21、调节槽;22、连接板;23、第二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29.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管挤出机本体1下料输送装置,包括挤出机本体1和设置于挤出机本体1出料端的切料机构,吸管在由挤出机本体1挤出成型后,按照所需长度通过切料机构将吸管切割成多段,切粒机构2包括设置于挤出机本体1出料端旁的切割刀和挤出机本体1上驱动切割刀旋转的驱动件,切割机构中的切割刀和驱动件均采用本领域中常见的对应设备。31.挤出机本体1出料端下侧设置有能够沿挤出机本体1挤出方向输送的第一输送带3和设置于第一输送带3末端能够承接吸管并带动其垂直挤出机本体1挤出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带4。32.如图2所示,第一输送带3设置于挤出机本体1的下方,吸管在经过切料机构切断后,被切断后的吸管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下侧的第一输送带3上,由第一输送带3带动吸管向第二吸管输送,第一输送带3上还设置有能够承接切断后的吸管使其沿其轴向逐个滑落于第一输送带3的导料组件5。33.导料组件5包括相对设置于第一输送带3输送方向两侧的第一导料板6和设置于挤出机本体1出料端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二导料板7,两个第一导料板6相对向内倾斜设置,使两个第一导料板6形成的开口向下逐渐缩小,第二导料板7由挤出机本体1出料端向第一输送端面倾斜设置,通过两个第一导料板6配合第二导料板7形成三个倾斜朝向第一输送带3输送端面的斜面,吸管由切割刀切断后,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导料组件5上,由于吸管自身的圆形结构,再配合导料机构的引导,能够使吸管开口朝向第一输送带3输送方向。34.第二输送带4设置于第一输送带3的下侧,使第二输送带4的输送端面位于第一输送端下侧,并且第一输送带3与第二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使第一输送带3输送至第二输送带4上的吸管的轴线垂直第二输送带4输送方向排列于第二输送带4上,第二输送带4上设置有能够抵触吸管端部的限位机构8。35.如图3所示,限位机构8包括沿第二输送带4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限位板9、与第一限位板9平行设置并固定安装于第二输送带4侧壁的挡板10和设置于第二输送带4上能够调节第一限位板9与挡板10间距的第一调节组件11,吸管由第一输送带3的末端下料时,能够通过第一限位板9抵触吸管端部,进而能够对吸管端面进行定位,使吸管排列于第二输送带4上。36.第一调节组件11包括相对挡板10固定设置于第二输送带4另一侧上的固定座12、垂直第一限位板9延伸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座12的滑移杆13和螺纹连接于固定座12上能够抵触固定杆的第一紧固件14,滑移杆13一端与第一限位板9固定连接,第一紧固件14为螺栓,第一紧固件14与固定座12上端螺纹连接,能够在实用时,通过旋松紧固件使滑移杆13能够相对固定座12相对滑移,进而调节滑移杆13上第一限位板9的位置,当调整到所需距离后,旋紧螺栓对滑移杆13进行固定。37.第一调节组件11还包括固定设置于输送带末端与第一限位板9滑移连接的支撑座15,第一限位板9上对应设置有与支撑座15滑移连接的滑槽,通过设置支撑座15能够使第一限位板9的连接更加稳定,更便利滑移杆13对第一限位板9的调节。38.第二输送带4上还设置有第三导料板17,第三导料板17位于第一输送带3的下料端,第三导料板17沿第二输送带4输送方向倾斜设置,第三导向与第一限位板9侧壁滑移连接,通过第三导料板17能够在第一输送带3下料时,确保吸管能够进入到第二输送带4的输送面上。39.第二输送带4末端还设置有与第二输送带4宽度适配的放置台18,放置台18上端面高度低于第二输送带4的输送端面高度,放置台18上还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板9抵触连接的第二限位板19,支撑座15上还设置有能够调节第二限位板19的第二调节组件20,第二调节组件20包括垂直第二输送带4输送方向设置于支撑座15上的调节槽21、滑移连接第二限位板19与支撑座15的连接板22和设置于连接板22上的第二紧固件23,第二紧固件23为紧固螺栓和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母,能够通过紧固螺栓在调节槽21上的滑移调节第二限位板19的位移,再通过螺母进行固定。40.第一输送带3与第二输送带4均可采用本领域中常规的输送设备。41.吸管在通过挤出机本体1挤出冷却成型后由出料端送出,然后通过切料机构将送出的吸管切割成所需长度后,通过导料组件5将切断后的吸管导入到第一输送带3上,通过第一输送带3使吸管能够沿其轴向方向逐个输送到第二输送带4上,再通过第二输送带4上的限位板,能够使多个吸管并排排列在第二输送带4,能够实现对吸管的整齐码放,而且不需要人工操作,更便于工作人员对吸管的捆扎打包,而且能够对吸管逐个输送,还能对不良产品进行筛分。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4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