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淡水石斑鱼苗价格及养殖方法 养鱼知识经验

作者:admin      2022-04-12 17:14:50     729



淡水石斑鱼苗

淡水石斑鱼为慈鲷科丽体鱼属鱼类,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且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以做为商品鱼,又可以作为观赏鱼种,目前其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种淡水养殖新品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淡水石斑鱼苗价格及养殖方法吧!

淡水石斑鱼苗

淡水石斑鱼苗多少钱一尾?

淡水石斑鱼苗的价格大约在0.3~0.8元左右一尾,但因鱼苗的规格、品种、质量、市场及购买数量等不同价格差异较大。淡水石斑鱼刚孵化的仔鱼全长为0.58~0.6厘米,在水温26~28℃间孵化后第6天卵黄囊消失,经过1个月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养成,在台湾地区夏季期间放养体长约10厘米的鱼苗下塘,经过6~8个月的养殖即可达到500克,最大体重可达1200克。

淡水石斑鱼苗

淡水石斑鱼的苗种培育

1、清塘消毒: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单池面积为50~100立方米,水深1~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2、鱼种放养:淡水石斑鱼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规格要求一致,密度视饵料、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为100尾/立方米,鱼苗入池前要用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3、水质管理:淡水石斑鱼鱼苗培育因施肥、投饵等因素易败坏水质,为此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还可在池中移植一些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4、过筛分养:淡水石斑鱼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所以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淡水石斑鱼苗

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方法

1、池塘整理:淡水石斑鱼养殖池底部为沙质,周围海域无污染,面积在7亩左右,水深必须高于一米,可以在底部铺设一些水筒、轮胎或者是卵石,因为淡水石斑鱼有钻洞的习性。

2、鱼苗放养:淡水石斑鱼在池塘中少量混养时每亩水面混养22~50尾左右,主养鱼为淡水石斑鱼时可混养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150~200尾。

3、饲料选择:淡水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动物性蛋白应在25%以上,其它可以添加植物蛋白原料,一般饵料系数能达到0.8~1.2之间。

4、鱼苗驯食:淡水石斑鱼达3厘米以上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

5、饲料投喂:淡水石斑鱼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通常日投饵3次,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也可投喂鲜嫩牧草,当池中浮游动物不足时需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

淡水石斑鱼苗

淡水石斑鱼的疾病防治

1、烂尾病

【危害】病鱼鳍基充血,以尾鳍、腹鳍、胸鳍最为严重,体色消退,体侧局部红肿、溃疡,严重时死亡率高达90%。

【防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浸洗,每次4~10分钟,连续2~3次,或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

2、烂鳃病

【危害】病鱼鳃淡红色,鳃丝末端充血,局部鳃组织坏死、发白,严重时组织腐烂、软骨外露。

【防治】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全池泼洒,预防时每亩水深1米用15~20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

3、白斑病

【危害】病鱼体表出现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连成一片,鱼体表和鳃粘液增多,游动缓慢,呼吸困难,常浮于水面。

【防治】用淡水浸洗病鱼2~4分钟可杀死病原体,或用硫酸铜浸洗病鱼2小时,连洗2~3天。

4、弧菌病

【危害】病鱼体色消退,体表局部红肿、溃疡,多发生于4~11月份,以4~6月份最严重,死亡率可达90%以上,

【防治】用呋喃西林等抗菌药物浸洗3~5分钟,或口服鱼虾壮元以3~5%拌入饲料中投喂5~7日。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