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鸡爪子怎么做好吃

     2023-10-11 16:00:11     200



鸡爪子怎么做好吃 提到鸡爪,是不是想到了各大超市买的袋装鸡爪呢,吃起来方便,无论是看电视还是上网,随时都可以啃一个!而且口味多样,泡椒的、麻辣的、香辣的、总有一款适合你!当时,这种被各种防腐剂侵泡过的鸡爪,吃多了真的伤身呢!喜欢吃鸡爪何不直接在家自己做呢。那么鸡爪子怎么做好吃呢?一起来详细了解鸡爪子怎么做好吃的信息,妈网百科带你进入鸡爪子的世界! 鸡爪子怎么做好吃

鸡爪子可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咬起来特别有嚼劲,而且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来做出各种不同的美味。鸡爪子怎么做好吃?当然要属香辣鸡爪最美味了,咸香滑嫩的口感,再配上鲜辣的卤汁,光是吃鸡爪,就可以吃掉两大碗饭呢。

香辣鸡爪

食材:鸡爪8个、老干妈3大勺(根据鸡爪数量加减)、姜两片、花椒10粒、蒜瓣4颗、白醋4勺、香油少许。

做法:

1、准备一锅冷水,放入鸡爪,煮沸直到出现浮沫,捞出鸡爪。

2、再次将鸡爪随冷水下锅煮开,放入一勺食盐、两片姜、少许花椒,用大火煮开后跳成就中火继续煮18分钟。

3、煮完第二次的鸡爪捞起来放在凉水底下冲1-2分钟,或者用冰水浸泡3分钟,上砧板准备进行脱骨,自个儿准备一把带尖头的小刀哦。

4、用刀锋对准鸡爪的每一个指头,在中间横开一条缝,接着就找到每个关节的位置,将骨头依次剔除出来。

5、将鸡爪全部脱骨完成后,将大蒜切成碎末。

6、将蒜末、4勺白醋、3勺老干妈、少许食盐以及六月鲜生抽加入鸡爪里面,搅拌均匀。

7、最后淋上香油,香喷喷的香辣鸡爪就做好啦!

鸡爪子有什么营养

生活中其实随处都可以看见鸡爪子的身影,无论是超市的袋装零食泡椒鸡爪,还是路边地道卤味的卤鸡爪,或者是菜场白嫩的生鸡爪。大家见到一定脑子都想象出了各种美味的鸡爪图。鸡爪子怎么做好吃?鸡爪子怎么做都好吃!因为鸡爪子的营养也是特别高的,一起来看看鸡爪子有什么营养吧!

鸡爪当然是鸡的爪子,鸡爪的营养价值颇高,含有丰富的钙质及胶原蛋白,多吃能软化血管。同时,还具有美容功效,胶原蛋白在酶的作用下,能提供皮肤细胞所需要的透明质酸,使皮肤水分充足保持弹性,从而防止皮肤松弛起皱纹。

鸡爪中还富含铜,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妈网百科叨叨叨:因为鸡爪中含有四种蛋白质成分能够有效抑制高血压,所以高血压的人也可以多多吃鸡爪哦。

鸡爪子有多少热量

鸡爪当然也是鸡肉,凡是与肉相关的食材,很多MM在选择的时候一定都会担心长胖的风险。长胖与否还得热量说了算,想要了解鸡爪子有多少热量吗,那咱接着网下瞧。

Q:鸡爪子有多少热量?

A:鸡爪子的热量为每100克254千卡,这个热量到底算多还是少呢?一个成人每日所需热量为2200千卡,与这个相比,254千卡就不算多了。但是人不可能每天只吃一个鸡爪吧?喜欢吃的10个鸡爪也是不饱肚子的,更何况还要吃饭呢?而摄入254千卡的热量,大约需要散步60分钟才能消耗哦。所以鸡爪子的热量还是蛮高的。

鸡爪子吃多会胖吗

每天称体重可是不少女生的习惯,可即便如此,体重也不为所动。追着韩剧吃着鸡爪可是很多女性爱做的事情。可是体重这个小妖精还得特别注意呢,那么鸡爪子吃多会胖吗?

Q:鸡爪子吃多会胖吗?

A:妈网百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吃多了鸡爪确实是会长胖的哦。100克鸡爪的热量为254千卡,可人体每天摄入的热量才为2200千卡,鸡爪吃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热量不能及时消耗,就会转变为脂肪呢。所以想减肥,或者是不想赠胖的你,还是要嘴下留情啊!

鸡爪子孕妇可以吃吗

鸡爪还有一个比较高大上的名字叫“凤爪“,在南方,凤爪可是一道上档次的名菜,其烹饪方法也较复杂。但是自己做的鸡爪能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欢的口味,这可是很多吃货们喜欢的食物之一呢。但是孕妈妈们可要时刻小心饮食,所以鸡爪子孕妇可以吃吗?

Q:鸡爪子孕妇可以吃吗?

A:孕妇是可以吃鸡爪的哦。鸡爪含有丰富的钙质及胶原蛋白,多吃能软化血管。同时,还具有美容功效。适当吃鸡爪,对于胎儿的成长发育也有重要作用哦。不过孕妈妈们在做鸡爪子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做的口味了,尽量清淡点,像受欢迎的泡椒鸡爪和麻辣鸡爪最好还是不要吃。要吃也要注意将各种调料放少点。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