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41岁,我找到了比演戏更重要的事作者 |詹世博编辑 |陆一鸣题图| 《潜行》见到彭于晏的那个早上,广州突然降温。出现在采访间时,彭于晏只穿了两件T恤,整个人微微发抖。工作人员小声关切地问:“你是在紧张吗?”彭于晏被逗笑了,“紧张采访吗?不会啊。”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你才会意识到,这个始终无法“摆脱”少年感的男演员,其实已经拥有21年的戏龄,是一个妥妥的演艺圈“老人”。在采访中他分外健谈,但也时常跑题。同一个问题里,就让我尝试着把话题往回拉了三次。采访的时间并不充裕,很多事情我们都没有聊透,但自始至终,你都能感受到彭于晏溢出的真诚。41岁的彭于晏,有坚守,也有转变。伴着《潜行》的上线,我们与这位活成形容词的中年男艺人聊了聊。带着《潜行》前行小时候,每次学校有警察去开讲座都能让彭于晏兴奋很久。他想当警察,玩具几乎都是枪,哪怕家里没人,他也会对着空气练习扫射。长大之后,他演了《寒战》里的腹黑警察、《湄公河行动》里的缉毒卧底警察,到如今,他又成了《潜行》里的方兴。“新角色最大的区别就是升职了”,彭于晏自我调侃。警察演久了,彭于晏有时候会突然产生幻觉,好像自己也是一个警察,“变得更正能量了”。看枪击案新闻时,他会第一时间留意到罪犯拿枪的姿势不对。彭于晏在片中饰演方兴,一个一直想抓刘德华却屡次失守的警察。(图/《潜行》)成为《潜行》里的方兴,似乎就是注定好的事情。方兴原本叫Eason,导演特意改为Eddie——彭于晏英文名,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入戏变成了一件更容易的事。有一场在警察局吵架的戏,刘德华跟任达华在戏里动起手时,彭于晏出于本能开始拉架,“两位影帝可别打起来啊”,导演保留了彭于晏的即兴发挥。电影里还有一场在天台的戏,把彭于晏一下子拉回了20年前。那个时候他刚刚出道,《无间道》正好上映,刘德华饰演的卧底警察成了香港警匪片的经典形象之一,那时的彭于晏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扮演一位能抓到刘德华的警察。刘德华对彭于晏说,你是有很多种可能性的,要不要试着来当导演啊?彭于晏有点意外,随即打趣回应:“你演戏这么多年都没有当导演,还让我当?我顶多当个武术指导。”在社交媒体上给粉丝选发色,我们在采访时问彭于晏为什么回复,他反问“为什么不能回复”。(图/小红书@王往)相较于社交媒体上的活络,彭于晏在演艺圈的业务范畴却显得比较保守。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旧不上综艺,表面上,他说自己“可能不好笑,没有人找我”,但当你质疑他只是在抵触综艺时,他又会告诉你“我只是更喜欢深入地去学一项技能”。某种程度上,彭于晏是体验派演员。而表演就是他了解世界和自己的工具,他几乎不会为自己的下一个角色类型设限,且要求自己在每一次出演时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有时希望多拍几条,越多越过瘾”,10 条、 20 条,甚至 30 条,他会尽可能让每一条都榨出新的东西。为什么会有戏瘾?彭于晏很少思考其中的缘由,大多时候都会回答“就是觉得好玩”,又或者那只是一种自我表达,毕竟诸多演员为此着迷。但在这次采访中,他告诉我们,真正让他兴奋的,是能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别人的生活。为了满足好奇心而产出的呈现,让他有时候也不确定那在多大程度上能匹配到角色本身。“所以,我几乎不看我自己拍过的电影。”在戏外,彭于晏对生活同样抱有极高的探索欲。他希望每天都能接触到不一样的人,喜欢重新开始的感觉。以前热衷于做计划的彭于晏,到了不惑之年也开始变得随性,“以前觉得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安排,其实从来都不是。”体验派学者不接戏的时候,彭于晏每天都会早起遛狗。他养了三条狗,每天准备完狗饭,再给自己和家人做饭。冲咖啡、锻炼、骑车、爬山、露营、跑步,这些总能填满他的一天。表演生涯最长的一次休息,长达一年之久,但彭于晏从未真正闲下来,“一直都有在学东西。”彭于晏的三条狗子。(图/ Instagram)钢琴、书法、冲浪,彭于晏希望把这些技能都捡回来,“你焦虑就是因为你没有学东西。”这似乎早已通过他的演艺履历证明:因为《激战》学会了拳击、因为《我在垦丁天气晴》学会了冲浪、因为《翻滚吧!阿信》学会了体操、因为《听说》学会了手语、因为《湄公河行动》学会了射击等。不出意外地,“学东西”也成了我们此次采访的高频词。就比如,当我们试着询问彭于晏对于演了21年戏这件事的感受时,他随即蹦出几个形容词“太难了、太有意思了、太好玩了”,末尾又补充道“永远都要学习”。彭于晏的“学习模式”一直保持开启,哪怕是在他本人最擅长的动作戏里。《潜行》中,彭于晏自认是最年轻的那个,所以主动揽下了动作戏。但连拍了10天之后,彭于晏才发现“我还是高估自己了,没有一个技能是不需要持续学习的”。彭于晏尝试练钢琴。(图/ Instagram)无数次,彭于晏的生日都是在片场度过,去年也不例外。蛋糕是刘德华准备的,彭于晏有些意外,“偶像居然记得我生日”。“不过生日的话,39岁和40岁都一样。”在彭于晏眼中,让你增加1岁的,其实是仪式本身,只要自己不在意,年龄的增长就不足以造成局限。不惑之年,彭于晏并没有感受到年龄焦虑。“切完蛋糕,还没吃到嘴里就被叫去拍另一场戏了,哪来的时间焦虑呢?”偶尔冒出的紧张,也只出现在拍戏之前。“恐惧与焦虑源于不够了解,你会假设一堆可能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然后你就会焦虑。”“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彭于晏挑了一下眉毛,笑着问我们。彭于晏的书法。不过他在剧组看见刘德华写的字之后,就觉得“这个东西我也就只能在家练练了,不能拿出来显摆”。(图/ Instagram)通常情况下,他在拍戏前都会花两三个月准备。“不是因为有人规定,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像那个角色,我不想演一个谁都能演好的角色。”这也不难解释彭于晏在此前的采访中,为什么时常会流露出与其经历完全不相符的自我质疑:“每接到一个新角色,我都会怀疑自己能不能演好”。两年过去了,彭于晏没有改变,“我做不好的,我才更想去做。”生活中亦是如此。每一次挑战陌生的事物,彭于晏当然也会发怵。“但是这个害怕其实是我自己想象的,做完之后你就会知道,那些困难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扮演每一个彭于晏早年间,彭于晏的采访中,最常说的词是“应该”:既然做演员,就应该做足准备;既然接了这部戏,就应该成为那个角色。但在这次采访中,曾经的那些“应该”似乎正在被慢慢瓦解。比如,以前觉得100%要做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允许自己休息一下,或者换一条路再试试;以前觉得工作是最重要的,疫情之后,家人和健康的优先级变得更高。不惑之年的彭于晏似乎越来越意识到,人生和演戏一样,无法预设,也不可控。彭于晏与林家栋的电梯对戏,堪称影片的经典片段之一。(图/《潜行》)不同于《翻滚吧!阿信》和《邪不压正》,在《潜行》中,彭于晏的文戏占比很高。有网友玩笑评论:这部片子算是把彭于晏的肌肉浪费了。我们好奇,对于彭于晏而言,“靠着肌肉说话”会不会是一个一直想要摆脱的标签。但彭于晏对此并不抵触,在他眼中,网友的留言可爱且有趣,“我很难每一个都去看,但我尊重他们看完电影后对于每个角色的想法。”在彭于晏看来,通过“肌肉”这个标签认识他的观众,或许并不是真的了解他。“我的作品他们或许看得很少,也不知道我其实是多变的。”彭于晏小时候的愿望实现了一半:成为一个拿着枪演警察的演员。(图/《潜行》)彭于晏喜欢改变状态和体型去适应角色。“大家对我有什么样的期待,我就会去演什么样的彭于晏。”彭于晏认为表演是生活的一部分,表演是每一个人都会的,我们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表演,当下的你是什么身份,你就要用相应的方式去表演。随即,他引申道,电影就是一种催眠,人生就是电影,人人也都在参与这部电影。“就像我们现在的访谈,我也在扮演一个接受采访的彭于晏。如果今天我们不是在这个环境下遇到,我们就不可能是这样的聊天方式。我们现在已经在表演了。”校对:杨潮,运营:嘻嘻,排版:梁柠彦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彭于晏:41岁,我找到了比演戏更重要的事
作者:admin
2024-01-10 13:20:5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