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饵窝料的诱鱼原理及各种味型的窝料诱饵的作用就是把水中分散的、游动的鱼引导到垂钓窝点。使用诱饵是钓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诱饵在配置、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垂钓效果。因此,有经验的钓鱼人都十分重视诱饵的配制和使用。 一、诱饵诱鱼的几种功能 除台湾钓法不单独使用诱饵外,用手竿在淡水中垂钓大多都要使用诱饵。 诱饵与钓饵在配制和使用方法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是诱饵的用量大于钓饵,少则鸡蛋大一团,多则可以用榨过油的整块饼块掰开投入水中;二是诱饵的质地比钓饵粗糙,多用粉类物质、颗粒状物质添加香味剂用水拌和成团;三是投放的面积比较大,可以用一大团投入水中,也可以用许多团投到一个水域的多个位置,使之形成片状,以扩大影响,增加诱惑力。那么诱饵如何由于呢? 1.以颜色诱鱼 鱼的视力是比较差的,为了尽快让鱼发现水中饵料,应使用鲜亮颜色的饵料,如黄色的小米、玉米粉,白色的面粉、奶粉,红色的蚯蚓、红虫。这些物质的颜色在水中比较鲜明,也是鱼喜爱的颜色,忌用灰暗、黑色的物质。 2.以实体诱鱼 气味和颜色是诱鱼的重要手段,但毕竟是虚的东西,而实体物质才是鱼最为重要的。无论是颗粒状物质还是粉末状物质都是鱼的食料。应注意的是作为诱饵投放量应大一些,诱饵投入水中后会慢慢溶化散开,粉末状诱饵会随着水波、水流扩散,鱼发现饵料后会聚集过来觅食,诱饵也就起到了诱鱼的作用。 3.以气味诱鱼 鱼的嗅觉比视觉发达,大多数鱼的鼻孔有两对,分布在鱼头前部的两侧,一对在前,一对靠后,鼻孔内有比鼻囊。鱼在水中游曳时,水流从鱼的前鼻孔进入鼻腔,鼻囊即对流进的气体进行分辨,然后水流由后鼻孔流出。为什么鱼喜欢在有水流的水域,特别是喜欢逆水而流呢?原因在于:鱼逆水流动时,水流容易进入鱼的鼻腔,而且水量较大,便于鱼寻找适合自己食性的气味。诱饵气味浓郁,又是鱼喜欢的,就会引起鱼的注意,朝着气味处游来。鱼不仅能辨别各种气味,而且能嗅到其同类在“恐慌”、“警告“时产生的异味。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钓者钓起一小条鱼以后,就再也没有鱼上钩了。这是因为鱼在被钓的侧线器官在受惊后会分泌一种液体,其他鱼嗅到此液体的气味就远远游开了。人体的气味有时在用手装鱼饵时,使钩、饵也带上这种气味,其中有的气味为鱼所讨厌,有的气味为鱼所喜欢。如人体分泌中一种叫左旋基丙氨酸的物质,其气味就是鱼最害怕、最讨厌的。所以我们在使用饵料时,不能不研究饵料的气味,在气味上动些脑筋,以诱鱼上钩。 通常在诱饵中使用的气味有香味、甜味、臭味、腥臭味和酸味五种。在香味中,还可以细分为酒香型、油香型、奶香型、水果香型、中草药香型等。例如:酒香型:曲酒、酒糟、酒麸。 油香型:炒芝麻、芝麻酱、芝麻饼、油渣、黄豆饼、菜籽饼、花生饼。 奶香型:奶油、奶粉、冰激淋粉。 水果香型:食用香精、椰蓉、香蕉。 中草药香型:丁香、千里香、甘松、白枳、排草、肉桂、五味子、扁丁香、细辛。 在臭味中有臭椿树皮;膻味有羊油、羊头脑;腥味有鱼虾、鱼粉;腥臭味有阿魏、蚯蚓粉等。 不过,诱鱼气味浓淡也适当,过淡起不到诱鱼的作用,过浓会适得其反。通常使用的规律是:气温高时,诱饵的气味可淡一些;气温低时,诱饵的气味应浓一些。 4.用光诱鱼 鱼类有趋光性的生理特征,但是不同的鱼种喜爱的光色有所不同,如食肉性的鱼喜爱红色,食素性的鱼喜爱黄色、白色。 但是鱼的趋光性也是有限度的,若是光亮过于强烈,鱼又会避而远之,也就是说,鱼对强光有避光性,因此应用弱光来诱鱼。 现在已有专门用于钓鱼的电池灯。这种电池灯是微型的,并且是封闭式的。打开电池灯开关把灯投入水中,电池灯会发光,时间多为2-3小时。电池灯所用的灯泡有多种颜色,钓鱼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 另一种是用光诱鱼的办法是在钩和脑线上想办法。江苏省某县生产出一种荧光钩,先在钩把上系上脑线,然后栓线处滴一粒鳞。因为鳞在黑暗处会发出亮光,所以这种荧光钩在水中也会有亮光。海竿用的一种炸弹钩的每根脑线上都穿有一个绿色的塑料圆粒,这种圆粒在光线不足的水域也会有亮光。这些微弱的亮光也就有了诱鱼的作用。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诱饵窝料的诱鱼原理及各种味型的窝料
作者:admin
2024-01-11 06:04:22
0
- 下一篇: 钓饵的配制原则及用饵注意事项
- 上一篇: 自制诱饵窝料的三种成分(主料、辅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