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补肺汤
处方黄耆30克 甘草 钟乳 人参各12克 桂心 干地黄 茯苓 白石英 厚朴 桑白皮 干姜 紫菀 橘皮 当归 五味芋 远志 麦门冬各15克 大枣20枚
制法上十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肺气不足,逆满上气,咽中闷塞,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语失声,甚则吐血者。
用法用量以水1.5升,煮取500毫升,分五次服,日三夜一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补肺汤
处方款冬花 桂心各30克 桑白皮(炙)120克 人参 紫菀茸 白石英各30克 五味子 钟乳粉各45克 麦门冬(去心)6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肺脏虚寒,咳嗽上气,咽中闷塞,寒从背起,口中如含冰雪,语无音声,舌本干燥,吐沫唾血,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枚,粳米1撮,同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云岐子保命集》卷下:补肺汤
处方桑白皮 熟地黄各60克 人参 紫菀 黄耆 五味子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清火化痰,主劳嗽。肺肾两虚,日哺发热,自汗盗汗,痰多喘逆;虚劳短气自汗,时寒时热,易于感冒,舌色淡,脉软无力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煎,入蜜少许,饭后服。
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下《千金翼》卷十五:补肺汤
处方五味子3两,麦门冬4两(去心),白石英2两9铢,粳米3合,紫菀2两,干姜2两,款冬花2两,大枣40枚(擘),桂心6两。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病苦气逆,胸腹满,咳逆上气抢喉,喉中闭塞,咳逆短气,气从背起,有时而痛,惕然自惊,或笑或歌或怒无常,或干呕心烦,耳闻风雨声,面色白,口中如含霜雪,言语无声,剧者吐血。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桑白皮至8升,去滓,纳药煮取3升,分3次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张氏医通》卷十五:补肺汤
处方黄耆1钱,鼠粘子1钱,阿胶8分,马兜铃5分,甘草5分,杏仁(去皮尖)7枚,桔梗7分,糯米1撮。
功能主治气虚痘毒乘肺,咳嗽不已。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济阳纲目》卷六十一:补肺汤
处方人参1钱2分,麦冬(去心)1钱2分,五味子15粒,款冬花1钱,紫菀1钱,桑白皮(炒)1钱,当归(酒洗)1钱半,芍药(煨)8分,知母8分,贝母8分,茯苓8分,橘红8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劳嗽有血。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煎,空腹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六十一《直指》卷八:补肺汤
处方阿胶(炒)半两,真苏子半两,北梗半两,半夏(制)半两,甘草(炙)半两,款冬花1分,紫菀1分,细辛1分,杏仁(去皮,焙)1分,陈皮1分,桑白皮(炒)1分,青皮1分,缩砂仁1分,五味子1分,石菖蒲1分,草果1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肺虚气乏久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4片,紫苏3叶,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八《妇人良方》卷六:补肺汤
别名清金汤
处方罂粟壳2两(制),人参半两,粉草半两,陈皮1两,茯苓1两,杏仁(制)1两,白术1两,明阿胶(炒)1两,北五味子1两,桑白皮1两,薏苡仁1两,紫苏茎1两。
制法上(口父)咀为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远年近日肺气咳嗽,上气喘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语音不出,鼻塞头昏。
用法用量原书云:仆每用无效,遂加百合、贝母(去心)、半夏曲、款冬花各一两,服之良验。
摘录《妇人良方》卷六《千金》卷十七:补肺汤
处方款冬花2两,桂心2两,桑白皮1斤,生姜3两,五味子3两,钟乳3两,麦门冬4两,粳米5合,大枣10枚。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心腹支满,咳嗽喘逆上气,唾脓血,胸背痛,手足烦热,惕然自惊皮毛起,或哭或歌或怒,干呕心烦,耳中闻风雨声,面色白。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款花散”。
摘录《千金》卷十七《圣济总录》卷四十八:补肺汤
处方白石英(研)1两,钟乳(研)1两,天门冬(去心,焙)2两,款冬花(炒)2两,桂(去粗皮)2两,桑根白皮(锉,炒)2两,五味子(炒)2两,紫菀(去苗土)2两,人参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烦满喘嗽,冲逆上气,唾中有血,心目惊恐,皮肤粟起,呕逆歌笑,心烦不定,耳中虚鸣,面色常白。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大枣2枚(劈),糯米100粒,生姜1分(切),同煎取7分,去滓,食后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外台》卷十引《深师方》:补肺汤
处方五味子3两,干姜2两,款冬花2两,桂心1尺,麦门冬1升(去心),大枣100枚(擘),粳米2合,桑根白皮1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胃虚寒咳嗽。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枣并桑白皮、粳米5沸,后纳诸药煮取3升,分3次服。
注意忌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引《深师方》《外台》卷九引《深师方》:补肺汤
处方黄耆5两,桂心3两,干地黄3两,茯苓3两,厚朴3两,干姜3两,紫菀3两,橘皮3两,当归3两,五味子3两,远志(去心)3两,麦门冬(去心)3两,甘草(炙),钟乳3两,白石英2两,桑白皮根3两,人参3两,大枣20枚(擘)。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咳逆上气,吐脓或吐血,胸满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以水1斗4升,煮取4升,分4次温服,日3夜1。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醋物。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外台》卷九引《深师方》:补肺汤
处方款冬花3两,桂心2两,钟乳2两,干姜2两,白石英2两,麦门冬(去心)4两,五味子3两,粳米5合,桑白皮根1斤,大枣100枚(擘)。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咳逆唾脓血,咽喉闷塞,胸满上气,不能饮食,卧则短气。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桑白皮、大枣令熟,去滓,纳药煮取1升2合,分3次服。
注意忌生葱。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外台》卷十引《集验方》:补肺汤
处方五味子3两,白石英(研,绵裹)3两,钟乳(研,绵裹)3两,桂心3两,橘皮3两,桑根白皮3两,粳米2合,茯苓2两,竹叶2两,款冬花2两,紫菀2两,大枣50枚,杏仁50枚,(去皮尖双仁),苏子1升,生姜5两,麦门冬4两(去心)。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咳逆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而渴,舌本干燥。
用法用量以水1斗3升,先煮桑白皮、枣、粳米令熟,去滓,纳诸药,煮取4升,分3次服,日再夜1。
注意忌大醋、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引《集验方》《圣济总录》卷六十九:补肺汤
处方黄耆(锉细)2两,桂(去粗皮)2两,生干地黄(焙)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紫菀(去苗土)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当归(切,焙)2两,五味子2两,远志(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甘草(炙,锉)1两,钟乳(研成粉)1两,白石英(研成粉)1两,人参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再入研药同和匀。
功能主治吐血后,胸中痞痛,口燥不喜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医钞类编》卷七:补肺汤
处方阿胶、白及、苡仁、生地、甘草、桔梗、橘红、川贝母。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咳血伤肺。
用法用量噙化。
摘录《医钞类编》卷七元·《永类钤方》:补肺汤
组成人参、黄芪、北五味、紫菀各七分半(各6克),桑白皮、熟地黄各一钱半(各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益肺气,降逆止咳。
主治主治肺气不足,咳逆气短,寒从背起,声低口干,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纤维化、肺心病、肺结核等病症属病久体弱者。
1.咳嗽:用补肺汤(太子参、黄芪、地黄、五床子、紫菀、桑白皮)加减治疗肺气虚咳嗽31例。治疗最短1周,最长3个月,以咳嗽和体在变化评定疗效。结果:治愈10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陕西中医》2001第10期)
2.哮喘、慢支:本方冲剂治疗肺气虚型慢支、哮喘缓解期患者64例,以症状、体征、免疫指标变化评定疗效,21日为1个疗程。结果:哮喘临床控制8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4.37%;慢支临床控制6例、豆效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25%。(《中医药研究》1998年第1期)
方解本方以熟地黄、人参、黄芪扶助正气,“肺虚而用参、芪者,脾为肺母,气为水母也,虚则补其母;用熟地者,肾为肺子,子虚必盗母气以自养,故用肾药先滋其水,且熟地亦化痰之妙品也”(《医方集解》),以五味子酸温敛肺、桑白支甘寒泻肺、紫菀辛能润肺,补虚、宣敛并用,祛痰而不伤正。本方主治肺虚咳嗽,如为实热咳嗽则不宜应用。
现代研究现代实验研究表明,补肺汤对COPD气虚证模型大鼠支气管和肺组织MMP-2、MMP-9、TIMP-1及TIMP-2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对COPD气虚证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方歌补肺汤中人参芪,熟地五味紫桑皮,气虚劳嗽咳不止,固本益肺邪自去。
摘录元·《永类钤方》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