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生猪历史数据分析(生猪统计数据)

作者:admin      2024-03-28 08:00:05     0



生猪历史数据分析(生猪统计数据)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16年生猪价格走势2、我国农村养猪现状分析?3、2023年猪价10—12月份分析?2000年至2016年生猪价格走势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行2015年猪价格或将达到高点据农业部对全国4000个养猪村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4.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8.2%。去年9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持续10个月下滑,目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后期生猪存栏量将持续趋紧。自去年四季度起,生猪价格便开始一路下滑。今年以来,元旦、春节等传统的消费旺季,都没能打破价格下跌的趋势。随着价格的不断下滑,养殖企业持续处于亏损态势。虽然5月份及7月份生猪价格有所回升,但6月份生猪存栏稍微上涨,再加上消费不旺的夏季,生猪价格短期预计还将会不温不火。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趋势是判断生猪出栏量的先行指标,从而会影响今后猪价的走势。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明年第二季度生猪出栏,到时生猪出栏量降低,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应量减少势必造成价格上涨。预计201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市场供应趋紧,生猪养殖效益将在盈亏线上或将达到高点。我国农村养猪现状分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牧原股份(002714)、温氏股份(300498)、正邦科技(002157)、新希望(000876)、大北农(002385)、天邦食品(002124)、巨星农牧(603477)、神农集团(605296)等本文核心数据: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仍较为明显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呈显周期性特征,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明显,一般3-4年为一个周期。所谓猪周期是指遵循“母猪数量减少——生猪供应减少——猪肉价格上涨——母猪补栏增加——生猪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下跌——母猪去产能”的一个循环,市场价格机制推动产能变化是猪周期的成因。以往发生猪肉价格大幅失衡,国家层面会通过政策、资金、行政手段等方式促使猪肉价格尽快回调。自2021年9月起,国家坚持以预警调控为主,通过抓住“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指标进行生猪产能调控,平滑猪周期的波动,未来猪价或将减少大幅波动,整体较为均衡。猪肉价格处于最新一轮周期调整后的低位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如下波动周期:2002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各为一个完整周期,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最近一次猪周期发生在2019-2021年,2019年受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出栏下降,猪价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均价涨幅较大。2020年,虽然产能在逐步恢复,但因为前期产能去化幅度较大,因此2020年生猪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全年猪价在高位波动。2021年,产能基本恢复,市场供应明显回升,猪价快速下跌,目前猪肉价格处于低位。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在2021年7月开始进行能繁母猪去产能,能繁母猪数量连续下降,目前能繁母猪处于合理水平。政策积极响应猪周期波动规律并逐渐侧重长效调控2019年非洲猪瘟爆发,猪瘟防疫事关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肉食品保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推出一系列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短期政策包括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增加信贷支持、压实猪瘟防疫工作等,长远性政策包括制定生猪产能管理方案、制定猪瘟疫情防疫方案等。展望未来,政策对于生猪养殖的管控更侧重长效机制、提前预警,未来几年生猪养殖行业价格波动有望相对平滑,而商业化育种实现品质改良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猪价短期上涨属正常反应,缺乏长期上涨动力从2019-2023年全国生猪存栏量变动情况来看,在经历2019年非洲猪瘟时期,生猪存栏量显著下滑,导致猪价明显上涨。2020年生猪存栏量仍未恢复以往水平,故全年猪价在高位波动。2021年以来,生猪存栏量已基本恢复猪瘟前水平,供给充足,猪价下滑。进入2023年以来,生猪存栏量有波动下滑的态势,从价格上看,2023年4月以来猪价呈现上涨态势,表明行业不断推进去产能后市场价格迎来回暖。但整体来看,目前生猪存栏量仍处于历史高位,生猪存栏量充足,中长期涨价难以持续。而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从能繁母猪到肥猪出栏需要10-11个月养殖期,即能繁母猪的数量能够影响10个月后生猪出栏数量。2019-2021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上涨,主要是非洲瘟疫之后的产能扩大;2021年7月拐点以来,能繁母猪开始进行去产能,连续9个月产能不断下滑,截至2023年5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92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2.2%,产能正常,处于绿色区域。2023年4月以来猪价上涨,更多是产能调减后市场的正常反应,但随着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回升,且能繁母猪仍处于合理区间,未来猪价缺乏进一步上涨动力。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3年猪价10—12月份分析?(一)猪肉价格持续11周上涨,月末涨幅扩大北方主产区散养户适重生猪出栏数量下降,规模养殖场减量提价;南方阶段性暴雨天气较多,部分区域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生猪正常调运。受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截至6月末,生猪和猪肉价格分别连续14八、猪肉周和11周上涨,6月最后一周环比涨幅分别达到10.6%和6.0%,是2021年10月以来周度环比涨幅最大值。生猪养殖利润回升,仔猪补栏较为积极,价格连续14周上涨,6月最后一周环比涨幅4.2%。据农业农村部数据,1-5月,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41万头,同比增41.3%,其中,5月份屠宰量2,530万头,环比减7.6%,同比增26.8%。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0.4%,同比减8.1%。6月份猪肉价格为每公斤26.14元,环比涨4.7%,同比跌3.2%;生猪价格每公斤16.12元,环比涨5.4%,同比涨2.9%;仔猪价格每公斤35.80元,环比涨13.5%,同比跌35.4%。(二)生猪养殖利润回升生猪价格涨幅超过饲料玉米价格涨幅,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总体稳定,猪粮比价进一步提高。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6月份猪粮比价为5.82:1,比上月提高0.40个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份全国饲用玉米价格为每公斤3.00元,环比涨1.0%,同比跌0.3%;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每公斤3.86元,环比持平,同比涨6.3%。据行业监测统计,6月平均,自繁自养养殖户出栏一头120公斤的肥猪头亏损60元左右;外购仔猪养殖户盈利100元左右。(三)1—5月累计,猪肉和杂碎进口量同比均大幅减少据海关统计,5月份我国进口冷鲜冻猪肉12.57万吨,环比减10.2%,同比减65.7%;进口额2.43亿美元,环比减11.8%,同比减77.1%;出口量2362吨,环比减4.1%,同比增104.24%;出口额0.12亿美元,环比减4.1%,同比增26.6%。进口猪杂碎9.25万吨,环比减1.4%,同比减13.1%;进口额2.29亿美元,环比增2.0%,同比减9.0%。1-5月累计,进口冷鲜冻猪肉68.15万吨,同比减65.2%;进口额13.66亿美元,同比减75.4%;出口量1.18万吨,同比增175.47%;出口额0.61亿美元,同比增57.0%;贸易逆差13.05亿美元,同比减76.3%。进口猪杂碎45.57万吨,同比减15.0%,进口额10.78亿美元,同比减11.7%。(四)美国和欧盟猪肉价格均上涨受通胀水平持续走高、瘦肉猪价格上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美国和欧盟的猪肉价格均上涨。6月份,美国猪肉切块批发价格为每英担110.50美元,环比涨5.8%,同比跌12.0%。51%-52%瘦肉猪价格为每英担79.00美元,环比涨6.6%,同比跌9.2%。欧盟猪肉批发价格6月份为每吨1871.50欧元,环比涨0.6%,同比涨14.5%。(五)国内猪肉价格短期内上涨速度将放缓国内市场:预计短期内生猪和猪肉价格涨速放缓。主要是因为:一是能繁母猪产能处于正常合理区间。能繁母猪存栏自2021年7月达到最高值后逐步回落,对应今年6月份及以后一段时间,生猪存栏量将逐步回落,结束供给宽松局面,加之近期受生猪价格上涨、养殖利润回升等因素带动,二次育肥的数量增多,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的补栏积极性升温,出栏生猪节奏减慢,支撑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但目前能繁母猪存栏仍在4100万头以上,处于正常合理区间,不具备支撑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二是饲料价格回落,对生猪价格的成本支撑作用减弱。饲料原粮价格明显下跌将带动养殖成本下降,玉米、豆粕期货09合约价格已分别回落至上年底和今年初水平,对生猪价格的成本支撑力量明显减弱。三是猪肉库存高企、终端消费减弱,进一步减缓价格上涨速度。据行业监测数据看,江西、湖北、吉林的冷鲜冻肉库容率高达50%以上,远高于五年平均水平,预计后续继续批量收储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受天气炎热以及大中小学进入暑假等因素影响,消费需求减弱。总的看,生猪和猪肉价格短期内上涨速度预计放缓。国际市场: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全面放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猪肉消费量恢复性增加,加之受发达国家通胀持续恶化、中国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预计国际生猪和猪肉价格短期内高位震荡。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