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王濛:母亲的窝囊和忍受,才给了我横冲直撞的勇气

作者:admin      2024-04-11 17:21:33     0



王濛:母亲的窝囊和忍受,才给了我横冲直撞的勇气在我的印象里,王濛这种敢做敢说、敢打敢拼的个性,肯定是在开明有爱的家庭中长大的。但直到最近,我看到了一场王濛公开发表的演讲,主题就是关于自己的母亲,才了解到她的成长环境原来如此压抑和窒息。她在演讲的开头是这样说的,“以前老有人问我,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其实这经常让我犯难,大家期待的标准答案,肯定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人物,伟大的英雄或者运动员的名字。但今天我终于可以坦荡的说出,在我的世界里最伟大的人是我的妈妈,张晓霞女士。”▲图源自《人物》后面听完整个故事,我的感动无以复加。王濛的母亲张晓霞,早早结婚,相夫教子,一辈子任劳任怨,但仅仅是因为没有生出儿子,就成了整个家族的“笑柄”。父亲稍有不顺心就对她动手,但在张晓霞的眼里,这不算“家暴”。张晓霞就是这样一个极其软弱、受了委屈只会泪眼汪汪的女人。但在全家人都反对王濛进短道速滑队的时候,只有母亲一个人站了出来,她说,“孩子那么喜欢,就让她试试。”这句话最终改变了王濛的一生,她也发现,当她在赛场上拿冠军的时候,妈妈会发自发自肺腑的高兴,那样的开心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所以我一开始的念头很简单,我不是为了拿多少冠军才站到赛场上,我只想我妈妈开心。”就这样王濛一路滑到哈尔滨、北京,滑到了都灵、温哥华……无数次的高峰低谷,站在王濛身后陪伴她,鼓励她,总在关键时刻推她一把的,始终是张晓霞。“我到这两年才明白张晓霞有属于自己的力量,她选择窝囊和忍受才给了我横冲直撞和世俗冒犯的勇气。她一辈子都被束缚着,但她思想上又有特别进步的一面,我妈从小没给过我任何限制,允许我犯错、闯祸,允许我成长得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图源自《人物》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母亲,她可能命运坎坷、学历不高、能力有限,但她用最朴素的信念和行动为孩子的生命注入了活力,也成了孩子心里最闪闪发亮的名字。这让我想到之前给大家介绍的一位大学女教授黄灯,她没有去观察985/211学生,而是选择照亮那些被大众忽视却占大学生90%的“二本及以下的学生”。(戳这里回顾《“中小学的拔苗助长,到大学都会结成苦果!”大学女教授的15年教育观察》)当时黄灯老师的书《我的二本学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特别是她在书中犀利的观点:现在大部分的二本学生,就像点不燃的湿柴,他们的内心空洞,大学四年的时光都在虚掷着……她呼吁大家不能只关注精英和学霸,也要把目光分给这些在迷茫中挣扎的普通孩子们。而在今年,黄灯老师又带来了自己的新书《去家访》,她走进了这些二本学生的家庭做调研,对这个群体有了一个更为完整的认知。了解了他们的原生家庭之后,她坦言,之前的写作是带着情绪的,有一点怒其不争的感觉,但其实这些孩子能够读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人生突破。通过家访,最让黄灯感动的,就是那些学生的母亲们,她们进厂打工、海上种田、伐木采茶来维持生计,同时也把最质朴的理念根植进一个个孩子的生命中,这些内在的体验都成为他们在夹缝中生存的强大力量。能让这些二本学生不受困于自己的出生和学历,有勇气“向前一步”的,就是这些再平凡不过的母亲。这些母亲的名字,和她们背后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是我今天特别想分享给大家的。01“被骗来我家的越南妈妈”张正敏是家访学生中的一个,她并非黄灯的学生,当时张正敏想做一个课题,请黄灯做她的指导老师。也是在这样的契机下,黄灯开始了解到张正敏和她的越南妈妈、记不清女儿名字的传统爸爸、游手好闲到处要钱的无业哥哥。妈妈17岁被她的姐夫从越南骗过来,以2800元卖给了张正敏的爸爸,而在张正敏出生的山村,还有十六七个同样的越南媳妇。▲图源自《去家访》很多小朋友的越南妈妈回家探亲就再也不回来了,张正敏小时候的噩梦就是妈妈也会如此。10岁的时候,越南妈妈心疼孩子每天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不顾胸无大志的爸爸反对,凑够了3万块钱,到镇上买了一个老宅。这是张正敏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她上了镇上更好的小学,很多事情都方便了很多。后来因为邻居要修新房(两家共用一面墙),她家也不得不重修房,爸爸进入了抱怨模式,埋怨妈妈非要花钱搬到镇上。▲图源自《去家访》妈妈却下了天大的决心,要一个人盖房,靠着在工地帮工学的那点技术,从挖地基、买材料开始,一砖一瓦独自盖起了二层楼,虽然房子最后再没有任何钱装修,但能遮风挡雨足矣,父亲则一直袖手旁观、讽刺打压母亲。在张正敏的学业上,父亲无法提供任何经济和精神支持,母亲因为没有身份,只能隐匿在各种卑微的职业中为女儿赚学费,她会在深山老林砍木头、砍竹子、采茶叶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会在在黑工厂卷鞭炮、和水泥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我生了孩子,怎么苦,都会将孩子带大,去到哪里,都不会将孩子丢下。”张正敏妈妈说。她曾试图逃跑,但孩子让她放弃了这个计划,她现在的人生愿望是通过教育带着孩子一起“逃跑”。张正敏也无数次提醒自己:“一定要走出去,一定要不顾一切地往前跑。”黄灯家访时,看见了张正敏埋头奔跑的痕迹,是41张获奖证书、49张奖状和200多支用空的圆珠笔,张正敏形容自己是“从农村爬向了城市”。▲图源自《去家访》如今张正敏完成本科学业之后又攻读完了硕士,和男朋友落脚在南方城市,在准备银行考试,在张正敏的努力下,妈妈有了身份,可以光明正大的从事社会活动,她们的“逃离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02“我妈是村里第一个会开摩托车的”林晓静是黄灯一堂公共课上的学生,她积极主动,总爱坐第一排,师生两人交流逐渐增多,最终促成了黄灯踏上林晓静故乡饶平之行。林晓静的妈妈谢英华特别的热情,一路熟悉地介绍当地的的茶叶经济、家乡变化和风土人情,其实她也并非土生土长,而是从江西赣州嫁过来的外省媳妇。最初嫁到这里时,她十分的不适应,这个穷乡僻囊让她受尽了苦头,丈夫对她缺少陪伴,每天都去外面打牌,贫穷和孤单成为她的家常便饭。她与本地人也格格不入,因为她是村里第一个穿高跟鞋、裙子的女人,第一个会骑摩托车和拥有驾照的女人,也是第一个拥有QQ空间、淘宝的人,思想保守的街坊邻居总是对她指指点点。谢英华心里也有一种挥之不去得落差感,她之所以如此“时髦”是因为她曾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跟随第一批打工潮,见识过深圳大城市的生机勃勃,也曾拥有美好的前程。在深圳,她饿过肚子、睡过坟墓,接连换了两三份工作,才算稳定下来,并且凭着自己少女时代与祖父母共同抚养一家8口的刚毅勇敢,做的越来越好。那个时候她的薪酬可以达到2千,还当上了小组长,领导明确表示会重点培养她,她却自卑地认为自己读书少,难当重任,最终在逃避中错失了这一重要人生机会。这段经历成为谢英华最大的遗憾,但也塑造了她敢打敢拼的个性和对儿女人生的强烈责任感。随着林晓静和弟弟的出生,谢英华从刚来的各种不适中走出来,重新被唤起斗志。生计成了她要攻克的另一个难关,她做起了珠绣生意,后来又种起茶园,靠着一辆摩托车风驰电掣地奔波在城市、乡镇与山区之间,到了采茶季,没日没夜地干活是她的常态。▲图源自《去家访》当村里很多孩子特别是女孩早早退学,谢英华早年的经历让她坚定地要为儿女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哪怕要付更高的学费,以及生活更加辛苦。谢英华的眼里,她从来不会觉得二本大学不起眼,这已经是他们夫妻二人竭尽全力支撑孩子所能达到的最好结果,也是为孩子提供的最可靠的起点。亲眼目睹父母的奔波与劳苦,林晓静学会了“勇敢面对”,她把这四个字贴在床头,激励着她客服困难,也收获了更多的笃定和安宁,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在父母的忙碌中,姐弟俩也很早学会了彼此照顾、生活自理,特别是晓静从小主动地承担了做饭、照顾弟弟等家务。在林晓静的记忆力,按部就班的学习已经记忆暗淡,但是母亲几千个日夜用摩托车接送她上下学和为生计奔波的身影是她生命最强大和清晰的支撑,支撑她坚持在学术研究的路上向前。0315小时工作制妈妈罗早亮是黄灯做班主任时带的学生,趁着罗早亮回家帮家里收红薯,黄灯也借机来到了他的故乡台山。▲图源自《去家访》早亮的父母同样是在广州打工时认识的,黄灯发现自己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父母都有外出打工的经历而且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还会继续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问题也随之产生。早亮妈妈早早的从自己不同弟兄姐妹养孩子的“教训”上吸取经验,与早亮爸爸达成了共识:不外出打工,在家多陪伴孩子,但是为了维持家庭生计,需要多做副业挣钱。早亮父亲早年经营过一片耗场,最终以失败告终,如今凭借养耗的技术继续为别人在海上“耕田”,所以很多年,家庭的副业收入主要靠母亲卖豆腐维持。除此之外,早亮母亲还经营着7亩地,根据季节种不同的作物,家里还有30多头猪、七八十只鸡鸭鹅,每天都要的喂食、清扫、照看。每天早亮妈妈2点起来就做豆腐,赶在早6点前,把豆腐拉到菜市场去卖,早上8点必须回到家开始做家务,抽空把没卖完的豆腐炸成油豆腐,再去卖一次,赶回家继续做剩下的家务,一天算下来要工作15个小时。劳作过程中,早亮妈妈不断重自己的人生哲学:“要勤快”、“(面对困难)不要怕”。她也将自己对劳动的认知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她从不娇生惯养孩子,孩子们要学会做饭,从早亮7岁开始,家里的三餐都是姐弟三人轮流完成的。所以早亮成长的过程中时刻伴随着“劳动”,他的日程表里除了有课程和作业,还会有做饭时间点、种植和收割红薯的节点、稻谷的晾晒收整时间。即使到了高三,应季农活一到,早亮还是会回家帮忙,收到大学通知书的第二天,早亮依旧准时的出现在自家农田。▲图源自黄灯社交平台早亮却很少抱怨,他早早地就认识到劳动对于生存的必要性,对父母充满了理解与感恩。正是在这样的“训练”之下,早亮能在2个小时之内就将一直活蹦乱跳的鸭子变成桌上的美味,满手长满农活老茧的他插秧的麻利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当大学里很多同学倍感焦虑和压抑时,早亮却并不以为然,毕业之后正逢疫情,就业环境恶劣,早亮辗转波折好久都未稳定下来,但是他的心态也调整的很快,主动放弃了大城市生活,坦然回到家乡,考入教职,生活的非常幸福。相比于学校教育提供的被社会认可的一纸文书,家庭教育、劳动教育对早亮赋予了更多的生命力。我很喜欢黄灯老师在新书发布会上的一段讲话,在聊起她觉得什么样的学生将来会有前途的时候,她用到了一个词“不害怕”——“现在的学生什么都怕,怕别人的说法看法、怕与众不同、怕恋爱失败、怕工作不如人、怕错失人生机遇……太长时间他们喜欢扮演乖巧听话的好学生,被大家共识的单一标准牵着鼻子走。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们没有坚定的内驱目标,过早失去了好奇心,缺乏由心而发的力量感。”所以黄灯更喜欢她的学生调皮吵闹,多和她讨论问题甚至吵架。这样的孩子,才是最有生命活力的,不管出生如何,都能够抓住社会缝隙生存下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