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小米SU7再发事故:新能源车跨越式发展,车企智驾是否过度营销

作者:admin      2025-04-15 00:30:46     0



【汽车之家 行业】3月29日小米SU7(参数|询价)标准版在安徽铜陵的严重交通事故讨论热度还未散去,4月5日网上再度传出一起小米SU7事故。

湛江市徐闻县,陈某驾驶一辆小米SU7途经徐闻县曲界镇华海农场附近时,与对向车道一辆2轮电动车发生碰撞,致2轮电动车两名驾乘人员当场死亡,汽车起火燃烧。小米官方回复,此次车辆是在手动状态下行驶,而非NOA状态下。

汽车之家

电动汽车更容易着火吗?

单看统计数字,电动车起火率确实更低。公开数据,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是万分之0.49,2020年起火概率下降到万分之0.26,而传统燃油车的火灾事故率在万分之1到万分之2之间(不同口径可能略有差别)。

这可能和大多数人的感觉不一样,电车起火率怎么会比油车还低?

原因之一可能来自燃油车的保有量的基数更大、平均车龄更长,2023年乘用车平均车龄是6年,部分甚至超过10年;而新能源车更年轻,只有1-3年。背景条件不同,单对比数字下结论,可能并不可取。但大方向没有错,电池安全性在技术进步下,确实在提高。

根据2024年2月欧阳明高院士所进行的统计,受访的36家整车和电池企业中,已有78%的企业具备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的技术储备,也就是即使电芯单体热失控,也不会发生由热扩散导致的动力电池起火和爆炸。

监管要求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有明确要求。2020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提出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给乘员预留逃离时间。

该标准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现在还不清楚这2次事故SU7在碰撞后多久发生燃烧。

“0接管” 成为车企营销常见名词

许多新能源车企为了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消费者关注,大力宣传“0接管”、 “遥遥领先”、 “车位到车位”等概念,这类名词被大力宣传,会不会让众多消费者混淆了 “无人驾驶” 和 “辅助驾驶” 的概念,误以为可以完全放手让智驾系统开车?

中国新能源车在功能高度类似的背景下,给企业营销增加不少难度,车企想尽办法创造新词,高管必须更自信、坚定地带着营销新词,宣扬旗下品牌汽车的“卓越性能”,才能赢得市场最广泛的信任。

L3是车企责任的分水岭

L3是自动驾驶系统开始承担事故责任的分水岭,国内还没有开放出售搭载L3级自动驾驶系统应用产品的政策。只有搭载L3以下的产品,车企才能上市,且发生事故,车企不会作为主要的追责对象。

车企在营销过程中,会宣传自己产品是比L2更高阶的智能驾驶系统,使用“L2+”或“L2.9”等更接近L3的术语,突出自家产品并非是一般的辅助驾驶。

欧洲航空:产业跨越式发展付出巨大代价

1969年3月协和式客机首次试飞,这款飞机能在1.8万米高空,以2.02倍超音速巡航。 如果依靠当时既有技术,此类超音速飞机难以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协和飞机投入大量研究资源,在研发和商业化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新技术,成为上世纪60年代欧洲航空技术的最高水平的代表。

但在2000年,协和飞机发生了营运过程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灾难性事故:法国航空4590号班机空难,导致旅客对其信心大减。

汽车之家

法国航空4590号班机空难

受种种因素影响,英航和法航决定协和飞机执行完2003年10月23日的最后一次商业飞行后终止服务,并于同年11月26日完成“退役”航班后结束其27年的商业飞行生涯。

总结或展望

一个有影响力的事故,可能会改变一个产业的发展。我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感到骄傲,但也不希望出现 “跃进”式的发展。哪怕最优秀的智驾企业也无法在短期内穷尽所有的驾驶场景,输入到算法做到最优。

2025年2月工信部明确了车企在营销中,不可以出现混淆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概念的表述,更进一步规范了智驾行业发展。

相信未来随着监管政策完善、车企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对智驾系统认识的提高,中国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健康的发展。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