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行业]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市场正成为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焦点。作为全球汽车座舱电子领域的领先企业,伟世通通过深度本土化战略和全栈AI技术布局,正在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技术边界。近日,伟世通在上海举办媒体沟通会,详细解读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并展示了即将于2025年上海车展亮相的核心技术成果。
中国市场:伟世通全球战略的核心
伟世通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韦巍在沟通会上指出,随着电气化、智能化趋势的加速,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二是成本控制的效率。
“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速度非常快,这对企业的决策速度和执行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韦巍称。伟世通作为一家中小规模的全球化企业,凭借灵活的决策机制和快速的转型能力,成功应对了这些挑战。同时,伟世通通过降本驱动的创新,推出了多款高性价比的电气化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伟世通的本土化战略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支持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智能座舱、高性能显示屏及电池管理系统等前沿技术支持;二是助力中国车企拓展国际市场,构建全球化供应链网络;三是支持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与本土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加速AI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转化。
AI座舱:全栈布局定义智能汽车新标杆
在AI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座舱正成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领域。伟世通通过全栈AI能力的构建,正在实现从传统汽车供应商到技术驱动型创新企业的转型。其cognitoAI平台作为核心成果之一,深度融合了大语言模型、车辆数据与电子控制单元(ECU)信息,支持实时决策与下一代人机界面(HMI)交互。
“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座舱的智能化水平,还为用户带来了更直观、更个性化的驾乘体验。”伟世通中国区销售和市场负责人贺鹏飞表示,伟世通在AI座舱领域的布局涵盖了硬件、软件及软硬件结合的架构开发。
在生态合作方面,伟世通与全球主流芯片公司保持紧密合作。基于高通第五代智能座舱芯片开发的SmartCore™ HPC高性能计算平台,算力较上一代产品大幅提升,为AI座舱体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伟世通与火山引擎的深度合作也备受关注。双方共同开发的新一代智能座舱将于2025上海车展亮相,该方案结合了伟世通的高算力域控平台与火山引擎的豆包大模型AI能力,聚焦端侧多模态大模型部署与端云协同服务,深度挖掘AI在汽车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
显示技术与电气化系统创新
在显示技术领域,伟世通展示了其在沉浸式数字座舱显示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其大尺寸曲面OLED屏、全新日光可读OLED屏、分区主动隐私技术及Deco Trim显示技术,构建了高分辨率、低功耗、高可靠性的车载显示解决方案。
大尺寸曲面OLED显示屏
“未来,车载显示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精致化和人性化体验。”伟世通技术专家指出,随着AI和新一代座舱技术的导入,显示屏将成为车与人交互的核心窗口,推动智能座舱向沉浸式交互、安全化设计、人性化体验方向深度发展。
在电气化领域,伟世通推出了“G2C(电网到电池)”高度集成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OBC、DCDC、BMS、PDU、e-connect等模块,并率先采用了新一代GaN氮化镓半导体技术,实现了98%的能量转换效率和20%以上的重量优化。其通用型电池管理系统兼容多元化学类型,通过统一软硬件接口,大幅缩减开发周期与成本,助力车企实现快速适配与技术迭代。
伟世通“电网到电池”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
伟世通的创新布局不仅限于当前的技术成果,其对未来智能出行的构想同样引人注目。通过全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伟世通正在从端侧智能到云端协同的全链条技术架构上持续发力。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为用户打造更直观、更敏捷、更个性化的驾乘体验。”韦巍表示,伟世通将继续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致力于研发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前沿座舱电子及电气化产品,推动智能出行的全面落地。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