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美国关税伤了盟友,反倒推进中欧电动车关税谈判进展

作者:admin      2025-04-19 00:31:45     0



[汽车之家 行业] 北京时间 4 月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 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34个主要经济体征收更高的差异化关税,具体到汽车领域,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豁免对等关税, 并按照 3 月 26 日发布的行政令统一额外加征 25%关税。

4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面对记者又提到,25%的汽车关税也会考虑豁免。特朗普的政策实在无法预测,刚说完加税,又说豁免,豁免完又要暂缓。一言难尽。。。

汽车之家

特朗普新关税实施后,现在汽车关税到底是多少?

我们以特朗普3 月26 日在白宫签署公告为准,公告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将适用于进口乘用车(轿车、运动型多功能汽车等)和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将在4月3日生效。

当中包含“对等关税”豁免情况,我们在此不展开叙述。中美关税从2018年开始已经经过多年、多轮次的调整,情况复杂,我们特此查询了多方报告后汇总:

中国出口美国的燃油乘用车调整后关税为47.5%,电动乘用车为122.5%,汽车零部件总体关税为47.5%~50.5%,

目前已经接近特朗普竞选时期口号,预计后续提升幅度非常有限了。

汽车之家

汽车整车出口美国金额以及占中国出口比例仅约2%,影响有限

2024 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乘用车和轻客数量为9.8万辆,仅占中国出口到全球的乘用车和轻客数量的1.8%,总金额为161.7 亿元,占出口全球金额的2.6%。

其中新能源(PHEV+EV)数量占比仅为0.3%,金额占比仅为0.4%。2024 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中大客数量为174 台,金额为1.3 亿元,北美客车形态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出口美国本土的客车数量很少。

虽然美国对电动乘用车和电动大中客征收的关税高达122.5%,但实际影响的数量和金额非常有限。乘用车和客车企业也从没规划过对美国的出口业务。

汽车之家

零部件影响大于整车,但中国企业早已布局准备

出口美国的汽零供应商分几种情况:

1)在美国本土有产能的,已考虑到未来出口会转到美国本土生产,或者向下游转移,这种影响相对较小。比如,福耀玻璃。

2)计划从泰国、越南、摩洛哥等地间接贴牌出口到美国,这类未来将面临关税制约,但实际税率还是低于从国内直接出口美国。比如,赛轮轮胎。

3)之前完全依赖国内出口的企业,可能会倒逼国内零部件企业去美国建厂,或出口区域布局转向。

上诉几类企业都做好了对应的布局,对关税影响有限的原因来自

第1:从2018 年贸易战开始,对美国收入占比高的汽零上市公司,部分已经在美国完成了建立生产基地或转移部分产能。比如,2024 年,福耀在美国总业务的大部分产品来自当地生产配套,单独出口美国产生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已经很低。

第2:这些公司在全球业务持续拓展,导致出口美国金额占比下降,中国出口美国汽车零部件金额占全球比例从2018 年33.4%下降至2024 年20.3%。比如,银轮股份,向特斯拉有配套供货,但出口美国部分业务占收入比例低,海外收入增长主要来自非美国地区的拉动。但同时也在美国布局了产能,如果后续关税恶化,可以立即转向美国本土生产。

汽车之家

2018年以来,对美国出口占比持续下滑

关税反倒让日韩等盟友们受伤

2024年,美国新车销量合计为1603万辆,其中870万辆 (54%) 在本土生产、733万辆 (46%) 来自进口。这46%的进口量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墨西哥。

汽车之家

日本:日本是美国第五大汽车进口来源国,美国关税对日本汽车产业的冲击大,而汽车产业对日本又太重要, 美国又是最大的海外市场,日本在这一轮关税中大概率会妥协。

斯巴鲁在美国市场销量占比达到7成,丰田、日产、马自达、本田也占比2~4成,美国是支撑各公司经营的关键市场。

欧盟:2024年,欧盟向美国出口新车74.9万辆,占其出口总量的16.5%;而且欧盟向美国出口汽车的均价都较高,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金额占比24.9%。

4月14日特朗普提到可能豁免汽车25%关税,4月15日上午,日本汽车股票立马大涨,日股的本田(TYO: 7267)、丰田(TYO:7203)等普遍上涨5%。从此便知,关税对日本汽车的冲击。

特朗普反倒推进了中欧电动车关税谈判

2024年10月30日起,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关税,中国车企当时提议会做出价格承诺(意思是中国车企提高在欧洲售价,同时限制出口数量),希望进一步商量,但没有进展。

4月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了视频会谈,双方同意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协议谈判,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

总结和展望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后,计算机产业就超过了汽车行业,成为GDP的主要拉动产业,美国制造业逐步转向附加值最高的半导体等尖端制造。

现在特朗普硬要以高关税壁垒,逼迫市场放弃高毛利的高端制造和服务业, 转向低毛利的制造业, 许都产业专家都认为实在得不偿失、难以理解。

一条高铁都要修11年的美国,即使制造业能够回流了,怕是企业都找不到足够多适合的熟练工人。(汽车之家 图/文 吴沛哲)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关键词: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