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什么是车辆磨合

作者:admin      2022-04-22 01:59:03     540



磨合也叫走合。汽车磨合期是指新车或大修后的初驶阶段,一般为1000~3000公里,这是保证机件充分接触、摩擦、适应、定型的基本里程。在这期间可以调整提升汽车各部件适应环境的能力,并磨掉零件上的凸起物。汽车磨合的优劣,对车的寿命、安全性、经济性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出厂后的新车,虽然已经进行过磨合,但是零件的表面依然较粗糙。零部件在加工、装配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一些很难发现的隐患。新零件与配件间,有很多金属粒脱落,这些金属粒不仅使零件间的磨损加剧,而且落入机油后还会使机油的质量下降,影响了润滑的效果。由于新的零件在运行时摩擦阻力比正常时期大,所以油耗也会比较高。 磨合的时候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无论是新车还是旧车,汽车启动都需要预热,而且非常有必要。因为刚启动的发动机温度低,各部位的润滑油还没到位,立即开车会让互相接触的部件没有得到充分的润滑,致使零部件损耗。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既爱环保又爱车的朋友就会纠结了,因为启动发动机后车辆便开始产生废气,但是车辆又必需要得到一定的“预热”。但如果长时间“预热”不但会让发动机产生大量积碳,而且也不利于环保,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启动车辆10秒钟左右就可以出发了,也就相当于是系好安全带,整理整理衣服的时间。 另外,“热车”也有季节之分,比如冬天的时候气温很低,机油的润滑度不够好,这时怠速时间就可以稍微长一些,一般在30秒左右就可以了,然后可以采用低速行驶1~2公里的方法继续预热,这样就可以避免长时间怠速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了。 2、避免负荷过重。在磨合期间的车辆,发动机内的零件仍然处于“崩紧”的状态,如果整天是满载运行的话,那会对机件造成一定的损坏。一般建议处在磨合期的新车不能超过额定载荷的80%。 3、忌长途行驶和高速行驶。长途旅行也就意味着发动机连续长时间工作,这对发动机内部仍没“沟通”好的零件来说是一个负荷,会直接影响到零件之间的配合,不利于发动机长期的使用。处在磨合期的汽车,最好避免高速行驶。据资料显示,新车在磨合期内速度最好控制在40-70公里/时内,不能以过高的速度行驶。在行驶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发动机转速表和速度表,确保发动机转速和车速都不要过高。一般情况下,磨合期的发动机的最高转速值建议保持在2000-4000转/分。 4、使用品质较好的燃油。其实不管是新车,还是旧车,它们都不能使用低于厂家规定标号的燃油。这对于仍处在磨合期的新车来说更为重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使用品质较好、标号较高的燃油。 5、换挡需要及时,这个主要是针对新手和使用手动挡车型的朋友来说的。及时换挡是为了避免高挡位低转速和低挡位高转速行驶的情况,这对发动机的长期使用来说都是不好的。也不要长时间用着一个挡位,该升挡就升挡,该降挡就降挡,不要每一次都到达挡位的最高速度才进行切换。 另外,自动挡也需要磨合。编辑建议的方法是可以先将挡位挂到低挡位,然后让发动机转速提到是中高段,保持20-30秒,时间不要过长,转速也不能过高。然后,放开油门主动让车速和转速降低,此后每一个挡位都用这种方法进行适当的磨合。至于手自一体变速箱,则可以切换到手动模式,然后按照上面的方法,每个挡位进行磨合。 6、刹车系统需要磨合。在新车磨合期的时候,切忌猛踩刹车,缓慢刹车可以让新车的刹车鼓或刹车片取得一个更好的配合间隙。 7、切忌时常紧急制动。这点与刹车系统磨合息息相关,也会影响到汽车日后的安全性。不管是新车还是老车,紧急制动可以避免的话就尽量避免,因为每一次紧急制动都会给刹车系统带来强大的负荷,不仅对刹车系统有损害,而且还增加了危险性。为了避免紧急刹车的发生,开车时最好确定一个安全的距离,在这个安全距离内便开始缓慢刹车。换句话说,就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车子可以缓慢地停下来。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