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蒸发器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7-05 18:12:07     231



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属于蒸发器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蒸发器加热系统。背景技术:2.刮板薄膜蒸发器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刮片将液体分布成均匀薄膜而进行蒸发或蒸馏的一种高效蒸发、蒸馏设备,在制药、化工、环保等行业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蒸发器的罐体上装有夹层,内部装有可旋转的旋转轴,旋转轴能够带动外周的刮板旋转。料液由蒸发器上部加入后,在重力和旋转刮板的带动下,沿罐体的内壁面形成下旋的薄膜,完成液由底部排出器外,溶剂蒸发后从上部排出,溶质由底部排出,适用于高黏度、易结晶、易结垢或含悬浮物的料液的蒸发处理。3.使用时,在夹层内可通入导热油或热蒸汽等热介质对罐体进行加热,导热油作为热介质时采用下进上出的形式,蒸汽作为热介质时采用上进下出的形式。现有的夹层一般只在内部设置导流板进行导流,热量传递的速度较慢,使得罐体各部位加热不均,影响蒸发器的蒸发效率。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加热系统,能够提高热介质进出速度,提高加热效率,进而加快料液的蒸发作用。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蒸发器加热系统,包括:6.第一环筒,绕设于罐体的上部外周,且通过第一连通孔与夹层的内部连通,第一环筒上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管;7.第二环筒,绕设于罐体的下部外周,且通过第二连通孔与夹层的内部连通,第二环筒上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二管;8.螺旋导流板,螺旋绕设于夹层内,螺旋导流板上贯通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罐体的周向上,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分别间隔分布有若干个。10.一些实施例中,在罐体的轴向上,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分别间隔分布有若干圈。11.一些实施例中,在罐体的轴向上,相邻两个第一连通孔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第二连通孔之间的间距。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管和第二管分别沿罐体的径向延伸,且第一管和第二管对称分布于罐体的两侧。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环筒和第二环筒分别为环状半圆管,第一环筒和第二环筒的直径相等。14.一些实施例中,螺旋导流板在罐体轴向上的螺距大于第一环筒和第二环筒的直径。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螺旋导流板的上层板体上的导流孔与螺旋导流板的下层板体上的导流孔上下对应设置。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罐体上还设有延伸至罐体内部的进料管,进料管的主轴沿罐体的切向设置。17.一些实施例中,进料管设有两个,在罐体的周向上,每个进料管均位于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18.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可通过热蒸汽或导热油等不同属性的加热介质进行夹层的加热,热蒸汽采用从上向下供送的形式,导热油采用从下向上供送的形式;上述加热介质输送时可借助导流孔提高输送效率,第一环筒和第二环筒的设置可辅助提高加热介质的供排速度,保证加热的均匀性,有效的提高了蒸发器的加热效率,加快了料液的处理速度。附图说明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加热系统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加热系统图1中ⅰ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加热系统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23.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24.1、第一环筒;11、第一管;12、第一连通孔;2、第二环筒;21、第二管;22、第二连通孔;3、螺旋导流板;31、导流孔;4、进料管;61、罐体;62、夹层;63、刮板;64、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27.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器加热系统进行说明。蒸发器加热系统,包括第一环筒1、第二环筒2以及螺旋导流板3;第一环筒1绕设于罐体61的上部外周,且通过第一连通孔12与夹层62的内部连通,第一环筒1上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管11;第二环筒2绕设于罐体61的下部外周,且通过第二连通孔22与夹层62的内部连通,第二环筒2上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二管21;螺旋导流板3螺旋绕设于夹层62内,螺旋导流板3上贯通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31。28.本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加热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加热系统,可通过热蒸汽或导热油等不同属性的加热介质进行夹层62的加热,热蒸汽可从第一管11供入第一环筒1,经螺旋导流板3和导流孔31及时输送至夹层62下部,并经第二环筒2排出;还可采用导热油加热,导热油从第二管21供入第二环筒2,经螺旋导流板3和导流孔31及时输送至夹层62上部,并经第一环筒1排出;采用上述任一加热介质进行加热时,均可导流孔31提高加热介质的输送效率,第一环筒1和第二环筒2的设置可辅助提高加热介质的供应或排放速度,保证加热的均匀性,有助于提高蒸发器的加热效率,加快料液的处理速度。2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第一连通孔12和第二连通孔22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2,在罐体61的周向上,第一连通孔12和第二连通孔22分别间隔分布有若干个。30.第一连通孔12设置在罐体61的外周壁上,能够与夹层62的内部有效连通。以采用蒸汽为加热介质、向夹层62内自上而下供送蒸汽为例,第一连通孔12位于第一环筒1内,可将第一管11送入的蒸汽尽可能均匀的分布在第一环筒1内,并借助第一连通孔12将蒸汽送入夹层62内,蒸汽在螺旋导流板3的作用下向夹层62下部输送,同时还通过螺旋导流板3上贯通的导流孔31向下输送,提高了蒸汽的输送效率,蒸汽在输送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直至到达夹层62底部形成冷凝水,最终经第二环筒2和第二管21排出。第一连通孔12和第二连通孔22在周向上分布有多个,便于蒸汽在罐体61周向上进行均匀分布,有助于提高加热效率。31.在此基础上,在罐体61的轴向上,第一连通孔12和第二连通孔22分别间隔分布有若干圈。多圈第一连通孔12可提高蒸汽在第一环筒1和夹层62之间的流通效率,多圈第二连通孔22可提高蒸汽在第二环筒2和夹层62之间的流通效率,实现蒸汽的有序输送。32.同样的,上述结构也适合通过导热油进行加热的情况,导热油从夹层62下部的第二管21供入第二环筒2,再经第二连通孔22进入夹层62,从夹层62下部运行到夹层62上部后经第一连通孔12流入第一环筒1内,最终通过第一管11排出,在此不再赘述。33.进一步的,在罐体61的轴向上,相邻两个第一连通孔12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第二连通孔22之间的间距。相邻两个第一连通孔12和相邻两个第二连通孔22在罐体61轴向上保持相等的间距值,使加热介质在流入以及流出时的速度能够保持一致,避免进出速度不均造成导热加热介质在某位置受阻、出现输送不畅的问题。3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第一管11和第二管21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第一管11和第二管21分别沿罐体61的径向延伸,且第一管11和第二管21对称分布于罐体61的两侧。35.以从第一管11向第一环筒1内供送蒸汽为例,第一管11沿罐体61径向向第一环筒1内供送蒸汽,蒸汽沿第一环筒1的走向在罐体61的外周个位置蔓延,实现热量的均匀分散,之后通过多个第一连通孔12进入夹层62内,可有效提高加热效率,保证加热的均匀性。第一管11采用径向供送蒸汽的形式,可避免蒸汽输送过程中受阻,便于蒸汽的周向分布。3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第一环筒1和第二环筒2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2,第一环筒1和第二环筒2分别为环状半圆管,第一环筒1和第二环筒2的直径相等。加热介质在送入夹层62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环状半圆管在罐体61外周方向上进行均匀分布,环状半圆管能够增大加热介质与罐体61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对罐体61的外壁进行周向的初步预热,提高加热介质后续对夹层62的加热效率。37.具体的,螺旋导流板3在罐体61轴向上的螺距大于第一环筒1和第二环筒2的直径。螺旋导流板3的螺距较大,避免加热介质经第一环筒1或第二环筒2向夹层62内输送的过程中出现阻滞,上述螺距的设置为加热介质提供了充足的流通空间,螺旋导流板3上设置的导流孔31还可进一步增强加热介质的流通速度,降低加热介质流通中受到的阻力。38.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导流孔31采用如下结构。螺旋导流板3的上层板体上的导流孔31与螺旋导流板3的下层板体上的导流孔31上下对应设置。螺旋导流板3上的导流孔31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对应,提升加热介质在夹层62上下位置的流通性能,降低加热介质的传输阻力,提高其流通速度,进而提高加热效率。3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3,罐体61上还设有延伸至罐体61内部的进料管4,进料管4的主轴沿罐体61的切向设置。40.进料管4用于向罐体61的内部供送料液,通过罐体61内的旋转轴64带动刮板63旋转,将料液均匀的刮平粘附于罐体61的内壁上,在夹层62的加热作用下实现料液的蒸发。进料管4采用切向进料的方式,可使料液沿切向进入罐体61内,便于配合刮板63的旋转刮平对料液进行成膜,增大与罐体61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夹层62内热量的作用下,保证了料液的蒸发效率。4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进料管4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进料管4设有两个,在罐体61的周向上,每个进料管4均位于第一管11和第二管21之间。进料管4设置在罐体61的上部,且位于第一环筒1的上方,料液在重力以及刮板63的刮平作用下沿罐体61内壁向下流动并形成薄膜,在夹层62内加热介质的热量作用下升温并蒸发,提高了蒸发强度。42.进一步的,进料管4设置有两个,且在周向上分别位于第一管11和第二管21之间,可在周向不同位置进行进料,以便对夹层62内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提高料液的加热速度,进而提高其蒸发效率。4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