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混凝土生产中的配料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7-06 10:02:16     506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料称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生产中的配料称重装置。背景技术:2.混凝土是由骨料(砂子、石子)、水泥、水、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搅拌而成,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其技术指标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满足特定的技术要求,各种原料必须严格按预先试验好的比例配合在一起。目前,在混凝土生产的配料称重时,储料斗中的原料需经输送带送入称重斗内进行称重,而在这个过程中,输送带上会附着大量物料,不但会造成原材料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会影响输送带的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土生产中的配料称重装置。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生产中的配料称重装置。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生产中的配料称重装置,包括安装框架,安装框架上设置有储料斗,同时安装框架上通过安装板设置有传动带,传动带为两个,两个传动带左右对称设置,每个传动带上设置有两个储料斗,两个传动带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称重斗,安装框架上位于安装板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变向板,变向板上与传动带相对应的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的连接轴,传动带位于连接轴侧的部分绕过连接轴进行设置,称重斗上靠近传动带的部分左右对称设置有清扫装置。6.作为优选,所述清扫装置包括摩擦清扫轴,摩擦清扫轴位于称重斗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且摩擦清扫轴与称重斗之间活动连接,摩擦清扫轴靠近传动带的一侧与传动带之间相接触,摩擦清扫轴上套接有联动带,两个摩擦清扫轴前后两端均向称重斗前后两侧伸出。7.作为优选,所述清扫装置还包括侧板,称重斗左右两侧壁面开设有与侧板大小相适配的卡槽,且侧板与称重斗之间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侧板远离称重斗的一端开设有梯形状槽,侧板远离称重斗的一端前后之间活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前后两端贯穿侧板并位于与摩擦清扫轴相对应的位置。8.作为优选,所述清扫装置还包括清扫片,清扫片为弧形板状,且清扫片弧面突出侧向称重斗侧进行设置,清扫片位于转动轴上环绕固定安装一周,且清扫片远离侧板的一端与传动带之间相接触,且称重斗两侧对称设置有相同的侧板、转动轴和清扫片。9.作为优选,所述联动带远离摩擦清扫轴的一端套接于转动轴上,两个摩擦清扫轴上均套接有相同的联动带,且两个摩擦清扫轴上的联动带前后错位设置,同时两个摩擦清扫轴上的联动带分别与更远侧的转动轴之间进行连接,即两个联动带位于前后位置呈交错设置。10.作为优选,所述称重斗前后方向上贯穿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与变向板之间活动连接,传动轴位于称重斗内的部分固定安装有与传动轴同步转动的搅拌辊,且传动轴与供传动带进行运动的轴之间使用相同驱动源。11.有益效果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生产中的配料称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3.(1)、该一种混凝土生产中的配料称重装置,通过改变传动带的运动轨迹并设置清扫装置来进行使用,在传动带进行运作时,传动带的运动会挤压摩擦清扫轴,从而通过摩擦清扫轴对传动带表面的一些简单的清扫,同时带动摩擦清扫轴进行转动,这样就能够通过联动带驱动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转动轴带动清扫片对传动带表面的一些较为顽固的物料进行清扫,并且侧板的设置方式让被摩擦清扫轴和清扫片清扫下来的物料能够重新进入称重斗内,节省原料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传动带的整洁,同时也降低了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14.(2)、该一种混凝土生产中的配料称重装置,通过改变传动带的轨迹并设置搅拌辊来进行使用,传动带的轨迹改变让传动带运行一周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增加,从而让清扫装置在对传动带进行清理时能够更加完整的进行清扫,并且这种设计方式也最大限度的将驱动传动带进行运动的驱动力进行最大限度的进行使用,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同时搅拌辊的设置让物料进入称重斗中后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合搅拌,从而便于后续生产处理,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称重斗结构俯视示意图。20.图例说明:21.1、安装框架;2、储料斗;3、传动带;4、称重斗;5、摩擦清扫轴;6、联动带;7、侧板;8、转动轴;9、清扫片;10、传动轴;11、搅拌辊。具体实施方式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3.实施例:一种混凝土生产中的配料称重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安装框架1,安装框架1上设置有储料斗2,同时安装框架1上通过安装板设置有传动带3,传动带3为两个,两个传动带3左右对称设置,每个传动带3上设置有两个储料斗2,两个传动带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称重斗4,安装框架1上位于安装板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变向板,变向板上与传动带3相对应的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的连接轴,传动带3位于连接轴侧的部分绕过连接轴进行设置,称重斗4上靠近传动带3的部分左右对称设置有清扫装置,所述清扫装置包括摩擦清扫轴5,摩擦清扫轴5位于称重斗4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且摩擦清扫轴5与称重斗4之间活动连接,摩擦清扫轴5靠近传动带3的一侧与传动带3之间相接触,摩擦清扫轴5上套接有联动带6,两个摩擦清扫轴5前后两端均向称重斗4前后两侧伸出,所述清扫装置还包括侧板7,称重斗4左右两侧壁面开设有与侧板7大小相适配的卡槽,且侧板7与称重斗4之间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侧板7远离称重斗4的一端开设有梯形状槽,侧板7远离称重斗4的一端前后之间活动连接有转动轴8,且转动轴8前后两端贯穿侧板7并位于与摩擦清扫轴5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清扫装置还包括清扫片9,清扫片9为弧形板状,且清扫片9弧面突出侧向称重斗4侧进行设置,清扫片9位于转动轴8上环绕固定安装一周,且清扫片9远离侧板7的一端与传动带3之间相接触,且称重斗4两侧对称设置有相同的侧板7、转动轴8和清扫片9,所述联动带6远离摩擦清扫轴5的一端套接于转动轴8上,两个摩擦清扫轴5上均套接有相同的联动带6,且两个摩擦清扫轴5上的联动带6前后错位设置,同时两个摩擦清扫轴5上的联动带6分别与更远侧的转动轴8之间进行连接,即两个联动带6位于前后位置呈交错设置,所述称重斗4前后方向上贯穿设置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与变向板之间活动连接,传动轴10位于称重斗4内的部分固定安装有与传动轴10同步转动的搅拌辊11,且传动轴10与供传动带3进行运动的轴之间使用相同驱动源。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传动带3进行运作时,传动带3的运动会挤压摩擦清扫轴5,从而通过摩擦清扫轴5对传动带3表面的一些简单的清扫,同时带动摩擦清扫轴5进行转动,这样就能够通过联动带6驱动转动轴8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转动轴8带动清扫片9对传动带3表面的一些较为顽固的物料进行清扫,并且侧板7的设置方式让被摩擦清扫轴5和清扫片9清扫下来的物料能够重新进入称重斗4内,节省原料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传动带3的整洁,同时也降低了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传动带3的轨迹改变让传动带3运行一周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增加,从而让清扫装置在对传动带3进行清理时能够更加完整的进行清扫,并且这种设计方式也最大限度的将驱动传动带3进行运动的驱动力进行最大限度的进行使用,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同时搅拌辊11的设置让物料进入称重斗4中后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合搅拌,从而便于后续生产处理,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